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研究:教师的“第一专业”成尚荣

 

 一、教师专业发展应当基于学科专业,但一定要超越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确立及其命题的研究与实践推进,教师拥有了对自己专业价值的认知,并以此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专业尊严。而且,可喜的是,专业价值与专业尊严激起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形成了专业发展的路径,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专业特质的教师不断成长。这足以说明,一种揭示规律、彰显特质的概念和命题的形成与坚持,是可以推动发展的。

事物发展总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及时反思、适度调整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正是如此。如果做些深入考察和理性分析的话,不难发现教师专业发展中尚有一些值得关注和改进的问题,笔者认为,关注教师专业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就是当下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毋庸置疑,学科是教师的专业,须臾不可离开,而且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慢。世俗地说,学科专业是教师的立足之本;“学术”地说,学科专业是教师发展、跃升的基石。斯霞、于漪、李吉林等,哪一个没有自己的学科,哪一个不是自己的学科之路上的开掘者、领跑者,最终成为佼佼者?完全可以这么认定: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学科专业。同时还可以这么判断:当下基于学科专业的发展,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其有待发掘的空间仍然是相当大的。因此,学科专业发展永远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其间,每一次小的抵达,都是又一次新的出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的“基于”学科专业,往往变成了“囿于”学科专业,不少教师“陷”在学科专业上,跳不出,展不开,走不远。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上的误区:把学科专业当作唯一的专业,似乎舍此就无其他专业可言了。比如,教师,包括一些学者都强调“学科味”,这当然是正确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学科味”,怎样才能提升“学科味”,并没有搞清楚。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不断筑牢学科的边界,把教师专业发展紧紧绑在学科专业发展上。“囿于”学科专业,教师发展的通道必然狭窄,其视角往往偏狭,最终很可能造成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不合理,文化背景不丰厚,专业水平难以进一步提升,优秀的、杰出的教师难以出得来。面对“囿于”学科专业的问题,我们应当保持一份警惕,同时还应有这样的追问:难道教师的专业发展仅仅是学科专业的发展吗?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教师的专业内涵?

答案当然是清楚的。笔者的观点是:教师专业发展应当基于学科,但又应当超越学科。其讨论的视角可以有多个方面。

其一,教师身份的视角。教师的身份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科教师。“教师”这一身份,内在决定着同时也外在要求着教师的素养要全面,视野要开阔,要超越自已所教学科,全面关注和关怀学生的生活。而学生的生活原来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不只是由学科构成的,而是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需求出发,并以此展开的。事实上,一个好教师首先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和精神发育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超越自己的学科。当然,不可否认,为了全面育人,教师可以建基于自己的学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但他又总是悄悄地“离开”学科。这种“离开”实质上是一种超越。教师专业的超越性是与“教师”这一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这一身份让教师“专业”内涵更丰富,超越学科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学科定义的视角。当今有许多概念需要重新定义,佐藤学称之为“再定义”。他对学科的再定义是:“学习的文化领域”。这一“再定义”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学科的边界,走向了领域,走向了综合。这种走向势必让教师专业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从课程发展史来看,学科总是从综合走向分科,又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因而建构了新的边界。新的边界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都在交界上对话,在边缘地带创新。显然,学科的新理解、新定义,涉及对学科专业内涵的新理解、新定义。在这“再定义”的时代,仍囿于固有的专业理解显然是落后的——这种“囿于”不仅不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会阻遏教师的专业迈进,影响教师全面素养的提高。

其三,专业知识结构的视角。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一个结构。笔者认为,教师的知识由四部分知识构成: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性知识。如果说,学科教学知识仍属学科知识范畴的话,那么,条件性知识、文化性知识显然已超越了学科。所谓“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教育理论知识,它不属于教师所教的那个具体学科,但在教学中具有渗透性和引领性;所谓“文化性知识”,似乎也与所教学科无甚多关系,但它让学科教学更具文化含量,让教师更具文化活力与魅力,看似无关,其实关系甚密甚大。用这一知识结构来观照,我们会发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偏狭在所教的学科上,越发影响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于是,我们应该坚信:教师的“专业”应当超越学科。

其四,实践的视角。曾经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看到这么一份史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当年的中央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校规定,所有教师每年都要到中央大学进修,进修的选修课程的规定相当明确和严格:首先,选修与自己所教学科没有关系的学科课程;其次,选修与自己所学学科靠得比较近的学科课程;最后,才选修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这一规定难能可贵,也耐人寻味。8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对专业理解得如何?“无关的”、“靠得近”的,其实都是内在联系着的、互相影响着的,都是有关的。如今,假若教师的专业还止于狭隘的专业理解,那就不是什么倒退的问题了。对此,用感性的方式来表达,那就是:真的,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基于学科专业,又要超越学科专业。

二、教师发展应当有“第一专业”,这“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超越性要求我们去寻找比学科专业“更大”、“更高”的专业,这“更大”、“更高”的专业一定是存在的,而且,这“更大”、“更高”的专业一致起着作用。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第一哲学”的概念。他认为,“第一哲学”这门学问具有为所有其他哲学部门准备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功能,其成果是所有具体哲学部门的预设的前提,因此,它应当是“在先”的——最先的,所以被称为“第一哲学”。学理上的相通可以发生迁移。既然有“第一哲学”,那么,认定有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不仅是成立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应具备一些基本性质和特征。笔者认为,“第一专业”有如下性质和特点:

一是宏大性。所谓“宏大”,主要是指这一专业更注重对专业的战略思考,从宏观的专业发展上去把握专业的内涵和发展方向。一如庄子在《齐物篇》里所说,“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澹澹”。闲,即空也,空也,无限大也;间也,即隔也,隔也,细小也。具有大智慧的人,善于从大的方面去思考和规划,其言语表达也是有宏大的气势,而非拘泥于细小而陷入琐碎。“第一专业”是种大智慧,“第一专业”让教师拥有大智慧。具体学科不能算是细小和琐碎,但一旦囿于甚而拘泥于此,而遗忘宏大的方向性,就很有可能使教师发展处在“间间”和“澹澹”的状态。事实上,这样的现象不是没有,而是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如不注意,很有可能从普遍现象变成一种倾向,因而妨碍教师的专业进步和发展。

二是在先性。所谓“在先”,就是它要走在其他专业的前面,它是“预设的前提”,要为所有的具体学科或部门准备和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反过来说,没有“第一专业”的在先,就完全有可能让具体的学科专业或部门失去前提而茫然,进而失去根据,违背基本规律。因此,“第一专业”是其他学科专业的“先驱者”。实践中,“第一专业”往往缺失,抑或常常造成“第一专业”的滞后。事实上,“第一”的意义倒不仅仅在次序上,更为重要的意义是,“第一专业”应当贯穿教师发展的始终,它具有全程性。倘若缺失或滞后,都会让教师专业发展失去依凭。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要着重思考,应当让什么基本概念先行一步并贯穿始终,应当用先行的基本概念形成什么样的核心范畴。对此,许多教师颇感困惑,而且深感迷茫,我们必须给予专业提醒和支撑。

三是统领性。西班牙哲学家弗尔南多·萨瓦特尔在其著作《哲学的邀请》中论及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他认为科学处在“信息”和“知识”这两个层次之间,而哲学则处在“知识”与“智慧”这两个层次之间;哲学之于科学的最大区别是,哲学是“传授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种进行思考的道路,一种看待问题和论证问题的方式”。其中也包括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笔者认为,“第一专业”实质是一种哲学,它引领人们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单一走向整合,从表象走向内核,培育问题,进行追问和思考,因而,它具有统领性。“第一专业”的哲学方式引领所有学科的发展,引领所有学科教师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那么,具有宏大性、在先性和统领性的“第一专业”究竟是什么呢?当年,在古希腊,所谓“第一哲学”不是一种,大致有三种。同样,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也不会只有一种,因为,个人讨论问题的视角、逻辑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在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儿童研究应当是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其理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教育的对象看,无任何疑义,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对象意味着,教育是为着他们的,是从他们出发的,是基于他们的。倘若,连对象的兴趣、经验、需求以及个性都不了解,教育便失去了依凭,也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儿童需求是教育的基点,儿童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然而事实却是,教育常常不了解儿童,而凭经验、凭想象、凭成人的需要来对待儿童,甚至以教师自己的意志代替儿童、“绑架”儿童。教育的边界里其实没有儿童,教育是忘掉儿童的。这样,教育难免误判儿童,而且撞倒儿童。可以说,教育成功的密码在于我们教育的对象——儿童上,在于研究、了解、发现儿童;反之,则导致教育的彻底失败。

从教育的主体来看,也毫无意义,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哈贝马斯等学者的“主体间性”已阐明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主体是人,但人不一定是主体,其关键是人要成为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参与者、创造者。遗憾的是,我们对儿童这一主体了解了多少,他们是怎么发出要求的,是怎么参与的,是怎么学习的,是怎么创造的,有时我们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有效,怎么可能走向成功?要了解、要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要研究儿童——教师首先是儿童研究者。

从教学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学即儿童的研究已成为共同的认知和发展走向。以往我们也研究儿童,其目的是为了教学。但是,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儿童研究的过程,儿童研究与教学研究不是两回事,而是统一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的一回事。因此,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固然是重要的,但其中,不贯穿儿童研究则可能使这些成为技术化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也可能成为工具。我们不难形成这样的共识:教师既是教学的行家,也应是、更应是儿童研究的专家,是把教学研究与儿童研究融为一体的艺术家、教育家。

不再赘述教育家关于作为教师的儿童的论述。仅综上所述,我们就应当鲜明地提出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而且应当坚定地把儿童研究当作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要坚信儿童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定位,以“第一专业”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们的智慧选择。

三、把握儿童研究的主题、关键与方式,促进“第一专业”水平的提升

“第一专业”的水平实质是儿童研究水平,提升“第一专业”水平,首先要提升儿童研究水平,而儿童研究水平的提升关涉到儿童研究的主题、关键与方式。

(一)儿童研究的主题

儿童研究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刻,其中有许多基本问题需要搞清楚,因为,儿童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儿童研究就是研究儿童世界,进而让儿童世界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形。因此,在诸多问题的研究中,应当寻找并确定一个总的主题,研究才会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推进。笔者认为,儿童研究的总主题应当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发展儿童是研究儿童的宗旨,认识与发展儿童既是儿童研究的前提,也是儿童研究的目的。认识、发现、发展,共同编织成儿童研究之网,而儿童是这一张网的核心。编织这样的儿童研究之网,永远是一个过程。如此,儿童研究的主题当然也是教师“第一专业”发展、提升的主题。

我们要认识儿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儿童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他们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还生活在理想世界和虚拟世界中。三个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价值愿景,因而儿童世界里常常产生价值碰撞,让儿童处在价值迷惑之中。此时,认识儿童的什么,怎样认识儿童显得尤为重要。认识儿童,重要的在两点:一是回到儿童原初的意义上,回到传统的关于儿童的经典意义上去;二是还要追寻当代儿童发展的新轨迹、新特点,关注儿童的现实表现。二者的结合,才能认识完整的儿童,才能认识真正的儿童,否则就会有失偏颇。因此,“第一专业”是建立在认识儿童基础之上的。

我们要发现儿童。认识儿童与发现儿童密不可分,不过二者又有区别。如果说,认识儿童是重在儿童是谁的话,那么,发现儿童则重在儿童内心秘密的发现,尤其是儿童的最伟大之处——可能性的发现。儿童是未被承认的天才,认定其天才是因为他的可能性有待承认和开发。陶行知也说,孩子人小心不小,若把小孩看小了,自己就会比小孩还要小。加拿大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斯·范梅南直截了当地说:“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可能性虽说是未来性、不确定性,但它一定是潜在的创造性,而且可能性往往“潜伏”在现实性中,发现可能性可从关注现实性开始。用可能性引导现实性,也许是教育最重要的发现。这样的发现才可能使教育站到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第一专业”才会闪烁其特有的色彩。

我们要发展儿童。这似乎是无须追问的问题,但是仍需要追问的是:以什么方式发展儿童?因为不是所有的方式都能促进儿童的发展。比如,以爱的名义,也可以毁掉儿童;比如,以“动机是好的”的名义,也有可能给儿童留下“童年的伤口”。研究儿童,既要研究儿童发展的方向,也要研究儿童发展的方式,研究促进儿童发展的方式,这是“第一专业”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儿童研究的关键

儿童研究的关键是确立正确的、先进的儿童观。教师“第一专业”的所谓“第一”,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让正确的、先进的儿童观走在前面;“第一专业”的建设、提升过程,核心是确立正确的、先进的儿童观的过程;真正建筑在儿童观之上的专业,才有可能称其为“第一专业”。

确立正确的、先进的儿童观需要转变,也需要转化——理念转化为行为,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转变,而转变、转化最终将内化为教师的素质,成为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用这样的理念或标准来衡量当下教师的儿童观,发现我们尚存在以下一些偏差:其一,对儿童的认识其实是肤浅的。不少教师对儿童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对当今儿童的认识仍是陌生的,儿童的许多新需求、新方式、新特点,教师并不了解;对儿童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对儿童内心世界及其秘密还很茫然,儿童内心与表现的不一致,让我们的教育有时“南辕北辙”;对儿童的认识还停留在现实性上,常让现实性遮蔽儿童的可能性,教育的目光短浅且功利。其二,对儿童的认识是抽象的。不少教师心目中只有儿童“类”的概念,而没有一个个具体的儿童;只有复数,而没有单数;只有“这一批”,而没有“这一个”、“那一个”。因此,教育中常常以“类”代替具体的儿童。抽象导致了儿童个性色彩的丧失,也必然导致差异性的丢弃,而掉落到统一化、标准化的教育泥潭。这样的教育,失败是必然的。其三,对儿童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儿童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儿童的可能性也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方向——童年既可能是一颗甜美的糖果,也可能是一颗苦涩的药丸。假若,把儿童看得十全十美,教育就失去了价值;假若,把儿童看得一无是处,教育也会失掉信心。这两种倾向在教育中都存在,都应防止。当然,当前的主要倾向仍然是没有发现儿童的可贵之处。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总结自己的实践,反思自己的经验,调整儿童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抓住儿童观这一关键问题,锤炼、提升儿童研究这“第一专业”,让正确的、先进的儿童观根植于内心深处,走在教育教学的前头。

(三)儿童研究的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往往通过能力状态表现出来,而能力又与研究方式相联。儿童研究不能忽略研究方式。

儿童研究已有了许多经验,教师们也积累了许多鲜活的案例。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最具现场性的研究方式是日复一日的观察,其关键在于研究的目的性、计划性,尤其是观察后的思考、分析。如果,每学期教师能重点观察几个学生,持之以恒,定会走进儿童世界。最具深刻性的研究方式是个案研究,其关键不在于案例的数量,也不在于案例本身,而在于对案例的“研究”。如果,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案例研究,教师的儿童研究定会既走向生动,也走向深刻。最适合教师的研究方式是叙事研究。讲述故事,让研究存活于讲述中,让儿童发展存活于故事的演变中,亲密,温暖,有色彩,儿童研究者这一教师身份就在叙事研究中逐步建构起来。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l.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Ml.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西班牙】弗尔南多·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Ml.林经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美】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3.02:4~9

//v.youku.com/v_show/id_XNTEyNzczNzgw.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名家谈教育成尚荣:专业身份与名师成长
哲学学科专业介绍及就业之中国哲学
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
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
桑标教授:心理学——那么近,那么远_fallen leaves‘call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