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冲进美术馆的“十二匹马”



动物进入美术馆与画廊其实已经屡见不鲜,目前雅尼斯 · 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带着他的十二匹马占领了Gavin Brown画廊。这是艺术家 重新演绎自己创作于1969年的作品《无题(十二匹马)》,当然马已不是以前的马,而作品却还是那件作品,只不过展出的时间和地点换了,然而四十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再次展出这件作品还是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响应。

(译/孟媛)


▲《无题十二匹马》,2015,Gavin Brown画廊

▲《无题》,1969,阁楼画廊,罗马

艺术家以废旧品和日常材料作为艺术表现媒介,作品朴素、自然,富含人性的美学原则。雅尼斯·库奈里斯的艺术创作,以动物为媒介,打破了艺术语言的固有地位、现状与图式。他坚持艺术应该是被生活本身所取代。


▲雅尼斯·库奈里斯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的文献中,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艺术大师,作为“贫穷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一些作品已被认为是艺术史的重要节点。

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1936年出生在希腊,1956年移居罗马,毕业于罗马美术学院,现居住在罗马。他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罗马创作,1960年他在乌龟画廊举办了第一个个展。从1958年到1960年,他创作的字母,用字母,数字,叠加印刷符号和道路标记,构成颜色与画面的空间延展。这些作品清楚地表明了他如诗般表达,无形超越有形的艺术创作目的。受阿尔贝托·布里与卢西奥·丰塔纳的影响,库耐里斯把绘画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他的创作使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石头、仙人掌、速溶咖啡、梳理羊毛、麻袋、装满玉米的袋子、飞快的氧氢火焰、与古典雕塑、石蜡灯、铁片等原素甚至是铁路的轨道。



上世纪60年代,雅尼斯·库奈里斯开始借用动物进行艺术创作,可以说正是雅尼斯·库奈里斯开创了以动物为媒介的艺术形式,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达米尔·赫斯特以及意大利艺术家卡特兰等。雅尼斯·库奈里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这件曾于1969年在意大利罗马阿蒂科画廊(Rome’s Galleria L’Attico)展出的12匹活生生的马匹。



在被问到画廊负责人Gavin Brown是怎么看待这些活生生的动物作为艺术作品被带到艺术空间时,他回答道:“我认为这件作品并没有在特意说明什么。雅尼斯 · 库奈里斯并不是仅仅将几匹马牵到了画廊来展出,这件作品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这一行为本身包括观众排起长队只为看一眼这件作品也是这件作品的一部分。”



而也有人反对这种艺术形式,认为在画廊将动物作为艺术来展示限制了动物的自由和天性。但有17匹马的Robert Clemens来参观展览时说道:“其实一匹马在马棚里也没法自由的转身,反而是在这个为保护马蹄而专门铺设了橡胶垫的展厅里这些马更自由更舒适。” Joe Andoe是一位长期以马为主题的画家,他对于能在纽约曼哈顿遇到并不常见的动物感到一点也不惊讶,“听说展览的相关人员将马匹照料的很好。”



在进入展厅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提醒观众轻声慢行,并与展出的动物保持一定距离。Gavin Brown画廊的展厅舒适凉爽,在自然光下马匹的矫健体型与流畅的肌肉线条一览无余。《十二匹马》这件作品不仅展现了马匹的俊美身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将艺术融入了生活,生活融入了艺术之中。


画廊外观众排起的长队


'贫穷艺术'大师



“贫穷艺术”是由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切兰(Germano Celant)于1967年提出的概念,用来概括和描述当时一批年轻的意大利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观念。“贫穷艺术”主要指艺术家选用废旧品和日常材料或被忽视的材料作为表现媒介,他们的观念旨在摆脱和冲破传统的“高雅”艺术的约束,并重新界定艺术的语言和观念。这种以原始而质朴的物质材料建构艺术的方法和形态常常被认为是观念艺术的一个流派。意大利艺术家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被认为是“贫穷艺术”运动的最具代表性艺术家之一。


▲《无题》,1969



▲《无题》,1969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的文献中,库奈里斯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艺术大师。他的一些作品已被认为是艺术史的重要节点。早在1967年他的装置“无题”就把活的鸟作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到了1969年,他在罗马创作的“无题”,直接将12匹马牵入并拴于画廊中,它的前卫性使当时的人们产生了很大的震撼,既对艺术的概念和边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又确立了一件关于生命艺术的里程碑之作。



他的理念受卡拉瓦乔绘画中戏剧性的启示,又以颠覆的姿态开辟了以动物为媒介的先河。自他之后才不断涌现了这种艺术的新现象,即英国艺术家赫斯特用牛或羊,意大利艺术家卡特兰用马、鸽子或松鼠,等等。因此,库奈里斯被认为是与博依斯同时代的最重要的大师级艺术家之一。

作为一个旅行者,他一直游走于与他者文化的对话,喜欢吸收和转化那些难以归类的东西。库奈里斯在创作过程中对物质的取舍和组合,除了个人的审美判断力,还要将之置于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文化关系中。物质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它交织着诱惑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和绝对性。既然物质具有客观的物质属性,那么它总是与人的欲望相联系。欲望是人的本质,欲望能诱发或驱动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

库奈里斯的作品也正好表明了如拉康(Jacques Lacan)所论断的那样,“欲望的压力是一贯性的,欲望是永恒的。欲望的实现并不是'获得满足’,而是让相似的欲望再生”。也就是说,欲望存在于社会关系中,是他者欲望的欲望,欲望具有向无穷满足的方向延伸的特征,欲望的短暂满足瞬间会被新的欲望所填补或替代。在这个意义上,一旦物质成为人关注的对象时,人总会本能地从精神上使用它,消耗它,塑造它以及改造它。

因此,欲望的力量在某种意义上不断改变物质的内涵和外延。物质无论是精神属性还是物理属性,它都有一个存在、变化和消失的过程。因此,艺术家赋予物质的观念和意义,或被积淀了下来,或被变成了记忆,或被遗忘……

“创造就是从圆产生方。”这是哪一位哲人说的?从自然中的曲线到只有人类才能构想出的直线,产生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现实:原生态的和人造的,自然的和文化的;而艺术的使命之一—也许可能仅仅是遥不可及的使命—就是将两种现实联合起来,正视它们。

库奈里斯认为,人是一切尺度的基础。他创作时使用的基本形状和尺寸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如门、床或其他为人类活动而造的空间,有时是一种特殊尺寸的纸张。

“无人索查的地方就没有符号(No symbols where none intended),”萨缪尔·贝克特提醒评论家们,探寻丰富的符号含义并非易事。这是我们思考库奈里斯作品时要谨记的法则。


▲《无题》,1969

▲《无题》,1967

库奈里斯的作品大多表达自己对大规模城市符号、工业文明和个人价值的关注。他的作品后来发展为更为壮观的混合物,涉及绘画、拼贴、装置、雕塑、环境,表演和戏剧表演等多个领域。他打破了艺术语言的地位、现状、与图案。他坚持艺术应该是被生活本身取代。


▲《无题》,1993,威尼斯

▲《无题》,200x180x20cm,铁板,钢丝网,小提琴,钢丝,2010-2011


2011年,库奈里斯在中国举办了他的首个个展“演译中国”(Translating China),呈现了他对中国的实际考察、深入思索和分析,尤其是对中国深入浅出的演译,生动地把握住了现实、传统、记忆和语境地内在联系。他用偶然在古玩市场看到的瓷片作为材料,用铁丝把瓷片固定在钢板上或用铁丝把数个完整的瓷碗固定然后吊在钢板上,制作成像一个双人床或人的身体大小的作品。

▲《无题》(局部),201×184×15cm,铁板,中国碎瓷片,铁丝,2010~2011


与中国艺术家那种打碎瓷器的批判性不同,库奈里斯收集瓷片和恢复它们的形式意义是因为爱。他把瓷片处理成了如同字母一样的节奏和音乐谱子一样的优美形式。他在中国创作的系列作品中还大量采用了钢板、瓷碗、红铜、白布和军大衣,将它们处理成不同的形式和关系,构建了一种与他者文化联系的开放语言特质。

▲《无题》(局部),201×184×15cm,铁板,中国碎瓷片,铁丝,2010~2011年

▲《无题》(局部),200×180×20cm,铁板,铁天平,碗,茶叶,2010~2011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贫穷艺术”大师库奈里斯逝世
如果艺术史,就是艺术家拉的“屎”!
“贫穷艺术”领军人物雅尼斯·库奈里斯个展首次登陆香港|亚洲艺术·现场
年度艺术人物 | 孙一钿:在黄昏时起飞
跨界北野武探索艺术的真谛:阿基里斯与龟的赛跑
画廊艺术家库油画家页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