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15个》:对不起,这没有预告
userphoto

2015.07.05

关注

“小黑小白,挺住啊!”“‘元华’知道人心各异,所以不急着布置任务。”“‘蘑菇头’就知道吃,什么都不干。”“想吃肉,那就买鱼苗啊!”……

看《我们15个》直播,一定要配上弹幕。你会发现,网友总是让你脑洞大开。

不管你看与不看,这档节目就在那播着。7X24小时。说句实在话,综艺节目看了那么多年,从来就没见有人这样玩过。

下面,就来聊聊吧。

【模式:这是一档什么节目?】

生活实验、全是素人、背景迥异、白手起家……擅长做节目的荷兰人,这一次把模式瞄准了普通人。预告了半年,在这个炎热的六月,腾讯视频与荷兰Talpa公司联合制作的《我们15个》,终于拉开了中国综艺节目史上的马拉松序幕。

在只有水接口、电接口、牛、木板、5000元启动资金和话费有限的老式手机的资源条件下,这15个普通人要在平顶之上生存一年。——这个规则,很多网友都知道。

随着节目的进行,你还会慢慢发现,其实还有淘汰规则。“整季真人秀前期,每月淘汰一个居民,然后再新进一个居民,保持15个总数不变。节目最后一个月,选出一位获胜者。他将获得平顶全年创造财富的一半,另外一半将捐献给公益事业。”每个月淘汰一位居民的设置,其规则之复杂,完全体现了“选择”与“适合”的精髓。

国内真人秀,为什么喜欢用明星?无非是看中对方的光环,任何举动都有话题点,对拉动收视率有帮助。说句实在话,在《我们15个》没开始前,我就与人打赌,其一定会塞几个小明星进去。但是,等节目直播一出来,我不禁暗自佩服——节目组真是说到做到啊!完全没有一个拍过电视剧或电影的明星在里面。

任何新节目出来,总有些人喜欢对比。《我们15个》也是一样。有人说,这压根就不是什么生存节目。也有人说,我看惯了国外的野外真人秀节目,看这个根本不适应。电视版未上,网络直播先行,精华版与马拉松式直播的差异,其效果必然让一部分人产生误解。其实,这也是综艺节目长期给观众培养的固有印象——不撕X,就不好看;剧情不跌宕起伏,就不好看。

您还真以为在演电视剧啊!——这句话,用来回应那些对《我们15个》有期待落差的人,特别合适。请问,你我的日常生活,24小时需要大起大落吗?这档节目就是要折射出你我的日常生活。没有剧本,没有预告。它就这样播着,陪伴着。

(《我们15个》首发居民阵容)

【剧情:这15个人到底在干啥?】

这15个人在平顶之上,到底要干啥?——在功利的社会里,我们总是想对任何事物问一个为什么。想想也是,我花了这么多时间来看这档节目,总得给我一个究竟吧?

面对这个终极问题,我试着来分析一下。

根据节目组公布的规则,这15个人要在平顶之上或建立公司或建立农场等。总之,是通过团队努力让生活更美好。

而看了几天的直播,我觉得15个居民对未来要干什么,其实还没想好。刘洛汐准备办一个补习班,但被卖菜大姐泼了冷水后,似乎也不那么积极了。选出来的队长聂江伟,暂时还没有任何长远规划。手工艺人易秋,已经捣鼓出了一个小钱包,但这也只能卖点小钱暂时缓解一下经济问题。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状:才5天时间,就已经用掉了一千多块钱。

既然平顶之上的人没想清楚,那么就引用弹幕里的网友观点来说两句吧:可以开放旅游,让我们进去住几天。可以种菜,卖给我们……

是一团混乱,还是众志成城?扯别的没用。整天在谷仓的台阶上扯淡,真不是个事。

我认为,“在家好好的”——其实就是终极剧情。

(15个居民首发阵容)

【人物分析: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请节目组电话我,我带14个农民工进去,彻底秒杀这帮人。”网友着急了。很大的原因来自于对这15个居民的表现——有些人不知道干什么,有些人也不愿意干什么。

我早前就写文章分析过:人,永远是最精彩的剧情。

看了节目组公布的15人的背景,我再结合这几天看直播的情况,试着分析一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八男七女,年龄横跨半个世纪,来自全国各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谷仓里生活,完全就是一个大的家族。短短几天,就已经看出了认知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年龄差距后的不妥协……

先来说说男居民吧。

“鬼哥”聂江伟,51岁的他,是退伍军人,具备建筑、木工、接电、水管、种植等技能。说是要做领导者,在居民投票过程中,他也如愿了。只是,在这几天的表现里,其采取的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是在观察还是真没招?反正急坏了网友。面对刘洛汐等人的小团体,很有可能“队长”地位不保。

“易大师”易秋,24岁的他,虽然长得有点着急,但是为人很不错。习惯了浪迹天涯,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看起来很油,也喜欢吹牛,可还真是动手派。说做钱包就做钱包,这种行动是有示范效应的。唯一一点不好,就是一起床便光着膀子,这让多少女观众不开心哦。

“蘑菇头”刘志轩,是服装设计师。但是,在生活面前,其技能显然无法让网友满意:“我们打赌,蘑菇头肯定是第一个吃饭的。”“蘑菇头站那干什么?光看不帮忙,什么意思?”才华这玩意,久了就会显?“你们要我干农活,我明天就走!”——“蘑菇头”刚进节目的表态,还真是贯彻始终。

“辉哥”郭道辉,是农民工兄弟。来了平顶后,就一直在默默干活。最后,累到腰病复发。住院后,为居民写的一封信,感动了很多人。在平顶建设初期,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手付出。按照我的设想,其可能不太合适以后的生活,只是这个设想结果来得太快了。

“半半”孙铭,每到5点半就必然起床,于是人送外号“半半”。其是特种兵退伍,对部队有很浓的情结。做事也利索,为人正直。本应该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但是从直播的这几天来看,效果一般。

“肌肉男”丘子健,爱好拳击,喜欢秀身材。但是受不了别人趾高气扬的教育与管制,最不喜欢幼稚。本来,我对其期待值很高,特别是他这种花样美男与平顶荒芜感产生的冲突,本身就是戏。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其依旧只负责帅,在团队中的作用不是很大。

“胖虎”郑虎,满足了“每一个节目中必然有一个胖子”的定律。他在节目中,经常唱歌,是个开心果。虽然有网友吐槽他懒,但我觉得其已经做得很好了。准时做饭,没事逗乐,你们还想让胖子干什么啊!

“华仔”刘富华,这个东北汉子,刚开始时还表现不错,说话啥的都有分量。后来,就慢慢没有存在感了。本来,他说自己有电工技能,我还挺期待的,后来等了几天都是摸黑生活,我不禁怀疑其真实水平了。当然,拖拉机已经修好,期待其大展拳脚。

下面,说说女居民吧。由于关系较复杂,我就一并解释了。

“汐哥”刘洛汐一心想当队长,在未如愿后,一边默默喂牛一边到处游说,分化大团体,想用这种方式建立自己的威信。她与“哈佛女”宋鸽很合得来,一起欺负“黑妹”肖凡凡;可怜的“黑妹”,明白自己年龄小,便采取多做事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却仍遭欺负;“辣妈”张婷媗来自台湾,其年龄与颜值的反差,吸引很多粉丝。其身材,也是一大亮点;“嗲声妹”邓碧莹喜欢唱歌,与“胖虎”聊得来,只是技能方面没有特别的优点;“希女神”刘希气质不错,在节目中属于理性派,能分析,在网友投票中经常排名第一。

最后说一下“谭阿姨”谭利敏,61岁的上海老太太,因为女儿长期在国外,其生活中缺少陪伴,便选择到平顶体验。平时很抠的她,在节目中有关钱的戏份不错。因为缺少一技之长,在话语权方面没有威信,最后只能选择默默干活。有几次,网友发弹幕要求节目组多给镜头。

由上面可以看出,男居民都是在卖力干活,女居民则负责纠葛。

不过,从这些外号可以看出,节目组还是很尊重网友意见的。打标签一事,并不是先入为主,而是等节目播了一阵子,从网友的创意中来提取普罗大众能接受的标签。哦!忘记说了,那两头牛名字分别叫“小黑”、“小白”。在频频切空镜的环境下,已经把这两头奶牛推火了。

(奶牛的粉丝也很多)

(“蘑菇头”吃饭成了热议话题)

【受众群体:这节目是谁在看?】

这是一个“网台联动”的节目。所以,其特殊属性,决定了受众的多样化。

我观察了几天,得出以下结论:

手机用户是主体。这是一个陪伴性很强的节目,有网友说,看了一眼就放不下,很“魔性”。外加其还有一个独立的客户端,这就更方便用户在手机上观看了。有事没事,都记得瞄两眼。只是,看节目很费手机的电,这点很头疼。

大城市的精英群体是电视观众核心。从东方卫视给的深夜档期来看,那个时段正是精英群体回家洗澡睡觉的时间。还记得湖南卫视曾有档节目叫《岳麓实践论》吗?其主打的也是这个时段。虽不是黄金时段,但是这部分人特别高知。忙了一天看看这节目,把一天的苦恼都抛诸在这上面,挺好。

二三线城市的观众,也是一大受众群体。还记得节目宣传时,有个策划叫“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吗?这句看似自嘲的句子,实则是站在二三线城市用户的角度拥抱节目。城市有距离,但是我们享有的欢乐是一样的。这种鸿沟的跨越,无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谁说小城市用户就一定要在22点后睡觉?现在,也可以躺在被窝,和你们一起围观直播,感受蛙声一片。

最后,就是那些需要陪伴的以及喜欢静静围观的人,也是这个节目不可忽视的用户。我有一个朋友,平时不说话,当看到节目组发布“解救奶牛”时,其立马充值解救。理由是:慢慢观察,我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这头奶牛了,不希望它生病。

【意义:如何正确评价这档节目】

站在中国大型综艺节目制作纬度上,打量《我们15个》,我只能说:其能推出,就是一种成功。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15个》这个节目的版权,几乎每个做综艺节目的,都曾对这个模式心痒痒过。某一线卫视的台长曾说,“XXX,咱们也弄一个这样的节目?”得到的答复是:“这个很难吧!不是想做就做的。”某收视率飙高的综艺节目编导曾说,“你这弄的什么节目啊!抄都没法抄!”某一线城市卫视宣传总监曾说,“我们研究了很久这个模式,心痒痒但没法做,没想到腾讯视频居然真整出来了!”

这些行业人士之所以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下面几大原因:

这不是一个棚内节目,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户外节目。其制作周期是一年,而且是边拍边播。这种马拉松式的操作方式,在中国综艺节目史上,是空前的。在讲究短平快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在荒山野岭整一块地,建立一整套固定的演出及拍摄基地,负责几百号人的吃喝拉撒,7X24小时直播,的确有点任性了。

这是一个全素人节目。如何把这些素人打造成“生活英雄”,通过围观的方式,让居民成为陪伴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电视操作角度上来说,真的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深挖居民特性,增强用户的共鸣。如此,素人的形象才能立起来。

这是一个没有摆拍的节目。其所有拍摄流程,24小时暴露在观众的眼皮底下。这些操作方式,就目前的中国综艺节目来说,算是最大程度的真实了。除了“电池男神”偶尔冒出几句“请XXX更换电池”外,几乎看不见节目组的人出现。

这是一个需要观众强互动的节目。说句实在话,放眼当下,能打通全媒体,让手机用户深入到节目中来的平台,真的不多。没有弹幕,玩不转。没有独立客户端,体验不好……传统电视台是无法满足这些的。慢慢观察你会发现,看客已经按捺不住了,有的支招有的跃跃欲试。

这是一个没有剧情的节目。只要做过综艺节目的就知道,一到节目开播前,各个接口就会问“预告内容是什么?”但是这个节目,真的没有预告。节目组与居民,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可把那些工作人员累坏了,看点要及时换,音乐要及时配……

(《我们15个》淘汰规则)

【小建议:技术壁垒与镜头问题】

按照惯例,每篇文章后面,都要提点意见。

首先,是电池的问题。为什么老是能出现“请XXX更换电池”的广播?这句话的出现,其实有点打乱平顶的生活,让居民感觉到节目组的存在。当然,我知道这是技术壁垒,就连乔布斯的苹果手机都无法解决“耗电”的问题,我怎能对节目组加以苛刻。但是,这个问题确实是个问题。

其次,镜头的操控,让居民过于想表现。按道理说,居民呆久了,就会慢慢忘记镜头的存在。但是,这里面的居民居然会经常对镜头表现,特别是孙铭对着镜头表演绳索技能,完全让我惊呆了。长期下去,转来转去的镜头以及镜头后面的人,也会是《我们15个》节目的一部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正常。

最后,为什么老是切空镜?一会切换看牛,一会切换看池塘……也是醉了。照顾一下观众的反应嘛!看得正起劲,突然就变了,没有快感呵。

……

不管怎么说,还是佩服这个节目能推出。更是佩服这15个“英雄”,等了半年终于登平顶。

“肥皂剧”还在演着,我们慢慢看着。

还是那句话:觉得居民不行,那就报名。

你行你上,试试就知道。乐见这样的节目尝试。

(平顶之上鸟瞰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数据解读,《15个》何以成为综艺“新生代”
那些在综艺节目里的不断撒糖的CP们, 你最喜欢哪一对?
王菲自己举办综艺节目引关注,一人泄密全员受罚
霍思燕上节目偶遇流浪狗,看到她接下来的举动后,节目组弹幕救场 善良力量善良力量
综艺“限薪令”来了!明星每期片酬不能超80万,出场费可能少八成
戚薇起床撩开被子,竟忘了自己穿的是睡裙,节目组来不及救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