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秘的“避痘”习俗

 

 

痘疹,又称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明末清初阶段,天花曾肆虐一时,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即使在宫廷中,也是谈“痘”色变。

东北地区“其地严寒,土旷人稀”,明代关于此地流行痘疹的文字资料比较少见。努尔哈赤崛起前后,痘疹流行于东北女真之地的记载陆续见于史籍。万历四十年九月初六日,努尔哈赤“领兵四万征夜黑”,因泄露了军机,“夜黑遂收张、吉当刚二处部众,独兀苏城有痘疫,未曾收去,太祖兵至,围兀苏城”,降之,焚城池房谷“共十九处------遂收兀苏降民三百户而回”;天命八年(1623)三月,努尔哈赤将“七条之事”改为“五条事务”法规,但“赴各屯查问天花”一项,仍列在第二条中。

皇太极时期,痘疹更加猖獗。天聪五年正月、夏六月、天聪六年春二月、十二月、天聪八年春二月、崇德二年十月、崇德三年元月至五月、崇德四年四月、崇德七年四月至十二月及翌年正月,盛京地区都曾大规模地流行过痘疹,使大贝勒代善之子岳托、马瞻、巴喇玛以及额驸和硕图之子和尔本、多铎的福晋丧命;皇太极及诸皇子频繁出入避痘所;未出痘的平民百姓送往“野坂和农所”实行隔离;正出痘者逐出盛京城百里之外(后改为六十里之外);八旗各牛录中设专人查验出痘与否,旗民若于“出痘之际,乱行取木”或“乱行取草”,将被处死,其所在旗的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牛录章京都要“罚以规定之罪”,讳痘者“论以死罪”等。以上措施都充分说明:这一时期东北特别是盛京地区频繁受到痘疹的危害。

于是,宫廷避痘礼仪风俗随之产生。

 

堂子祭祀邓将军

 

自崇德元年开始,大清国内禁止官、民设立堂子,从而将堂子祭限定为皇室特有的祭祀礼仪活动。而堂子所祀之神中,有邓将军。根据史学界的考证,邓将军,名佐,乃明朝将军,成化三年(1467)征建州时,被围自刎而死。他的墓在抚顺边,并建有祠堂。抚顺夷人凡有疫病,必祷享乃应,十分灵验。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明确提出:满人“以明邓将军邓佐为痘神而祀之”的观点。《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也规定,“除祭神、祭天、树柳枝祭求福以及祭马神外,满洲人等又因了女出痘,因避以猪糕祭天者,谓之痘祭------”

另外,《崇德会典》还规定了出痘时的忌讳风俗,“凡遇出痘时,不许扎糕、煮酱、淋灰水------今后有不遵者问罪。”顺治帝染痘之时,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将出痘称为喜事等,都是因惧怕痘疹而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礼仪风俗。

 

“避痘”

 

皇帝为“避痘”,采取了许多方法。一是别居,一是行猎,一是免行朝会。不住皇宫而住在避痘所称为别居。皇太极的避痘所不止一处,有盛京近郊的“远村闾家”和位于盛京城西郊的长宁寺等。天聪五年(1631)、天聪八年、崇德七年(1642)痘疹炽发时,皇太极都曾在此避痘,处理政务,时间长达十数日或数十日。

行猎即皇帝在痘疹肆虐之时,大举行猎于凉爽空旷地域,以达到避痘的目的。天聪六年十二月初十日,“汗率诸贝勒出猎,至抚顺所、厄野等地,至二十六日还盛京城”。崇德七年十二月,皇太极“率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固山贝子、文武官员、从猎人役,携诸福晋,前往叶赫地方行猎”,26天后返回盛京皇宫。顺治初年,摄政王多尔衮也曾奉幼帝福临至“边外西喇塔喇地方”避痘。

自皇太极起,清朝皇帝就曾因“国中流行痘疫”而不出临庆典朝会。天聪九年(1635)二月,清明节祭太祖陵,因国中有出痘消息,所以皇太极与未曾出痘的诸贝勒没有去。崇德二年冬至行祭于南郊庙所------皇帝又因为疫疾,没有亲临。崇德三年正月元旦,皇太极御崇政殿升座接受贺表而未出席大政殿的盛大宴会,只有“已出痘诸王、贝勒、贝子”出席大政殿的筵宴。同年万寿节,皇太极又因“痘疫时行,不令作乐,未升”大政殿,“免朝贺,不设宴”。崇德八年元旦,由于“圣汗不豫,痘疾流行”,皇太极未临早朝,且“停止作乐”。顺治二年“万寿圣节,以京城痘疹盛行,免朝贺”。顺治三年“圣诞之礼”,“因本年痘事之甚,奏乐、进贡、筵宴、上表文、王公贝勒会聚、驾御等,均启皇叔父摄政王后禁之”。

为保证皇室成员的生命安全,清初宫廷形成了诸多关于避痘的特殊惯例。天聪六年皇太极即规定“今后凡往避痘处所,免用仪仗”。崇德元年又规定“未出痘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若出痘,不能相互看视,以防传染。但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也仅能采取消极躲避的办法。由于清初皇室对于痘疹的无可抵御,顺治皇帝于24岁时暴亡。供奉内廷的大臣王文靖熙在《王文靖熙自撰年谱》中,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元旦因不行庆贺礼,召入养心殿,赐坐赐茶而退。初三日召入养心殿,上坐御榻,命榻前讲论移时。初六日三鼓,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书就诏书首段,出至乾清门下西围屏内撰拟。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至夜,圣驾宾天。从中可知痘疾病势凶猛,一时宫中,谈“痘”色变。而8岁的康熙能够顺利登上帝位,与他已经出过痘疹、对痘疹有了抵抗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种  痘

 

通过给幼小的皇子皇女种痘来达到预防痘疹的目的,开始于康熙十九年,而形成一套种痘礼仪详细载入档案,则是乾隆二十八年宫中为皇十五子颙琰(嘉庆皇帝)种痘时的仪式。

一、择吉  即为符合种痘条件的皇子皇女择一黄道吉日种痘。由钦天监根据内务府提供的皇子皇女生辰八字来定。要求皇子皇女年龄为二至三岁左右,时令相宜,皇子皇女的脉息、起居俱好。定下吉日后奏知皇上得到批准后,还要报知皇太后、皇后、皇贵妃以及皇子皇女的生母知道。

二、种痘  先要将种痘地点张锦挂彩,以示吉祥。其次是黄道吉日要向所供天花疫苗行礼,内务府总管及种痘医生先行礼,然后是皇后及妃嫔行礼,待其启驾还宫后,总管与医生再次行礼。最后即是种痘,由医士将疫苗植入皇子(女)鼻中。中医种痘的方法有两种,一为旱苗法,即将天花患者的痘痂研成细粉,加入樟脑或冰片用细管吹入儿童鼻孔;一为水苗法,即将患者的痘痂加入人乳或水,棉花浸之,塞入被种者的鼻孔。数日后,当皇子(女)喜痘出现后,由医士奏明皇上请求供圣。

三、供圣  在种痘地点的明间为祈安康而设祭供圣,所供诸圣均与痘疹有关,即正神三尊,中为天仙娘娘,左为癍疹娘娘,右为眼光娘娘。东厢从祀者为痘儿哥哥、药圣和土地。供圣一事也要奏知皇后、皇贵妃及皇子(女)的生母,内务府总管每天都要率相关人等于诸圣前列班拈香行礼、祈福。皇子(女)从出痘至痊愈满12天期限后,将举行“送圣”仪式。

四、送圣  这是种痘中最隆重的仪式。在总管、皇后、妃嫔及相关人等依次拈香行礼后,由瞻礼首领及太监将所供诸圣请入轿中,头等轿请的是天仙娘娘、痘儿哥哥、痘儿姐姐,二乘轿请的是癍疹娘娘、药王、药圣,三乘轿请的是眼光娘娘、城隍和土地。然后,一支由前引首领、总管及医士、瞻礼太监以及请轿、打执事、提掌炉仪司首领及太监、中和乐的乐手和160余名护军校尉组成的浩大“送圣”队伍直奔西马厂,抵达目的地后,送圣队伍依次排开列队,掌仪太监将法船、马轿、法器摆设停当,总管率相关人士再次拈香行礼,然后送焚仪式开始。与此同时,种痘地点摘收彩饰,一切恢复原状。至此,历时二十余天的清宫种痘仪式正式结束。

“种痘”礼仪与其它风俗不同,是由皇家传入民间的。民间小儿虽少有种痘的福分,但若不幸染痘,家中也要“供圣”。小儿的母亲要“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12天后小儿出痘痊愈,也要有“送圣”仪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是病猫!清朝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
康熙治痘疫有方,种痘技术世界领先
3岁那年,朕种了痘
客家信仰民俗:仙娘庙会
8岁男孩“消灭”天花 源自中医种痘法
天花助康熙当上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