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风专稿】知止:圣贤的人生智慧

在现实的工作与生活中,人的勇敢无畏、自强不息等个性特征,往往是到得褒扬与赞颂的凭资。然而,这世上任何一种行为,若没有具体规则与标准的限定,必会导致麻烦的产生。盲目性执著、无条件勇猛,都属危险性举动。有个词叫“胆大妄为”,就是说,“胆子”过大会招致“妄为”。事实上,在智慧的支撑下,懂得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方可站得久,行得远。知止,其实是一种人生大智慧。

中国古代圣贤早就教育后人:人,生当有畏;人,生当知止。如《大学》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所欣赏的完美人格是君子,在他看来,君子立言处事,不是没有规则的,要有所顾忌,有所畏惧。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为人们划定了行为边界,逾越便无法走向通往君子的正途。

《论语》里曾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捕鱼,只用鱼钩钓鱼,而不会用渔网来一网打尽;孔子打猎,不会将箭指向已经栖息的动物。这里表现了孔子的可持续发展精神,为了整个生态的和谐有序,他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有所收敛。


儒家圣贤都曾明确回应了孔子的“科学发展观”。曾子曾说:“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孟子也说道:“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对上天的礼物,能够做到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才算是达到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庸状态。

记得有位公众人物,一直对《修身老课本》里面的一句话记忆深刻,这句话叫:“人群凑在一块就得定规则”。一个人立足于世,就要遵从自然所勾画出的生存之道;一群人立足于世,不仅要遵从自然,更要在彼此的交融与妥协中形成最大公约数,并以此来作为共同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言行“脱缰”,既是离经叛道,既是倒施逆行。我们不反对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只是这种风貌的背后,必须要有一种理性来做支撑与依靠。

无畏若基于无知,就是一种冒险。熟悉规则,尊重规则,按规则办事,是一种理性的降低言行风险系数的作为。“无知者无畏”,尽管有时不无道理,却总不如“有知者无畏”来得安全,来得塌心。那么,圣贤的“无为观”,到底该怎样落实?

在修身上,要懂得慎独。“慎独”强调人在独处时对自己依旧施以高标准、严要求,属于修身的基本功。近代“完人”曾国藩在教子遗训中认为“慎独则心安”,特别强调,“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心安”对于谋事成事至关重要,心灵宁静安顿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所以,唐代政论家吴兢才说:“心为万事主,动而无节即乱”。

东汉杨震曾位居“三公”,他在个人修为上,把守颇严。杨震在赴东莱太守之任时,途径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杨震对昌邑令王密有举荐之恩,故王密在夜间携带黄金十斤前去赠送。杨震拒绝了王密的美意。王密劝诫到:“暮夜无知者。”对此,杨震反驳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而出。有句话叫“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倒不是宣扬有神论,而是强调人要有畏惧感,不论有无监督,都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对待各种各样的信息,要学会筛选。电子化时代的最为显著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化。但大量的信息,常常也会混淆人们的视听。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之际,人们对于那些消极的、低俗的、无益的信息的过滤,便显得格外重要。诚如索尔仁尼琴所言,我们不仅要有知情权,还要有不知情权。不晓得这一点,注意力便分散各处而难以集中,致使做出大量无用功。

《道德经》上说:“五色令人盲目,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在这里,老子就是想教导人们,面对各种欲望与刺激,人必须要学会分辨,懂得拒绝。

若没有分辨力的伴生,执行力就是蛮力。分辨力,其实属于胆识的范畴,有“胆”无“识”或有“识”无“胆”,都难以有所作为,甚至还会身陷困境,难以自拔。在工作中,不明辨问题的是非,前进时就难免会做出无用功。

对于成功,要知道去留。范蠡与文种辅佐越王勾践击败吴王夫差,重新夺回国家统治大权。范蠡功成身退,远走经商,终成一代大商,被后世尊为“商圣”。作为商人的范蠡,其历史影响,竟超越其为宰辅之为,其经商之“有为”,恰可以弥补息政之“无为”。而其同僚文种却没有选择急流勇退,依旧栖身于权力中心,果然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终为越王所害。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范蠡这段话原本是说给文种的,但这样的情形在后世却不断被应验,仿佛是有人在刻意复制。必须始终坚信,对“历史”要有一种敬畏感,因为“历史”既是最公允的判官,也是最有话语权的老师。中国历史上,唯有少数贤达,不仅拥有孔子主义的入世之情怀,更具备老子主义的出世之境界。如西汉之张良,朱明之刘伯温,皆是范蠡式的大智者,辅佐君王赢取了天下,也保全了血肉之身而得以善终。

在职业经营上,还要明白操守。民国知名报人张季鸾,负责《大公报》时,曾提出“四不”的办报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在派别林立、唯利是图的时代,张季鸾如此立场,视专制如浮云,视金钱如粪土,看似无畏,实则是对职业精神的敬畏和尊崇。

此一点,还涉及到信誉问题。关于信誉,古今中外的论述已经俯拾即是,其意义不需多言。其实,强调遵守信誉就是给人一种约束,避免为了攫取利益而肆无忌惮。船王包玉刚把信誉说成是“签订在心上的合同”。合同本身就是给利益双方以约束以制衡的,以此来喻信誉,即是强调对企业行为的限定。

张瑞敏是中国少有的一位值得世界赞誉的企业家。1984年,尚处在创业艰难时期的他,率领员工亲手砸毁了76台不合格的电冰箱,并严厉地说,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生产出售质量合格的产品是海尔对客户负责的最好说明,以张瑞敏为首的海尔人心里清楚,没有客户的认可,便没有海尔的市场,也便没有海尔的未来。他曾说:“市场是每个人的上级。”所以,海尔人的畏惧所在,是偏离了“市场”这位“上级”的领导。

人生在世,有所畏惧,懂得收敛,学会低调,按章办事,使头脑始终保持一份清醒与冷静,则小可安家保身,大可建功立业。此即“小心驶得万年船”之真意也。(文∕常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慎独: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最高境界——慎独】
慎独,人生的境界
做一个慎独之人
感悟: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
慎独:人生的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