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虐童事件:不会养,就别生

不会养,就别生 来自夜读 11:50


王荆棘    图:网络

主播:李一千

 

 

12月22日,网上流传一段八岁女孩儿惨遭父母暴打的视频,视频全长共四分钟,在整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的女孩,遭到父母无缘无故的暴打,女孩父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并非是普通体罚,而是赤裸裸的精神伤害加身体摧残。

 

 

视频中最令人痛心的一幕,被打女孩没有任何反抗,吃饭的时间被母亲猛扇耳光。写作业的时候,被母亲一把推到在地,可怕的是孩子没有倒地哭泣,而是坚强的爬起来,坐回座位,继续写作业。

 

随后一名身穿美团骑手制服的男人出现,男人比起女孩儿母亲出手毫不手软,直接抡起棍棒,照着孩子瘦小的身躯打去。

 


恐怕荧幕之上的恐怖电影都不敢这么拍,可怜的女孩一次又一次接受父母的摧残,宛若一朵即将要凋零的小花。

 

如果不是当地警方证实,这两个人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恐怕任谁也不会相信,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父母竟然会下这样的毒手。

 


不难推测,女孩受到父母虐待绝不是偶然为之,只不过孩子肉体上的疼痛比起内心上的麻木,早已不算什么。八岁的年纪,本该是好好享受父慈母爱的美好时光,而她却承担了与这个年纪所不相符的痛苦和坚强。

 

23日上午,深圳公安局官微转发该视频。根据警方调查取证,女孩儿父母陈某、刘某对自己殴打虐待孩子的行为供认不讳。

 

而深圳宝安区妇联已向宝安区人民法院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安排专业社工和西乡街道办一起对女童进行陪护和心理辅导。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常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性格懦弱,曾经对爸爸妈妈的拳脚相加留下了严重阴影,导致长大后在面临各种工作难题时会畏首畏尾,出现退缩。

 

一个是性格叛逆,孩子在父母一次次的暴力伤害下,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心理扭曲,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更容易用轻生、犯罪,伤害他人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

 

 

八岁女童的案例或许不过是冰山一角,那些没被摄像头所覆盖到的家庭暴力仍然每天都在发生。

 

1. 全国妇联2013年的调查显示:10~17岁青少年被父母家暴的比例是分别是43%。


2. 有调查显示51%的农村少年儿童被父母打过,经常被打的占22.7%,受严重体罚的占18%。


3. 致死案例多:家暴,邻居不问,警察不管。仅2014年上半年,媒体曝光虐童案就有104起,其中24名儿童被虐致死,一些儿童致残。等到虐童案被发现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因——孩子被打死。

 

被打孩子当地社区护工说,孩子目前状态比较不错,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孩子对父母还是留有依恋的,哪怕她每天都要面对父母没来由的毒打,但这起事件最后的结果不会令人满意,女孩终究还是要回到父母的身边。

 

谁也无法保证,这对恶魔父母在被批评教育后,难保不会恶习不改,继续对女孩暴打施虐。

 

当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遭受至亲之人的伤害,这类家庭暴力事件似乎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曾有明文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但是在现实之中,我们很难将施暴父母与孩子完全割裂开来,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孩子对父母是不抗拒的,哪怕施暴者犯了法,但是碍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施暴父母也不会受到过重的处罚。

 

或许有些人会说,将父母与孩子强制隔离,把孩子送去福利院或者是社区单位,也比在父母手中受虐要好得多。

 

但你要怎么保证离开了父母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本该有父母关爱,却不能相见,孩子的心里又要如何自处?


 

没错,他们是给孩子带来伤害的施暴者,但他们同时也是孩子的亲生父母。

 

这个时候,司法程序也会犯了难,在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和给孩子一个不缺失的童年这两端天平之上,很难做到平衡。如果施暴父母没有决心改正,孩子最后还是会回到父母身边。

 

如果视频中对孩子施暴的父母没有强烈的障碍性心理人格,那么他们这一家的生活必定非常艰难,女孩的父亲连外卖骑手这一工作都不能胜任,他不是一个对顾客准时的外卖员,更加不是一个对女儿疼爱有加的好爸爸。

 

想必孩子母亲的生活同样不好过,所以二人才将生活的积怨全部发泄在孩子身上;父母的生活没有尊严,所以才将孩子作为艰难生活的出气筒。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当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将家暴孩子、家暴妻子仅仅看做是一件其他家庭的家事,只能寄希望于社区调解,警察批评。那些遭受伤害的妻子和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保护与帮助。

 

就像最近在天津地铁2号线上,一男子直接在地铁站中暴打孩子,一位外国小哥眼见孩子被打,赶忙将孩子护在怀里,与这位男子对峙,直到警察来了,才将孩子放开,交给警察。

 


不要让一件残暴的错事仅仅成为一件“家事”,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承担那些本不属于他们的坚强,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有那么一瞬间,我当真觉得,“父母”才是最应该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一类职业。


你是第一次做人父母,孩子何尝不是第一次为人子女?亲人之间的伤害,就像钉在墙上的钉子,钉子拔出容易,但墙上留下的伤痕要如何填补?

 

父母这一职业,不需要考试,不设置及格线。好的父母从来不给自己设上限,不合格的父母除了厚颜无耻的霸占这个称号,什么也做不了。

 

下面几句话,可能有点重,但我还是要说。

 

准备做人父母的,请首先衡量一下自己的生活过的有没有尊严,体面不体面,孩子跟着你,不是为了受苦当出气筒的;已经做人父母的,如果给不了孩子标配的生活,那也请你善待珍惜,能做一世亲人,也是缘分 ,别让你自己的问题,搞垮了这段关系。

 

孩子虽然是你的子女,但他们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愿那些对孩子有爱,却总是急着动手的父母收敛脾气,拿出耐心,与孩子多多沟通;愿那些虎毒食子,不分缘由虐待孩子的父母,为自己的残暴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作者简介:王荆棘,哈姐的人。一个北方男孩,生活里总是充满荆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虐童事件:比家暴孩子更可怕的竟是这个!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智商可能发生惊人变化
“女孩遭轮流扇耳光辱骂”:究竟是什么,教坏了我们的孩子?
女儿惨遭校园欺凌,伊能静老公奔溃大哭:如果你孩子被打了,教他“打回去”
嫁错人的代价
17岁女孩回忆校园霸凌:曾写多封遗书!对校园暴力单独立法,你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