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东莞"非遗":继承人留住文化传承命脉

作者:黄英剑 梁小娇

走近东莞"非遗"之龙舟、咸水歌和千角灯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口头传唱的有木鱼书、咸水歌、客家山歌等,传统表演艺术有粤剧、舞龙狮、舞麒麟等,民俗活动有东坑卖身节,传统手工艺有莞城千角灯等,还包括大量的民俗礼仪,可谓不胜枚举。

曾经,当我们忆起东莞文化的家谱,细数东莞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一度很不容乐观,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千角灯无图纸无样本留传,木鱼歌、咸水歌的演奏者也寥寥无几,"香火难继"的局面令人扼腕叹息。

在我国大量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东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境况又是怎样的呢?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龚冠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6年年底东莞市政府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年规划》,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建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有步骤、有重点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年初,12位土生土长的东莞民间艺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

连日来记者在东莞的城乡寻觅龙舟制作、咸水歌、千角灯的传承人的芳踪,以此来解开目前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背后的故事,揭开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龙舟制造厂

冯怀女:"非遗"龙舟制作传承人

从东莞市区往西北方向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中国龙舟之乡"中堂镇。在中堂镇东向村的龙舟制造厂,记者采访到了冯怀女老师傅。

中堂镇地处东莞市辖区西北部,东江支流环绕四周,河涌交错,是典型的水乡。据了解,该镇龙舟竞渡活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中堂龙舟有"三最":景点最多、龙舟最多、制售龙舟最多,而该镇最为特色、最为有名的是龙舟制作技艺,至今也有5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龙舟生产基地,该镇生产的龙舟除供应给国内各地,还出口到东南亚及欧洲各国。

2007年5月,中堂镇龙舟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14日,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其中,东莞的龙舟制作技艺跻身"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3月,东莞12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中堂镇77岁的冯怀女老人凭借龙舟制作技艺成为传承人之一。

冯怀女老师傅的龙舟制造厂位于东江支流岸边。步入厂内,几条尚未制作好的龙舟摆放在制造厂中心,其中一条的长度近30米,是条"大头龙"。该龙舟虽未完全制好,却让人感觉出一种非凡气势。据了解,龙舟的结构分为龙头、龙尾、龙骨、龙肠等部分;装饰部分则有木桡、龙梢、龙船鼓、双铜鼓、龙棍及龙旗等饰物。冯师傅说,一条传统龙舟制作的时间需要8天,目前售价为6.8万元。

据了解,作为全国最大的龙舟生产基地,中堂镇有8家龙舟制造厂。今年生意较好,中堂镇斗朗、马沥、东向三间龙船制造厂接到的新龙舟订单已经达50多艘,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都是来自增城、博罗、三水、肇庆等珠三角地区及本市、本镇的客户。

冯师傅说,每年端午节之前,会有许多客户过来要求订购龙舟,这也是我们一年最忙的时候,天天都在赶时间制作,而下半年来订造的就很少了,整个制造厂几乎处于半停工状态。"但是我们世世代代都是做龙舟制作的,无论生意好坏都会一直做下去,便何况龙舟制作技艺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要传承下去。"

如今77岁的冯师傅,行走不便,早已把制作龙舟的粗重活交给了后辈。在厂里制造龙舟的工人,包括冯师傅的儿子、女婿、孙子及其他亲属们。冯师傅说,他们家世代相传制作龙舟,算起来从父亲一代起至今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对龙舟制作的绝活,不传外人,从不聘请外人做徒工,都是自家亲属在做。目前有些年轻人不愿从事龙舟制作技艺,但眼下自己子孙后辈都积极挑起传承龙舟制作的手艺,冯师傅对此倍感欣慰。

冯怀女老师傅的龙舟制造厂在镇上颇有名气,能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称号,他感到十分开心,并把它当作一项很高的荣誉去呵护。他表示,要努力把龙舟制作技艺这项文化遗产传扬下去。

咸水歌传承人黄锦玉

黄锦玉:"非遗"咸水歌演唱传承人

可以说,黄锦玉是沙田镇当地有名的咸水歌王,这几年无论镇上派人赴省市各地演出,还是举办文艺活动,只要有咸水歌演唱,几乎少不了黄锦玉登台。据当地广播电视站某工作人员还形容,黄锦玉还是咸水歌的"守护神",为了传承和发扬咸水歌,他除了致力教年轻人学唱,还经常不定期组织周边的群众对唱咸水歌。

沙田镇位于东莞西南部,数条东江支流在此交汇,是全国有名的港口物流重镇。对当地居民来讲,这里更是一个典型的水乡,数条河流交错,以前主要是渔民出海划船捕捞,如今造水塘搞养殖,这是当地普通居民的劳作,与水脱不了干系。同样与水密切相关、水乡文化特色浓郁的,还有咸水歌。

咸水歌,又称疍歌,后船歌等。在海洋咸水中打鱼的小舟如疍,人称渔民为疍民,所唱之歌被称为咸水歌。黄锦玉说,咸水歌是水乡的文化遗物,是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古时流行珠江三角洲河网交错的沿海水乡,又称"白话渔歌"。"咸水歌的节奏是与水上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水上居民的生活是摇摆的,因为要划船,水会打在船身上使船开始摇晃;所以,咸水歌也是在摇摆或划浆的基本节奏上组成的,给人以优美,流畅的感受。"在江海劳作时,渔民一边摇着橹一边唱咸水歌,或者在船与船之间、河与河之间对唱,用歌声来舒缓疲劳,表达喜怒哀乐。咸水歌的题材相当广泛,有庆祝表演、喜事、劳动、休闲、谈情说爱、哄小孩睡觉等,连白事也有哭唱民歌。

1941年出生的黄锦玉,是沙田镇泥洲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从12岁开始便跟着老人们哼唱,并拜当时负有盛名的黄娣为师。黄锦玉的天赋很好,很快就掌握了咸水歌的曲调。从1959年开始参加村宣传队公开演唱咸水歌,咸水歌在他嘴里一唱就唱了50多年。

然而,"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里,很难找到几个会唱咸水歌的,只有一些歌手和中老年人偶尔在家唱唱或者参加节日演出……咸水歌历史悠久,唱起来很有感情,如果就这么消失,太可惜了"。黄锦玉接受采访时说道。

咸水歌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传统的咸水歌没有乐曲也没有上谱的,如果人们不传唱的话,咸水歌最终会失传。怎么样才能让咸水歌更好地传承下去呢,黄锦玉曾一度心急如焚。

后来在一次不经意的思索中,懂音乐的黄锦玉突然想到,现代歌曲演唱都配有乐曲、表演配有舞蹈来吸引观众,咸水歌如果也能配乐、配舞,还谱曲,就能跃然纸上。这样识谱的人就会唱,配上音乐的咸水歌会更加动听,更婉转,更容易学。

黄锦玉的想法得到镇里文艺工作者的赞同,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目前,咸水歌《正月采茶》、《博头担伞》、《大海驶船》、《拆字眼》等歌被配上乐、谱上曲、制作成光盘,甚至被放到网上而供大家欣赏。为了进一步扩大咸水歌的社会影响,镇文艺工作者还对咸水歌编成情景剧,搬上舞台,进行器乐伴奏、演唱和伴舞,大大增强咸水歌的艺术观赏性。

为了让咸水歌更好地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下去,黄锦玉经常到学校去教青少年学唱咸水歌。目前,黄锦玉还招收一位得意门生,叫陈艺彤,今年11岁。黄锦玉发现她很有歌唱潜质,对咸水歌悟性强,基本上一教就懂,很容易领会。前不久,他的得意门生陈艺彤在沙田镇第二届文化艺术咸水歌比赛中摘得了民歌大赛桂冠。这让黄锦玉很欣慰,他觉得自己学生真的是"青出蓝,而胜于蓝",曾一度担扰咸水歌失传,而如今却让他看到了希望。

中华第一灯--东莞千角灯

中华第一灯--东莞千角灯

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东莞民间工艺瑰宝千角灯,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推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目前东莞众多"非遗"项目中份量最大、入选国家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龚冠夫介绍说,千角灯是东莞的传统民间工艺,起源于宋朝,其精妙之处就在于灯的结构有1000个角,每个角可点燃一盏油灯,以千盏灯而独树一帜。

  • 分享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滩山歌”传承人谢水莲唱《洚水颂》
被联合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首歌,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东莞[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辖市]
“东莞龙舟月”启动,65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
向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致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