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魏逃亡郡王为何又惨遭落井下石

 北魏逃亡郡王为何又惨遭落井下石

 

北魏末期,公元528年,晋阳军阀尔朱荣领兵杀入洛阳,残杀朝官二千余名,将当时主持朝政的灵太后胡氏沉入黄河,震惊朝野。尔朱荣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元子攸,即北魏孝庄帝,然而孝庄帝不甘心当傀儡,公元530年九月,孝庄帝联合城阳王元徽等人杀掉军阀尔朱荣。尔朱荣死后,他的养子尔朱兆举兵杀奔洛阳。据《魏书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尔朱兆)》:

“及尔朱荣死也,兆自汾州率骑据晋阳,元晔立,授兆大将军,爵为王。兆与世隆等定谋攻洛,兆遂率众南出。”

就是说,尔朱兆先是从汾州率骑兵占据晋阳,立长广王元晔为主,然后亲自带兵从汾州杀奔洛阳城。尔朱兆与尔朱荣的族弟尔朱世隆一道对参与诛杀尔朱荣的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城阳王元徽等人“兴师问罪”,大肆报复。

公元530年十二月初三,尔朱兆攻入洛阳。洛阳那些人玩权谋是行家,然而打起仗来哪里是这些军阀的对手,一时四散奔逃。这个尔朱兆异常勇猛,据《魏书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尔朱兆)》:“少骁猛,善骑射,手格猛兽,无所疑避。”危难时刻,城阳王元徽竟弃孝庄帝于不顾,自己先跑了。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

“及尔朱兆之入,禁卫奔散,庄帝步出云龙门。徽乘马奔度,帝频呼之,徽不顾而去。”

就是说,尔朱兆杀入城中,皇室大臣四散奔逃。此时的孝庄帝真可怜之极,城阳王元徽等人都撇下他各自逃命,孝庄帝在后面频呼,竟无人回头。

尔朱兆的骑兵抓住了孝庄帝,先是将他锁在永宁寺的楼上,后又将他送往晋阳。二十天后,即公元53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尔朱兆在晋阳缢杀了孝庄帝。据《魏书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尔朱兆)》:

“帝步出云龙门外,为兆骑所挚,幽于永宁佛寺。兆扑杀皇子,污辱妃嫔,纵兵掳掠。停洛旬余,先令卫送庄帝于晋阳。兆后于河梁监阅财货,遂害于三级寺。”

孝庄帝就这么死了,时年只有二十四岁。尔朱兆不仅杀皇帝,而且又“扑杀皇子,污辱妃嫔”。司空临淮王元彧,尚书左仆射范阳王元诲,青州刺史李延寔等人也同时被害。这是继尔朱荣残杀二千朝官后北魏又一场浩劫。

逃出洛阳的城阳王元徽一路奔逃朝山南而去,山南即洛阳南边的伊水、颍水的山脉之南。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

“元徽遂走山南,至故吏寇弥(寇祖仁)宅,弥虽容纳,内不自安,乃怖徽云,官捕将至,令其避他所。使人于路邀害,送尸与尔朱兆。”

就是说,逃往山南的城阳王元徽躲入故友寇祖仁的家里,寇祖仁害怕,内心不安,便吓唬城阳王元徽说抓他的人要来了,让他到别的地方躲避。元徽走了以后,寇祖仁又让人在半路上劫杀了元徽,并将尸首送与尔朱兆。这件事到此本来应该结束了,只是说这位寇祖仁为人不地道,做法太阴损,但是总让人感觉有些话没有说完。

《魏书》对这件事儿说的较为简单笼统,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这一段历史写的较为详实。事实出人意料,令人惊愕。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四  梁纪十  武帝大中通二年(五三0)》:

“城阳王徽走至山南。抵前洛阳令寇祖仁家,祖仁一门三刺史,皆徽所引拔,以有旧恩,故投之。徽赍(ji)金百斤,马五十匹,祖仁利其财,外虽容纳,而私谓子弟曰:‘如闻尔朱兆购募城阳王,得之者封千户侯。今日富贵至矣!乃怖徽云官捕将至,令其逃于他所,使人于路邀杀之,送首于兆;兆亦不加勋赏。兆梦徽谓己曰:‘我有金二百斤,马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之。’兆既觉,意所梦为实,即掩捕祖仁,徵其金、马。祖仁谓人密告,望风款服,云‘实得金百斤,马五十匹’。兆疑其隐匿,依梦徵之,祖仁家旧有金三十斤,马三十匹,尽以输兆。兆犹不信,发怒,执祖仁,悬首高树,大石墜足,捶之至死。”

就是说,元徽逃至故旧寇祖仁家,随身还带有巨额黄金以及五十匹良马。寇祖仁一家出了三位刺史,都是由城阳王元徽引荐而被提拔起来的,由于有此旧恩,所以元徽才前来投奔他。然而寇祖仁贪图富贵,不仅贪占了元徽的巨额财富,而且还将元徽的脑袋割下请赏于尔朱兆。元徽冤死,他托梦给尔朱兆,结果寇祖仁邀功不成,反被尔朱兆吊于高处,大石垂足,悬树而死。

魏人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里同样记录了这件事,感慨说:“崇善之家,必有余庆,积祸之门,殃所必集。祖仁负恩反噬,食货杀徽,徽即托梦增金马,假手于兆,还以毙之。”凡事有因有果,善恶有报。寇祖仁贪图富贵,致元徽冤死,元徽又托梦给尔朱兆,借尔朱兆之手杀了这个忘恩负义者。殃祸之报竟如此之速,天可欺乎?人可欺乎?书至此真让人感慨不已。

寇祖仁负恩被杀,罪有应得。那么元徽呢?此人不仁不义,弃主而去,同样死不足惜。元徽的这种结局也不是偶然的,这里再简单说一说元徽这个人。

元徽是个能吏,长于聚敛。元徽在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时,任河内太守;在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时,任并州刺史。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说元徽“粗涉书史,颇有吏才” 。又说他“在郡清整”。当时,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只是个摆设,皇权都操在孝明帝的生母灵太后胡氏手里。元徽“救民灾弊”,筹办军需,颇有政绩,受到灵太后的嘉许,屡屡升职。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以本官兼吏部尚书,加侍中,征东将军,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拜尚书右仆射,转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固辞不拜,听解侍中,然后受诏。”元徽最后竟官至宰相。

元徽虽然荣任宰相,大权在握,但是,这个人境界不高,毛病很大。何以这么说呢?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

  “时灵太后专制,朝纲颓褫(chi  脱去 解下),徽既居宠任,无所匡弼,与郑俨(灵太后面首)之徒,更相阿党。外似柔谨,内多猜忌,睚眦之忿,必思报复。”

就是说,元徽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更有甚者,他竟与灵太后的一帮男宠搞在一起,结党营私。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元徽家风败坏,自己的老婆竟然与他人奸通。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元徽)不能防闲其妻于氏,遂于广阳王渊奸通。”一个人身居高位者而品德不高,这个就很危险。一个家庭都管不好的人,还能指望他管好国家吗?

城阳王元徽善于掩饰,所谓“外似柔谨,内多猜忌”,本质上是个投机分子。军阀尔朱荣领兵入主洛阳后,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心当傀儡,一心想杀掉尔朱荣,而城阳王元徽意欲专权,同样也想除掉压在头上的尔朱荣。据《魏书卷七十四  列传第六十二(尔朱荣)》:

“城阳王徽侍中李彧等欲擅权,惧荣害之,复相间构,明滋甚,于是庄帝密有图荣意。”

又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

“徽性侫媚,善自取容,狭内外之意,遂与彧(侍中李彧)等劝帝(孝庄帝)图荣(尔朱荣),庄帝亦先有意。”

于是这些人一拍即合,密谋除掉尔朱荣。我们看到,元徽之所以要冒这个风险,是他自己的打算。这些人虽然在图谋尔朱荣是一致的,但是各有各的目的,所谓各怀心腹事,如此结果会好吗?

公元530年九月,孝庄帝元子攸联合城阳王元徽等人杀掉军阀尔朱荣,元徽一时大权在握。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庄帝)除徽太保,仍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总统内外。”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

“徽本意谓荣死后,枝叶自应散亡。及尔朱宗族,聚结谋难,徽算略无出,忧怖而已。”

就是说,这些人以为杀掉尔朱荣以后,晋阳的这股力量就完了。等到尔朱宗族大兵压城,才知道自己失算了,开始恐惧起来。这帮人真是太天真,尔朱荣虽然死了,但是尔朱荣的党羽还在,势力还在,杀掉尔朱荣容易,后面的事情就难办了。很快尔朱荣的族弟尔朱世隆领兵围住洛阳城。据《魏书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城阳王徽)》:“荣死,世隆等屯据不解。”随后尔朱荣养子又率军攻入洛阳,纵兵劫掠,孝庄帝惨死,元徽也死于逃亡途中。

据后来发掘的元徽的墓誌:“元徽于永安三年十二月五日卒于洛阳之南原,时年四十一岁。”我们可以想象,十二月,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大雪飘零,元徽奔逃在亡命途中,又遭人劫杀,是何等的狼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在做,天到底有没有在看?
【北魏一起坑杀二千余名朝官的惨剧】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五百九十五卷
拉着皇帝冒奇险,大难来时我自逃:坑了北魏孝庄帝的利己王爷元徽
史书里的“恶人自有恶人磨!”乱世纷纭里那些匪夷所思的真实故事
看似因果报应,实是黑吃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