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马尔代夫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丨海外夜谈

文并摄 | 阿芙拉


中国人的流行病“去马尔代夫度蜜月”,大约是从04年印度洋海啸之后开始肆虐的。那时马尔代夫近1200座珊瑚岛(礁)中有超过40座岛被没顶,灾后关于环境和气候变化导致马尔代夫即将被印度洋逐渐吞没的新闻广为流传。从此,中国人开始迷信马尔代夫是上帝抛洒在印度洋里的一串即将消失的珍珠,赶来度蜜月成为疯狂流行的浪漫。


作为浪漫细胞为零的糙妹子,对人间天堂从来没抱有过幻想,得知公司把心心念念去大南美的我派到马尔代夫,几乎是带着前往地狱的心情一个人挤在一堆情侣和大妈中间飞到了天堂的首都马累。




马尔代夫长820千米,宽120多千米,一共由26个环礁构成,我所经常活动的马累环礁是主要由首都岛马累(Male)、机场岛葫芦累(Hulhule)、人工回填的居民岛葫芦马累(hulhulmale)、垃圾处理岛提拉夫士(Thilafushi)等构成的国家职能中心。


从机场眺望马累岛,十层左右的楼房扎堆,每幢楼都在夹缝里生存,发展过急,与美无关。机场码头到马累的渡船,每十分钟就来一趟。


同船的女乘客多为机场员工,合身的工作服搭配机场专用的蓝色头纱,也有一些普通市民,黑袍配彩纱,肩膀处扣着一枚闪亮的花形别针,脸上得体的妆容让本来标致的五官更加有神。偶尔会碰到着全黑的女子,以纱掩面,扑闪着长睫毛的大眼睛。男子则乏味得多,要么是衬衣工整地扎在西裤里,要么是Polo衫大短裤和人字拖,头发自然地卷在脑后。


△马尔代夫街头的一对爱侣


抵达马累码头之后向右前行,手边的水漂浮着油丝、塑料瓶和泡沫,却依然出奇清澈,水面荡漾着向船身反射出跳动的光,鱼群不畏船只的吵闹,就在船身附近游。近岸的地方有时会有小鲨鱼,一公里之外,每天清晨都有成群海豚游过。


第一次踏上马累岛,是在夜间十点左右,出租车在没有路灯的小巷子里七拐八弯,终于驶入一条拥挤的主路,两侧林立的店铺似有一种倒向中间的压迫感。


这条叫MajeedheeMagu的路贯穿马累东西,是全城的核心要道。路上聚集着各式商店、市政厅、医院和三四座清真寺。路边还有一大片碑林,是马累主要的墓地之一,沙地上杂草不多,偶尔有海鸟从墓碑上惊起,飞向附近居民楼的阳台。


如果星期五的白天在这条路上走动,很少会碰见当地人。随着宣礼塔里传来阿訇召唤礼拜的唱诵,男人们陆续聚集到路边的清真寺里,重要的日子,礼拜的毯子会一直在街上铺成长长的队列。有一次正巧碰到他们在暴雨中礼拜,小孩子也一丝不苟,甚是敬畏,避在街角直到礼拜结束。


因为珊瑚沙不能承重,马累的土地资源再紧张,楼房也只能建到十层左右,一栋楼挤着另一栋,攀爬出逼仄难闻的巷道,并排呼吸海风。雨后薄雾或夕阳余晖时隔海相望,恍惚会觉得这是迅速城市化的中国小镇在印度洋的海市蜃楼。然而这里并不是任何一个中国小镇,以华为手机和义乌小商品为代表的中国入侵,只停留在这个伊斯兰社会的最表层。


当地食材稀少,烹饪方式单调,中国胃在这里感到寡淡,辣咖喱或干面点难以下咽。岛民对此的要求却格外低,在五星酒店请客吃饭,我们大快朵颐,他们挑选的也就是吃惯了的炒面炒饭。


寸土寸金的岛国,果蔬多为进口,热带常见的牛油果、山竹和榴莲等,在这里的售价不菲,而苹果等温带水果,要到市中心卖进口牛羊肉和调料的高档超市里才能买到。市场里唯一新鲜水灵的是槟榔叶,在马累的任何一家餐馆,餐后都可以点一盘当地槟榔,用叶子包上,连同香料一起咀嚼,清新口气,对牙齿有益。



果蔬市场


总统府、共和广场、市场和纪念品店都集中在环岛路的一小段上,适合游客观光。而要深入小村马累的大街小巷,恐怕不是一件愉悦的事。一段五分钟的路程,可以因为避让车辆或对面来的人而花费十分钟或者更多。要是这片海拔两米多的陆地碰到暴雨,顷刻间遍地透湿,整个城市的下水道都骚动起来,脏臭无疑。


我最初惊叹过这些小巷色彩的鲜艳和丰富,墙头伸出夹竹桃和多色的三角梅,墙角随便扔着几盆常年不败的天竺葵和三色堇,走到哪儿都是一幅水彩画。鲜亮的黄色和庙花壁画代表上届执政党,玫粉和椰子树代表现任执政党,还有一些代表少数党的颜色,和几面无政治意义的墙。



庙花代表上届执政党



粉红色代表现执政党


后来我更惊叹汽车司机们高超的技艺。三四米的巷子一半停满摩托车,另一半才是行车道,司机们总是可以巧妙避过一切障碍,贴着我的脚边驶过。


到了夜晚,马累其实算得上是一座不夜城。


这种“不夜”并不是出于城市的繁华。马累白天太热,不宜逛街,且多数人白天都要上班和礼拜,即使不去清真寺,每到礼拜时间,店铺也要关掉,店家在里面静静坐等礼拜结束;而斋月早晚各一餐的习俗被他们延续到日常生活中,每晚八点半吃饭,不夜的原因是为此。


面积不过五平方千米的马累岛,负担了将近二十万的常住和流动人口,不堪拥挤,密不透风。有一段时间每到夜里礼拜结束那会儿,我都要穿过MajeedheeMagu回住处,此时蛰伏了一天的岛民们正出门活动,整个城市的摩托车倾巢而出,在街上呼啸。


嘈杂的声音持续到深夜11点才渐渐平息,但夜生活并没有结束。听说许多人会在凌晨一两点开会谈事情,他们偏爱夜深人静的私密,又或者只是因为每天两次以上的咖啡因太难消解。


因为旅游业的发达,马尔代夫作为伊斯兰国家来说相对世俗化。但马累全面禁酒精,也不存在夜间娱乐场所。传说中因为常食吞拿鱼,青年们的欲望都十分旺盛,苦于这里的宗教和法律束缚,喝点能量饮料保持整夜亢奋,在拥挤中飙车,是相对无害的发泄。


当地朋友开玩笑告诉我们,机场到人工岛的公路两侧可以惊起二十多对野战鸳鸯。女子若未婚先孕要遭鞭刑,男子则可以靠不承认侥幸逃脱,照样娶四房妻子,否则也要承受处罚。然而法令严苛终究是挡不住荷尔蒙和吞拿鱼带来的激情。


之前未曾想过处处拘谨克制的地方涉黄黑毒之多,浏览当地新闻之后,发现这个小渔村一样的城市奔腾着暗涌。马累约有一千名性工作者,她们大多来自菲律宾,也有一些中国人。这里还常常有20岁的女子携毒被捕,或有一两个青少年被帮派捅死在深夜的街头。


马累的居民房多是私人建造,五六层的公寓楼全数出租,自己搬到斯里兰卡或印度去住。一套九十坪的公寓每月超过一千五百美元,许多人坐收房租,还有的人卖了岛,揣着钱又无处挥霍。只靠不停购买最新的苹果手机和摩托车,并不能填补生活空洞,于是有钱与无所事事,成为一部分人触碰禁区的理由,也诱发了另一部分人的铤而走险。


马尔代夫地理因素的特殊,使首都马累成为南亚地区最大的熔炉。街上随便捞出的十个人里,必定有印度商人,斯里兰卡技术工,孟加拉劳力和尼泊尔服务员。也是出于地理条件带来的战略重要性,不论是印度,中国还是日本,都从未曾放松过对这里的关注。


一月底开始,当地政局动荡,大街小巷贴满释放前总统即反对党领袖的海报,小卡车上的广播和出租车里播放着慷慨激昂的迪维希语内容。走在街头,突然就被游行的人流湮没,好心人带我穿过人群,把我送到码头。我看见许多平常躲在头纱里莞尔一笑的女子,表达着我听不懂的诉求。


这一闹便是几个月,政客与商人耳鬓厮磨,总统府和共和广场由警察驻守,国防部队森严戒备,媒体轰轰烈烈地报道着他们的尔虞我诈。



今年2月马累街道上的游行。(本图来源网络)


而总统府不远处的海关和港务局依然忙碌,北朝鲜和孟加拉的船员带着手心脚底的厚茧在货轮和集装箱中间穿梭;街头和机场依然有中国人与黑导游面红耳赤;母亲怀里的小孩拨动着她的面纱,还有一个日本旅行社的女孩接起电话,哈腰点头。


入夜,当清真寺的宣礼塔里传来阿訇的声音,整个马累已经笼罩在黯淡中,结束了当天的最后一次礼拜,人们涌上街头,开始又一晚的示威游行。


如果真的要说世上存在人间天堂,那么离开了大马累区域的马尔代夫在有些时刻确实是那么接近乐园,让人恍惚觉得活着就是虚幻一场。有一次乘坐多尼船出海夜钓,晃悠悠两个多小时,一抬起头看见星星铺天盖地没有尽头;还有一次躺在沙滩长椅上,椰树的阴影正好挡住我,懒懒地听着间或传来的鸟啼,看通透的海水一下又一下砸在白沙上,差一点就睡着,差一点就觉得“死在这里吧”。



△人工沙滩上的母子


我不知道要怎样定义马累。天堂美誉之下,这个岛并不是外人所认知的乐土,弹丸之地,世相百态,大概就是真正的人间缩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马尔代夫篇
天堂的另一面,看看紧急状态前的马尔代夫总统府
马尔代夫:地球最后的天堂
全球最拥挤的首都,20万人挤在一个小岛上,都快转不开身了
“马尔代夫”现状,带你看看一个真实的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