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施琅与郑成功家族的恩恩怨怨!
点'安溪乌鬼'关注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施琅出生在农民家庭,自幼好习武功,拜一个剑客从师学剑。由于家庭很穷,他一边帮助父亲务农以补家计,一边从师父学习兵法。据说他膂力过人,能举起千斤重的巨石,武艺超群,又通兵法,因为自幼生长在海边,熟知海性,谙晓海中风候,尤善水战。
施琅与郑芝龙(郑成功之父)
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十七岁的施琅和弟弟施显因生活所迫入海为盗,加入了接受明朝招抚的郑芝龙军队,也就是郑成功父亲的部队,迈出了他终生戎马生涯的第一步,也因之开始了与郑氏一脉四代人纠缠不清的恩怨。
加入郑芝龙的部队后,施琅以其超乎寻常的神力当上了千夫长。施琅勇猛善战,忠心耿耿,很得郑芝龙的赏识,因其强壮而机敏很快成为郑芝龙的贴身侍卫。他跟随郑芝龙转战疆场,屡建战功,成为一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良将。后来施琅在跟随郑芝龙剿灭泉州山賊有功,明朝特别封他为游击将军。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南下至福建,南明王朝被清军打垮,郑芝龙不顾郑成功苦谏,投降清朝。郑芝龙在前往清营投降时,为防不测,挑选五百壮士随从。施琅作为郑芝龙的心腹大将,亦在随行人员之列。郑芝龙到了北京,立即被软禁了起来。随后,施琅与五百名随行者被清军强制分配到各军营,随清军南下镇压广东方面的抗清力量。郑成功则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招兵买马,反抗清朝。
施琅与郑成功
1649年,施琅接到郑成功邀请,到泉州加入郑成功的队伍。郑成功对施琅的才能颇为赏识。施琅是郑成功部下中,最年轻又懂得兵法、善于作战的得力将领,一开始即出任左先锋。军中一切机密大事,郑成功都要和施琅商量,施琅也一心一意为郑成功效劳。郑成功军队中,一切楼舰、旗帜、布阵等相应之法,大多出自施琅。施琅还率军队攻下漳浦、揭阳,南征北战,战绩辉煌。施琅的军事才能,在郑成功麾下得到充分发挥,在跟随郑成功五年左右的时间里,立下了不少功劳。
俗话说功高震主,施琅很有才干,但是不会阿谀奉承,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加上施琅和郑成功的个性都是冲动、爆燥的,久而久之,两人难免产生摩擦。1650年,清軍攻占广州,南明永历政权危在旦夕。施琅主张不救,郑成功不听施琅劝告,一定要南下救援,施琅也只好南下广东,结果救援不成功,还损失惨重。有奸佞小人趁机向郑成功进言,说施琅是北斗第七星(古人常常以北斗喻权威)。经不住小人多次进谗言,郑成功对施琅产生了猜忌,对施琅的印象更加恶劣。
165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至台湾的南投市,严重缺乏粮饷。郑成功命施琅回到厦门,准备剥夺他的兵权,使得二人关系更加惡化。
平时军事斗争紧张,两人无闲顾及解决私人矛盾问题,积怨日深,终有一天爆发了。导致郑成功、施琅二人反目的是“曾德事件”。曾德原先是郑芝龙手下的一员将领,颇得郑芝龙的欢心。曾因巡按御史揭发他“淫纵多端”,一度被解职。郑芝龙降清后,曾德与施琅一同投奔郑成功,在郑成功军中受施琅节制。曾德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目空一切,根本不听从施琅的号令。一次,曾德犯了法,逃往郑成功的军营,请求担任郑成功的随从,以求得到庇护。施琅听到消息后,十分气愤,派人把曾德捉回,申明军法,依法将其处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挑拨施郑关系,说施琅不把郑成功放在眼里。
郑成功听了谗言,大发雷霆,他认定这是施琅一个背叛的信号。他下令逮捕施琅和施琅父亲父施大宣、叔叔施福、小弟施显。因为施琅手握兵权,又武艺超群,用计将施琅引诱到郑成功军营中,把他囚到船舱中,
不久,施琅用计逃脱,匿藏于副将家中。郑成功下令搜查,但是没有查到。施琅出逃后,请人从中调停。但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琅。施琅事先已经获得情报,就逃走了,刺杀失败。
在行刺失败、施琅逃走后,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他父亲、叔叔、弟弟杀了。从此郑成功和施琅的关系彻底破裂,施琅不得不降清,郑成功为自己树了个强敌。最终,施琅成了日后打败郑军的清军统帅,郑氏家族的命运得以改写。
在得知施琅逃脱后,郑成功曾说:“此子不除,必贻后患;楚国之祸,其在子胥矣。”他用这个典故,是担心伍子胥为报其父兄而率吴国的兵马攻破楚国国都的故事会再次上演。果不其然,施琅在清帝康熙那里得到重用,并率清兵攻破郑氏占据的台湾。
施琅与郑成功的儿孙们
康熙即位时,郑氏政权已无恢复明室的可能,只想保住在台湾割据的局面。他们在与清朝的谈判中,多次要求“不剃发”、“世守台湾”。如果清政府同意郑氏的要求,台湾这块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就会从祖国分割出去。康熙帝在遣使与郑氏代表谈判中许诺,如郑氏归顺清朝,则可仍在台湾居住,但郑氏必须成为清朝臣民,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台湾郑氏一直把和谈当作缓兵之计,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从康熙即位起,清廷与郑氏政权进行了持续22年、多达9次的谈判。
耐心等待多年后,康熙帝忍无可忍,终于决定对台动武。由谁来完成这一心愿,康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最终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原本是骁勇的海上战将施琅。
康熙二十年(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郑成功之子)去世。郑经死后,诸子争位,郑氏政权陷入内讧之中。虽然郑克塽最终即位,但闹的台湾人心大乱。清政府也在这一年最后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腾出手来考虑平台的问题。
施琅复出的时机终于到了。7月28日,经大臣李光地、姚启圣举荐,清廷重新启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准备东征台湾。施琅一到任,随即积极督造战船,训练水卒,筹措一切征台事宜。鉴于以往的教训,施琅把选择出兵的季节、时间、风向等条件作为一件大事,派专人查阅气候资料,并进行了海情和风向、风力的实地观测,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1683年6月14日,清军21000余人,各型战船236艘,浩浩荡荡从铜山出发,向澎湖进发。
7月10日,清军分为三路,以左右两翼牵制敌人,主力居中向澎湖岛郑氏军队发起攻击。施琅指挥清水军迅速利用有利的西南风向条件,采取急攻战术,且船配有精良大炮,利用火箭及炮火乘风攻击,使用“五点梅花阵”阵法,用多艘战船围攻台军一艘,集中兵力作战。霎时,“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面对清军的勇猛攻势,澎湖守将刘国轩却缺乏主动进攻精神,把胜利希望完全寄托在缥缈的飓风上,因而几次坐失了主动出击的良机。
澎湖一战,清军先后焚毁、击沉和俘获郑军大小船只近200艘,杀死台军将领、头目300余名,士兵12000余名,另有165员将领和4800名士兵倒戈投降。刘国轩仅带领31艘小船逃回台湾。此役,清军阵亡官兵329人,负伤1800余人,船只毫无损失。
澎湖一战,歼灭了郑氏精锐部队,打开了台湾岛的门户,郑氏败局已定,岛内人心涣散,郑克塽丧魂落魄、手足无措。在此形势下,施琅当年在京师时酝酿成熟的“因剿寓抚”之策,得以付诸实施。他提出“我军暂屯澎湖,扼其吭,拊其背,逼近巢穴,使其不战自溃”的作战方案,边整军备战,边对台湾郑氏集团展开和平攻势。在施琅以战逼和策略面前,郑克塽不得不宣告无条件归顺大清。
9月17日,郑克塽递送了正式的降书,并缴纳了延平王等册印。10月3日,施琅亲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向郑氏集团宣读皇帝赦诏,郑克塽及所属官员全部剃发归顺。
清军攻下澎湖以后,就有人向施琅进言:“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釜中鱼、笼中鸟也,何不急扑灭之以雪前冤?”施琅却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璧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与有?”他还向郑氏手下的人声明,“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
施琅到台湾后,果然不计前嫌,冷静处理国事与家仇的关系。在到台湾受降时,见到郑克塽,与他“握手开诚,矢不宿怨”,言行之间没有半点挟怨之象。施琅不但没有诛杀郑氏一人,而且还到郑成功庙祭拜,肯定了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壮举和开发台湾的贡献,同时厚待郑军将领,录用郑军中有才能的官员。他以德报怨,以仁化仇,获得了台湾人心。
郑施两家人握手言和
施琅收复台湾后,在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许多大臣对台湾的战略地位缺乏认识,竟然认为占领了台湾只能白白花钱,不如把老百姓全都迁到大陆。大臣中主张守台者只有姚启圣和施琅等少数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连康熙皇帝也动摇了。施琅乃上《恭陈台湾弃留疏》,坚决反对这一谬论,显现出他的远见卓识。他的努力终不致前功尽弃,由于他的力陈,1684年 4月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中秋佳节,康熙帝召见了平台得胜归来的施琅,晋升施琅为靖海将军,官秩武职从一品,荣获京外武职官员的最高军阶,准许世袭罔替,以奖励其“矢心报国”的赫赫功勋,令其永镇福建水师,“锁钥天南”,并特准在澎湖大山屿妈宫城内及台南城内样仔林街建生祠,称为“施将军祠”。
1696年,施琅卒于住所,葬于福建惠安。在福建晋江市施琅纪念馆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郑成功从红毛手中收复台湾,乃民族大英雄,施琅把割据的台湾收归祖国,也是民族大英雄。这对联是对郑成功和施琅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建立的不朽功勋客观、完美地写照。郑、施两家人在祖国统一上终于握手言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澎湖海战
施琅:披着名将旗号的满清恶狼
同样收复台湾,为何郑成功是民族英雄,施琅却被背骂名数百年?
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施琅收复台湾
施琅为何背叛郑成功投降清朝:家人被冤杀
清朝统一台湾,对现在有什么借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