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有一种微妙的力,叫“我爸我妈不同意”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常有读者对我倾诉亲情关系的问题,其中矛盾的焦点之一,便是父母插手孩子做决定。

比如:有的孩子想学文,父母偏让她学理;有的孩子想出去闯,但父母总说求稳定;有的尚不打算结婚,但父母催她去相亲。

见过最极端的状况是:一位人到中年的读者朋友,想开个小饭馆,但父母就是不同意。没有任何理由,也不涉及什么风险收益方面的原因,直接甩出一句话:你要是不听我们的,我们就当没你这个闺女。

其实,每当收到这样的信息,我都有写篇文章好好聊聊的冲动,想在天平的另一端加点砝码,给听惯了父母话的孩子,一点周旋的智慧,和勇气。

但迟迟不敢下笔。为啥呢?因为涉及到区分和度的问题。

当然,我满可以说一些诸如:“不要被亲情绑架!”“你爹妈就是在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害你!””我们不是父母的奴隶!““我们要自由要独立!”等漂亮话。

可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被传销分子骗了,父母想把他拉回来,他一瞧见我这样的文章,顿时底气加满,一条道跑到黑?也就是说,有没有可能父母是对的,而抱定了反叛观念的读者,其实是当局者迷,或只是正值青春期?

结论是同样有可能。

那这就涉及到标准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谈反对的勇气和技术手段之前,我们先要谈一谈,父母的哪些话该听,哪些话不必太往心里去。

2.

其实人与人沟通时所讲的话,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或客观事实;另一类是观点,或主观判定。

比如,窗外正在下雨,我跟你说:外面下雨了。我只是在陈述事实,这算客观的信息。

但如果我跟你说:雨天不带伞的人都不是好人。那这是我的观点,是我主观的价值判定。

父母对我们讲的话,提的意见和建议里面,同样包含这两种成分。多听信息,少被观点牵绊左右,更能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定。

前面有两条路,一左一右。父母如果向你介绍:左边的路上有什么景色,如果选择右边的路,你可能会遇见什么。这种话是信息,该多听,因为它们能成为你判断时的有效依据。

但如果父母对你讲:走左边你才会幸福,走右边肯定没出息。这就是观点,你可能有疑问:那观点也是基于信息给出的啊,也同样该听吧?不,因为把信息解读成观点的过程里,存在着复杂的个体差异。所以,观点类,可以少听。

同时,人在传递经验时也可以分为有效经验和迁移经验。

比如,你想种地,那么做了几十年农民的父母,对你说的话,你一定要听,这是有效经验。

但假如你在做生意,占领市场时可能需要在不见利润的前提下先注入资金,这时种地种了几十年的父母接受不了,因为他们从没见证过这等怪事。然后对你说:我啊,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人呐,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这春种就得秋收嘛,种了三年还不产粮食,你该放弃。

这种话,表面上是对的,但没必要听,因为父母在做经验迁移。

综合起来:当父母在向我们介绍客观信息,传递有效经验时,我们应当洗耳恭听;当父母一味输出观点,或拿吃盐的经验来压吃米饭的你,这种状况下,一味的孝顺,只能算愚。

纸上得来终觉浅,很多读者还是会过不去那到砍:可他们毕竟是我爸妈啊,哪怕他们只是谈观点上价值,哪怕我明知道他们在做经验迁移,我还是不敢违了他们的意啊。

是的,因为道理遇见了感情。所以,除了立标准做区分,我们还面临着心态与技术的问题。

3.

先来看心态:听从父母的支配就是孝顺,违背父母的意愿就是不孝吗?

结论是否定的。有句话讲得好: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我爱你和我不能同意你在这件事上的观点,丝毫不矛盾。因为我还是爱你的,我对你的爱可以从其他的八个方面去体现,九种途径去补偿;与此同时,我说您错了,不带表我不爱,我说在这件事上我是对的,也同样不伤害我们彼此的感情,因为爱不因对错而定。

父母对我们的确有养育之恩,但这并不能构成我们事事听命的理由。

原因有三,第一,父母养育我们的目的,肯定是希望把我们培养成独立成熟的生命个体,我们如果没原则地听从他们的意愿,那相当于辜负了他们的良苦用心。

但如果此时他们说初衷不是这个,生你只是为了存一份养老保险,那这就只是单纯的利益问题,所以我们做理性决定时,他们就更没有权利过来绑定感情。

第二,如果孩子只是父母的附属品,那父母去世时孩子就该陪葬,毕竟只是个物件嘛,陪葬理所当然。但父母的父母去世时,父母陪葬了吗,没有。所以,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第三,按照正常的生命演进流程,父母会比孩子早很多年离开人世。你前半辈子为了迎合父母,他们说东你就往东走,走到中年,父母撒手人寰,爱莫能助,却留下后悔的你一个人承担往东走的一切代价。后半辈子你怎么过?往西拐?时间成本大不大,还有机会拐吗?

当父母质问:你不往东走,往西出了状况你能负的了责吗?你也要知道,当你往东走出了状况,父母也负不了什么责。既然都不能完全为彼此未来的不确定负责,那就自己选的路,自己负责。

其实,为人父母都有一句说不出口的心声:孩子啊,我是想让你听我的话,但我更希望你能用你的成熟击败我,那样我们走的时候,才放心呢。

4.

做好了区分度,明确了标准,也克服了心态问题后,最后的困难,只剩下技术了。

永远别指望父母能自动意识到你的独立性,因为他们的做法是人之常情,咱们老了咱们也那样。

同时,永远别跟父母针尖对麦芒地硬干,没有不通融的父母,只有不会沟通的子女,成熟人的标志之一是懂得:什么事都可以坐下来,谈一谈。

父母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有一大忌讳:不教而诛。如果你前九次买棒棒糖父母都没意见,第十次突然打了你一耳光,这不是你的错,是他们的错。因为他们事先没跟你定好契约,执法无度。

反过来也是一样,子女与父母打交道也有一大忌讳:不教而诛。如果你在父母面前展现了九次唯唯诺诺,遇事退缩,六神无主,想问题分析问题毫无主张见地的形象,那么第十次父母插手你的决定,你不该怪他们,因为这是你的错。

你没有错在第十次上,你错在没有一次让父母看见:你的成熟,你的独立,你的冷静,你的问题的全面分析。你什么都不说,日常什么都不跟他们谈,偏等到第十次突然亮出人格独立的招牌,跟他们第十次突然打你耳光,是一样不讲道理的。

所以技术层面的建议有三:

第一:注意日常的相互养成,常态化地展现与父母的人格边界,小步地让他们意识到你的独立。

第二:多与父母沟通,尤其是在面临问题时,别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就干脆沉默,有什么想法多跟他们讨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你的理性,成熟与一个成年人该有的谨慎。

第三:临到意见相左的紧急状况时,形式尽情地和缓,态度充分地尊重,语气无比地温柔,但立场务必坚定。父母真正在意的,不是你有没有道理,他们怕的是:我人老不中用,儿女不在意我,所以你不常听到他们讲谁对谁错,但他们会常常抱怨:你伤我心了。

而当你能够常常展现你的独立与成熟,冷静与理智,看问题的客观,想问题的全面,并在沟通时像尊重你的客户一样去和他们谈,去和他们聊,把你在尘世间学到的斡旋本领用在维护你的立场上时,他们终会欣慰地叹一声:

孩子啊,你可终于长大了。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儿,不是按图索骥
作为家长,你会很在意孩子的每次考试成绩吗?
父母千万不要和孩子说的话|经验分享
让宝宝终生受益的八个好习惯[]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让宝宝受益一生好习惯——独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