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食品安全问题谈社会道德底线

  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皮革奶这些名字,相信只要看过电视和报纸的人都不陌生。这些东西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无论传统的小作坊,还是现代化的流水线,只要没有被发现,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社会影响,都可谓“天知地知良心知”。这也导致社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比如奶粉厂的人不吃自己厂家的奶粉,饭店老板不吃自己酒店做出来的饭菜,养殖户不吃自己家卖出去的鸡、鸭、猪、羊。种葡萄的不吃自己家种的葡萄,因为喷的农药太多;还有就是菜农不吃自己家种的空心菜,因为催生剂太多等等。

  当前,社会上尤其是某些有钱人迷恋品牌食品,以为品牌食品没问题。但曝光的品牌食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在少数,尤其近年来这样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敌敌畏浸泡金华火腿,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伊利酸奶“提前标注”事件,可口可乐“问题水”事件。这些品牌所招致的非议恐怕也不会是空穴来风。对于各种食品问题,社会上的我们往往从愤怒到无奈,再从漠然到调侃,我们在反复遭遇打击的同时,常常以一种老Q的心态面对现实,可能问题食品使我们中国人免费对某些东西产生抗体了,食品问题已经是见怪不怪。说到底这是社会的悲哀,我们应该反省,是不是我们某些人已经违背道德底线了。

  为确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不法商贩,然而受利益驱使,这些威胁到消费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却屡禁不止。不法商贩为什么敢于不顾消费者死活?肯定有其相关原因,从哲学上看,任何事物都是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西方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侵入,社会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仍较普遍,不择手段成为有钱人,有钱就有尊严。正是这种扭曲的金钱至上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足以表明市场经济诚信的丧失、缺乏,以及社会公德底线的失守。其次,缺乏正义的社会氛围。许多人抱着事不管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心理态度。再次,有些人受到不道德的对待,自己也不道德的对待他人,一报还一报,恶性循环,使得那些丑恶势力更加猖獗,这就造成许多的社会正义伦理和道德底线进一步被突破,被扭曲。

  社会公德要求每个人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普通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维护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在这些人造灾难面前,什么都不能吃,吃什么都要命,而这些食品中出现的乱添加乱窜改,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肠胃,同时也是挑畔社会公德的底线。本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如古人提出的“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传统美德是我国社会公德良性建设的潜在优势,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单个社会个体所忽视,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所忽视,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就会造成社会危害,损坏社会共同的利益。

  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提高国民素质,我国各行政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应该身先士卒,积极充当马前卒,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从社会各个方面把法治精神及思维传输到人民群众的头脑里,从而把各种违法犯罪的念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法律这一最低道德底线出发,逐步完善社会公德良性建设机制,控制失范行为。我们必须从小事抓起,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公德建设正是应该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为了我们的共同利益,社会公德教育应该从小学教育抓起,从我们身边小事抓起。人只有从小就遵守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备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才有可能向更高的道德目标攀登。只有这样,食品的安全等社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盗贼,成为网红公司的香馍馍!
今天诚信为何如此脆弱
“自己不吃”拷问良知
《职业道德》复习题(原创)
【李茂森】电梯里的公德启示录
[百姓声音]泯灭的良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