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日山

九日山在泉州城西7公里处,一座高不过100米的小山,有东西中三座山峰。泉州旅游图上介绍为宋代为远洋帆船祈风的地方,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由于泉州城的不断扩大,九日山其实就在泉州城区的边上,由于山不高,山势不险,再加上车速又快,一不留神还真的要错过山门呢。这山门就在公路傍边,一个不起眼的几乎淹没在鳞次栉比的新式店面楼房中的老式牌坊,四柱式,中间通道可过一辆汽车,两边的两个通道呈封闭态。里面是一个停车场,只是重阳已过,失去了节日的繁忙景象,场内空空如也。

进了入口处,迎面是一座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大殿,不过除了收门票,似乎没有别的香火。大殿的后面,是进山的大道,比较空阔。

漫步趋前,见有石碑三通,一是1963年省重点文物的标识,一是1988年全国重点文物的标识,再一是1990年泉州政府的文物介绍:

此碑的背面有铭文,写得好细,连统计数字都有了。原来,除了祈风的刻石,还有很多其它内容的刻石,除了刻石,还有五代时的石佛一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啊。

碑文中的“衣冠南渡”,是写晋代“永嘉之难,五胡乱华”,中原士人南逃,好惨烈的事件啊,一语带过。原来,这九日山实际上最早的出处是西晋逃难到闽南的中原先民登高眺北,遥望故土,思乡抒情的地方。至于祈风,那是后来的故事了。况且,75处石刻,只有15处与航海祈风有关,从比重上来说,也还轻了一点。不过,宣传总要有个重点,你说“衣冠南渡”,犹如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我说海上丝绸之路,应者就众多。况且还有一些现实的意义。

虽然已是白露时节,中午的太阳仍然使人感到天气的酷热,可是一进入山脚,既有古木遮阳,又有山风袭来,顿时一阵清凉,再加上沿山巨石上的方方摩崖石刻,观摩之心油然而生。

说祈风,就祈风,先欣赏一方祈风石刻:

过菩萨泉,顺着石径向上,右边有一小平台,向东南的山崖上勒石镌刻了三个大字:“九日山”,此一幅点题大作已经是清朝人的后补了。(旁边的题记,请参见相片册里的照片并用原图欣赏。)

这一方应该是明末隆庆年的刻石,隆庆一共只有六年,卯年是第几年尚未考证,“隆庆开关”在历史上还是有点影响的吧。此诗读来朗朗上口,还带有些许辩证思维,加上镌刻清晰可辨,令人揣摩良久,留恋往返。

再沿石径向上,路边几方石刻均为古时游人登临时留下的“到此一游”。看来刻石留名也分时段,几百年前的留名,成了古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到此一游”则被斥为不文明行为。

左转几步,有一巨石,名为一眺石,蹬石眺望,只见晋江从山脚下平静地流淌而过,远山近水,风景怡人。

再往上攀,就到了石佛亭。这其实是一个小小的石头建筑。里面的石佛倒是有一点顶天立地的气势,可惜香火不旺。

这石佛应该是北宋遗物,刻得慈眉善目,耳大垂肩,衣褶线条流畅。比那些新造的复古寺院里的泥胎金身佛像,看上去要神气得多了。

亭边的西峰绝顶,几株古木,不但枝干遒劲,绿叶葱葱,就连暴露在地表的根系也是盘根错节,颇有几分诗意。

西峰绝顶向东,有一小径通向东峰,并不像许多景区需要先下山,再重新登顶。这条石径可能是当年唐朝诗人秦系结庐西山,被谪高官姜相居住东峰时,两人相互走访的便捷通道。

路旁有一巨石,无名,一石两半,浑然天成。

再行不远,有一双构石亭,名秦君亭。水泥仿木石结构,一看便知,此系现代作品。亭内立一石碑,呈书卷状。碑文清晰可见(亦可在相册里用读原图的方式细看)。同行丁君,质疑碑文中“东渡秣陵”句,以为东渡应指渡海向东,扶桑是也。秣陵为南京故称,且方向在北,“东渡”一词是否指渡过泉州洛阳江北上?

蹬东峰途中,见一大石如小山,路标称为八戒石,原以为迎合佛教八戒说法。仔细一看,且是后人指此石酷似《西游记》里的无能长老。牵强附会,笑过。

东峰的顶,有一大石,上刻三个大字,“姜相峰”。书法功力明显不济,小时学书法,临过几天“唐故左街僧”的帖,背过几句:“左旁小者齐其上,右旁小者齐其下“,听先生讲过,“字怕上墙”的道理,说的是,练就书法,自认为颇有成就,写了字平铺在桌上,看着象那么回事,拿来往墙上一贴,优劣陡现。看来,“字怕上石”当是更加严格的了。

下面这方的字,明显地优秀。诗文也写得不错,宋代绍兴年的石刻,应该也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你看人家那个“峰”字,是否比前面那个高明了很多?欣赏了。

再往山下,路标为“天下第一福”,不知是何道理。转过弯来才看到,石壁上刻一个一米半见方的福字。福字见得多了,如何称得上天下第一呢?原来,这个福字是清康熙皇帝所书。据题解说明,虽然清朝皇帝题字很多,“御笔”比比皆是,到处可见。但是,这个康熙倒是没有多少题字的雅兴,留下的“福”字就弥足珍贵了。

下得山来,眼前豁然开朗,又是那个空旷的山前广场,又是那个空旷的停车广场。从宋元明清的摩崖石刻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相比较而言,这九日山是我在泉州看到的最具原汁原味的古迹。破坏甚少,改造甚少,修理甚少。“九日山”,我来拜访过了。

  • 分享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康熙年间山上巨石刻下28个字 等待高人解谜
《禹王碑》全译文--西安谢子展译
朱爱春|再访白云岩
宋代石刻“芙蓉峰”
谁也没有料到,这块偶然发现的石刻竟然是失踪千年的国宝,是四川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
马里卜水坝石刻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