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唐)褚遂良---《伊阙佛龛碑》

 

 

 

 

 

 

 

 

伊阙佛龛碑拓片    楷书   北京图书馆藏 

 

   《伊阙佛龛碑》,《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唐岑文本撰文,褚遂良书。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立。

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

 

此碑为摩崖刻石。其结体雄浑秀逸兼而有之,笔力挺劲,端庄奇伟,气韵广严博大,与其晚年书法之变化多端、婵娟婀娜迥异其趣。

 

 

《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关于该碑的记载,始见于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

 

《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

 

两者功用相同,都是为歌功颂的。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而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正是在这一点上,像汉代的《石门颂》、《郙阁颂》、《西峡颂》,它们气度之开张,韵致之飞扬,自然拙朴,即使是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志精品也无法比拟,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摩崖书风。



  书家小传:
  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钱塘人。通直散骑常侍亮子。隋大业末,为薛举通事舍人。仁杲平,授秦王府鎧曹参军。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十五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汇品:
  清 刘熙载:褚书《伊阙佛龛碑》,兼有欧、虞之胜,至《慈恩》、《圣教》拟之。然王书虽缜密流动,终逊其逸气也。(《艺概》)
  清 梁 巘:褚河南书《龙门三龛记》,中年笔也,平正刚健,法本欧阳,多参八分,碑头字尤佳。(《评书帖》)
  清 杨守敬:方整宽博,伟则有之,非用奇也,盖犹沿陈、隋旧格,登善晚年始力求变化耳。又知婵娟婀娜先要此境界。(《平碑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褚遂良 楷书《伊阙佛龛碑》
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尽显摩崖书风
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尽显摩崖书风
褚遂良《伊阙佛龛碑》
褚遂良?伊阙佛龛碑
褚遂良歌颂长孙皇后的摩崖书法伊阙佛龛之碑,浑朴中似有婀娜之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