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的是是非非
userphoto

2013.11.07

关注

哲学应从天国降到人间

有道是:哲学不应老是仰望天空,而应经常注视脚下。也就是说,哲学应从天国降到人间,回归生活世界。哲学应像音乐、文学和艺术一样直面人生的思考,抚慰人类心灵的苦难;应像禅宗佛教或精神分析一样追问人生,解除人心被压抑的情感情结。尽管现代哲学有着各种迷人的外表,但进一步研究它的人们却往往感到失望。许多当代哲学家非常急于解决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能指”、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存在”之类的问题,似乎不仅跟现实生活扯不上关系,也与我们自己关心的东西相距甚远。例如,我为什么这样羞怯?我为什么这样空虚?我怎样才能快乐?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当今西方大学哲学系的学生们与其向康德、黑格尔、德里达、福柯寻求精神安慰,宁愿向柏拉图、伊壁鸠鲁、塞涅卡、普罗提诺寻求精神安慰。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如今我国大学哲学系门可罗雀,少有人问津,报名参加学习哲学专业的学生远低于报名学习法律、英语、经济学、工商管理、中文、金融等专业的学生。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古代哲学家就很单纯地认为,哲学应当在某种方式上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例如,公元前341年出生在萨摩斯岛上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就这样说道:“如果不关怀人类的痛苦,无论哪一位哲学家的论点都毫无价值。因为就像医学不能祛除人的身体的疾病就没有益处一样,哲学不能祛除人的精神上的痛苦也毫无益处。”这番话也恰好道出了准备在大学里学习哲学的学生们的隐秘的渴望,但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大学教授却没有这种愿望。尽管我们总是把“新”与优越联系在一起,但古代哲学家们却让我们相形见绌,自愧弗如。与后继者相比,古代的哲学家们对哲学的意义和任务或许有更好的认识。

然而,哲学素以探究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为自身本来使命。当然,除了这三大领域之外,哲学思维也关涉伦理学和价值论,即强调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为人性、人道主义和精神生活的更高内容而战。然而,面对当下某一个体紧迫的肉体欲望、感性冲动乃至“性”的呐喊,如果伦理学或价值论仍在侈谈人的普遍德性,追问人的伦理是什么,性为何需要伦理约束等,那么它既显得迂腐可笑,又陈旧无力。

哲学并不是为孤立的精英而存在

尽管如此,哲学是人类绝对无法避免的。哲学并非单纯为从事哲学活动的人们所需,而是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们所需。因为哲学面向每一个人,它构筑在真理意志中相互依赖的人们的自由的共同体。所有从事哲学思维活动的人都想要进入这个共同的整体。按照柏拉图的学说,只有少数人才有能力从事哲学思维活动,而这少数的人也要经过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和训练。普罗提诺说过,人间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智者的生活,另一种是群众的生活。斯宾诺莎也只是对很少的人抱有希望,希望他们能从事哲学思维活动。但是,康德一反传统观念,另辟蹊径,强调由他开辟的哲学的羊肠小道能够成为世界公民的康庄大道:“哲学是为所有人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就糟了。”

哲学并不是为孤立的精英而存在,而是为了作为人的人而存在。在此意义上,我们反对柏拉图、普罗提诺乃至全部的传统,我们坚定追随康德。因为,对于哲学家来说可能的事情,对于一切人也几乎都是可能的,只要他们有这个愿望。哲学终究希望被人倾听,但决定的权力却掌握在每一个体之中。最初在最小的圈子里是现实的东西,会渐次成为一个时代的最高现实并在结果中证明自己是这种现实。当下群众尚未达到的东西,在将来完全有可能达到。

哲学根源于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无穷无尽的“惊异”和不可遏制的求知欲。在此意义上,哲学的出现先于任何一门科学。但是,与科学相比,哲学并不能提供任何普遍有效的知识,它也无需任何一致公认的见解;哲学的对象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某物,而是整个存在本身,它与作为人的人紧密关联;哲学的方法是一种超越的方法,即在思维之中超越思维的方法。不过,哲学并不拒绝科学认识和思维,相反,明晰的科学认识和思维恰恰是哲学思维的必要条件。只是科学在自身之外寻求“对象”,而哲学却在自身之内重新拥有“人”。因为哲学思维永远只能根源于每个人的自由的创造,并且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完成他的哲学创造。

没有任何可能性将哲学排挤掉

哲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哲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哲学经常意识到自己的乏力,因为与政治相比,它缺少权力和机构,与宗教相比,它缺乏教义和组织。迄今为止,仿佛哲学的回响微乎其微,它并非历史的任何因素,对世界的形成无所作为。诚然,哲学并不能去拼搏,它也不能去证明自身的真理性,但是它能传递自身。哲学一如既往,全心全意,在无条件的交往中献身于真理、人性、自由、爱和理性。哲学坚持自身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并不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将自身限制在自己身上。相反,这种独立性渴望与世界同在、与时代同在,与人类同在,它努力工作,一有机会召唤,它就欣然响应。

哲学是一种无私的追求,任何所谓“有用”或“有害”的问题都与它无关,它是作为人应有的一种努力,并且只要人们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这种努力就将持续下去。哲学至少教导人们不要被迷惑,不要忽视可能的事物。没有任何事实与可能性将哲学排挤掉。哲学将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中捍卫人的尊严,它通过有说服力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人类根本的普遍性,对一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活生生的表达,使我们做我们自身思想的主人,使我们自己成为世界公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好文推荐|俞吾金:哲学思维的四个触角(3)
【第七十二集】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最著名的一句话。#哲学 #康德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哲学史上哲学思维的演化
康德论两种哲学家 顺便吐槽了一下辩证法
想提升思想深度?这几个人的书,你不可不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