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离那些经常抱怨的人

抱怨,是一种负面情绪。

经常抱怨的人,一定经常为情绪所左右。

抱怨一词,语出《晋书·刘毅传》:“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於邪人之铨。”意思是许许多多蒙冤者,怨声载道,说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们如此不公,眼睁睁看着我们这样长时间受到佞人的迫害。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关于抱怨的两层意思:

第一、抱怨是基于自身感受的,是从自我感受出发做出的情绪反应。

第二、抱怨并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本身,没有进入到理性层面对问题的分析,因此,抱怨从来没有为解决问题提供什么。

那么,经常抱怨,其实是一种内耗,也是对他人的一种精神消耗。

01

经常抱怨的人,认知普遍较低。

认知,是一种基于对自身和外界的理性观察和思考能量。观察越透彻,理性思考能力越强的人,认知层次会越高。

认知层次相对高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会比较中和,有逻辑。其思维层次是基于解决问题的模式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面对问题,他不会出现抵触、烦躁、抗拒之类的情绪,反而会安静地在那里,拆解问题,分析问题,然后用尽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那些认知层次相对低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在问题面前,总是在抱怨:谁带来的问题!是谁没有做好什么,该负什么责!这事不是我干的,干嘛扔给我?在这些抱怨背后,实际上是这个人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是这个人,从来没有形成过理性思考的能力。

跟这样的人交往,或者共事,至少会有两种负面结果。

第一、永远是别人的问题,然后,无休止的指责和控诉,于问题解决无益,于效率无益。

职场,最怕这样的人,他总是在找别人的原因,所有的问题发生,都是别人的过错,他是受害者,他是被拖累的。这样的人,要是不小心在管理岗位,那么,他的下属就会成为永远的背锅侠。

第二、这种基于撇责,或者,基于问题给自己带来麻烦的情绪宣泄,会让你陷入一种烂泥塘。

这样 的人,往往会从抱怨事情,转向攻击人本身。你若劝说,那么,他的情绪就会转而攻击你。你若沉默,那么,简直是负能量旋涡。

02

经常抱怨的人,大多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实质是自私自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比如几个人一起出游,然后,路途中稍有什么不顺,或者不如意的,总是会有那么一个人,在不停的抱怨。说什么,早知道不来了!真是一次该死的出行!真是好累啊!全程各种抱怨,各种后悔,各种不快。

这样的人,总是以自我中心,自己的情绪感受是不能有半点不快的。一旦有,就会宣泄出来,然后,一起的几个人的情绪,就会被糟蹋得一地鸡毛。

首先,这样的人,情商一定很低。对事情的判断,总是基于自身感受的考量,从来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比如一起出游这件事,因为已经在路上了,难免会有意外情况。但是,既然已经在路上了,就应该大家努力把出游这件事经营得有意思,有意义。而不是,一点不如意就抱怨。难道别人就没有不顺心吗?要不然就自己回家吧。

《天道》里跟着丁元英干的那几个人,完全是按照认知层次分层的,越往下,越是丁元英说的那种扒着井沿看一眼的人。而那些遇到点事就抱怨的人,多半是还在井底的人。

其次,但凡经常抱怨的人,一定没有恒心。这样的人,不足以共事。

抱怨,往往出现在一件事有了枝节的时候,那些经常为此抱怨的人,其实从一开始,就对这件事没有充足的认识。或者,他们自身的感受和急于撇责的性格特征,比起把这件事做到底,要重要得多。

03

人的一生,其实一路都是在降魔打怪中的成长。

你解决问题的模式,决定了你的人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和宽度。

说到底,唯有那些勇敢的人,智慧的人,才能真正明白,解决问题,才是人生的底层逻辑。

抱怨的人生,不过是胆小无能的人,在虚张声势,在归咎他人中,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只是,只有学会不抱怨,低下头,一个人才能看见自己的脚印,看见路上既有鲜花,也有崎岖泥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思 |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认知相同
人生第一要事: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好的10个迹象
从容,是人生最美的旋律
灏泽异谈:跟你详细聊聊,万物背后所藏的天道级大智慧 !
想成为富人,首先让自己了解人生的这三个层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