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高温热害
高温热害简称高温害,是高温对植物(生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所造成的损害,一般是由于高温超过植物(生物)生长发育上限温度造成的,主要包括高温害和果树林木日灼及畜、禽、水产渔类热害等。

高温热害的气候成因

  众所周知,地球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我国处于北半球,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慢慢移到北半球,我国各地可照时数逐日增加,即日出越来越早,而日落越来越晚。到了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我国大部分地区白昼最长,即可照时间最多,按理说,夏至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然而"三伏天"(最热的时段)却从夏至以后第3个庚日算起,这是与地球的热量收支有关的。地球白天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来的热量,同时,又以长波形式向天空放出热量。进入春季,特别是进入夏季,地球白天吸收的热量越来越超过夜间散失的热量,这样,地面上积累的热量逐渐增多。而夏至这一天,从理论上虽说地球吸收的热量最多,但却不是地面积蓄热量最多的一天。夏至以后,地面每天仍在继续储蓄热量。到了三伏天,正是一年中地面积蓄热量最多的时候,这就是"热在三伏"的道理。显然这与一天的最高气温不是出现在正午而是在午后2时左右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谓"热在三伏",即从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叫做"初伏"(或叫"头伏"),第4个庚日以后叫"中伏",立秋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由于各年庚日不同,所以入伏的时间各年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每伏为10天,但是,如果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出现在立秋之前,这一年"中伏"就是20天了。可见,三伏一般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这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据报导,根据我国2000多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我国大陆上大部分地区确实是"热在三伏",只不过南方在"中伏",而北方因初秋降温快而热在"头伏",但沿海岛屿和滨海地区,由于海洋热容量比陆地大,因而升到全年最高气温的时间也比大陆的晚,最热时间一般在"末伏"。此外,我国也有一些地方,最热时间却不在三伏之内,如拉萨最热天气在6月上旬,西沙群岛在5月下旬。
  当然,以上指的是多年状况,具体到某个年份也有例外。在盛夏三伏天,广东境内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影响,其水平范围可达数千公里,属于大尺度天气系统,并形成下沉逆温,天空晴朗少云,风平浪静,若受它长期控制则会导致酷热;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长江流域一带时,如后汛期的7~8月,在其西南(或南)边缘的东风气流下,常有热带气旋或东风波等热带天气系统活动,使广东出现热带气旋暴雨天气,从而送来了及时雨并起到消热解暑作用。
 

高温热害的标准

  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发育期的高温热害指标不同,因此,这里笼统地把高温热害标准定为日平均气温≥29℃和≥30℃;日最高气温≥32℃和≥35℃。
 

高温热害的特点

  广东地处低纬,太阳高度角终年相对较大,夏季漫长,冬季温暖,春季升温早,秋季降温迟。广东民间传统习俗,往往把中秋节作为高温热害结束期,此后气温日渐下降,但有些年份中秋节后仍会出现日最高气温≥32℃的炎热天气,群众称此现象为"秋老虎"。以广州市为例,"秋老虎"天气几乎年年都有,只不过因不同年景其持续时间与强度有所不同而已。一般来说,日最高气温≥32℃的出现时间在10月上旬便可结束。个别年份到11月上旬"立冬"前后仍会出现"秋老虎"天气,例如1966年11月10日曾达到32.4℃;而极端最高气温≥35℃的酷热天气一般在9月下旬终止。
  广东的高温热害与副热带高压控制息息相关,同时又与秋季热带气旋活动有关。特别是9月份,仍是热带气旋盛发期,而高温往往又在热带气旋登陆之前出现。当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热带气旋活动,并向广东沿海靠近时,副热带高压西部正盘据在广东上空,一般有3~5天的酝酿期,此时广东正受热浪煎熬。这是由于:一是高空气流辐散下沉增温;二是云层消散,天空晴朗,太阳辐射强烈;三是高压天气风平浪静利于热量积聚;四是副热带高压西部的偏南暖湿气流导致相对湿度加大;五是因风力小,水汽多但蒸发相对减少,故消耗热量亦随之减少,一方面利于陆地升温,另一方面使人体热量难以散发而感到热得难受。
 

高温热害的防御对策

  减轻农业生物(作物、林、果、畜禽、花卉、渔业等)的高温热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采取引种、育种等生物措施
  运用气候相似、风土驯化,抗性育种等理论,选育和引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高产、优质、抗热害的作物品种、畜禽品种和其它生物良种,使良种地方化。例如,选用抗高温热害的作物高产、优质良种,以减少高温对开花结实的伤害;对于林木皮灼应在造林时注意树种选择;选育和引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畜禽品种,培育核心畜禽群体。
  2、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减轻高温伤害
  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使关键期避过高温时期,减轻高温伤害。例如,合理安排作物品种和播植期,使开花灌浆期尽量避开高温季节。注意造林方式,怕灼伤的阴性树种与耐灼伤的阳性树种混交搭配,营造复层林,以避免阴性树的灼伤;造林时要选低湿地,在高温干旱地区造林应选择耐灼的阳性树种;采伐时应采用带状采伐,使保留下来的树木对更新幼树起遮荫的作用。对畜禽要采用新技术饲养,建立后备牲畜(奶牛)、禽类繁殖场和人工配种站,利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繁育优良畜(奶牛)禽种。
  3、改善小气候环境条件
  改善小气候环境条件的措施,主要有:
  (1)掌握好水稻开花灌浆期的水分管理,采用"以水调温"的措施,设法降低田土温度,增大植株间的空气湿度,以适应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缓解高温热害。水稻抽穗开花期要浅水勤灌,最好采用日灌夜排或日间喷灌,防止断水过早;旱地作物要勤浇水、多淋水,最好采用喷灌等;蔬菜作物要发挥设施园艺多功能条件进行降温防热栽培,建立各种类型的蔬菜保护地生产基地。
  (2)改善花卉环境条件
  1. 遮荫。使花卉置于荫棚下养护。
  2. 洒水。以湿降温,减少叶面蒸腾。但切忌在炎热中午向已经开始萎蔫的花卉浇冷水,以免根毛丧失活力。
  3. 避雨。高温烈日骤雨易伤根毛,雨后积水易引起烂根,故露地花卉在暴雨前应适当遮盖和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4. 通风。高温下通风不良会影响花卉生育和诱发病虫害。通风可适当降低花场温度,调节空气湿度。

  (3)对林木幼苗的根茎灼伤,可用喷水、苗圃地盖草、插遮荫枝、搭遮阴棚等办法防御。
  (4)改善畜禽环境条件
  1. 利用地形小气候特点,畜舍址应选择在通风干燥处。
  2. 适当提高畜舍高度,但应注意太阳高度的影响,防止阳光直射舍内。
  3. 畜舍舍顶进行降温处理,注意通风换气、增加舍顶反射率、降低吸收率;舍顶培土种植、蓄水养殖;舍顶放覆盖物等。
  4. 加厚墙体,增加对流通风。还可用凉棚饲养。
  5. 舍内人工通风、喷水降温。

  (5)禽类在高温季节应尽量创造条件,提供理想的禽舍条件和产蛋环境温度,以获取最高的产肉率和产蛋率。
  4、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管理措施
  (1)搞好作物水肥管理在高温季节出现前要增施有机肥,采取早管、精管,促使枝叶繁茂以减轻日晒,壮苗可以提高对高温的抵抗能力。在高温出现时喷晒3%的过磷酸钙等有减轻高温伤害的效果。
  (2)搞好水产鱼类高温期饲养管理在高温期间主要增设增氧机,并在鱼虾浮头条件出现时,采用调节饲料,套灌塘水增氧等措施,尽量保持水质新鲜,合理密养,适时捕捞,及时换水,减少投料次数与数量。当出现鱼虾浮头现象时,采取抽新水入塘或开放增氧机进行补救,防止弄浊塘水。
  (3)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1. 根据天气气候变化调节畜禽作息时间
  2. 根据天气气候变化,调节畜禽饲料结构,夏季喂清凉饲料、精料,提高蛋白质含量。
  3. 根据天气气候变化,调节饲料喂养密度,注意调节饲养密度,即畜舍内要减少饲养头(只)数。

  此外,在高温季节采取防暑措施,加强遮荫和通风,使辐射热和对流热降低。向畜体洒冷水或地面泼冷水,可增加地面传导失热和蒸发散热,使温度下降;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畜禽的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妥善安排日常生活来适应畜禽要求,保证夏季不掉膘不生病。
 

气温的上升会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以下影响

  • 转移农作物的最佳种植地带;
  • 改变降雨的类型(雨量及变化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
  • 减少冬季以降雪及冰川形式对水的储存;
  • 转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地;
  • 通过二氧化碳和气温的作用影响农作物产量;
  • 因海平面上升及脆弱的抵御洪水能力而减少耕地面积。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年伏天,总共40天!小心玉米大减产?确实有关联
    高温对蔬菜生长发育易造成热害
    高温热害防治对策
    关于地球气候变暖的另类逻辑炸弹!
    据说18年夏天三伏历时40天,闷热何时能缓解?
    三个庚日是什么意思 第三个庚日怎么计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