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从未“看见”我,我也从未“看见”父母

“长大以后要当一个好妈妈”,我是怀着这样的心情长大的。

有一个夜晚令我印象深刻,那是我唯一在表哥家住的一晚。小时候我常常各家亲戚去住,表哥家小难得再挤下一个我,唯独就去过这一次。睡到半夜,姨妈和姨夫对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他们压抑又轰烈的声音在狭窄幽暗的空间里席卷而过,大概是想着我在,他们嘭的出门去了。我从床上探出头,看着表哥也起来了,一个人坐在窗子边,我便爬起来坐到他旁边去。

窗子外一点光没有,我歪着头想看清他的表情,但他的面目只是幽暗的一片,什么也没有。我叹了一口气,他还是像没感觉到我似得,一动不动的坐着,他的沉默让我感到巨大的难过。“没有关系的,”我轻快的扬着头跟他说,“以后我们长大了,不要再当这样的父母就好了。”

这句话对我自己来说很有用,这是一个年幼孩子的理想,或者说志愿,就像一点星光在漫长的时光前头,只要这么想着,我就觉得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太坏。它让我在此刻的黑暗里看得到尽头,它使得我相信我有能力通过这样一种途径去修正我的人生,至少我终有办法可以做些什么,我就可以忍受现实的疼痛。

可这句话对表哥似乎一点用也没有,他听了我的话没有任何的反应,每当我想起他,总觉得那个黑黑的身影还一直一直坐在那片黑暗里。

怀着这种心情长大的我,在当了母亲以后才发现,我是不可能逃避与父母的关系,仅仅只与孩子建立联系的。与孩子的关系就像一面倒影,清晰的映照着与父母的关系。坚持考去外地,坚决在外地生活,只要长大了真的就远离了,只要做父母了就可以从头来过,一直一路往外的我以为真的走远了,才发现是孙悟空从没转出如来的五指山。这个认知让我过去20年生命里最坚强的部分支离破碎,长久以来一直支撑着我的那点光亮熄灭了,而黑暗里的那个沉默的身影却愈加清晰而庞大,满满的盖过我满以为“一切都会好的”生活。

那些曾经自我抚慰的,一直逃避的,以为只要长大就会自动消失的部分,绕了一大圈我还是得必须去面对它,这真是个残酷事实。

虽然知道它就在那里,我还是不愿意去触碰它,因为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但是在我和宁远、菲朵正在进行的《女朋友们》这本书里,我们又必须要去谈到它,而且还是我来负责这个章节。这个话题好难,但桌子对面的远和菲朵对着我说:但是你很适合。

是啊,我很适合,我知道这个问题它一直在等着我。

不重新审视我与父母的关系,我是做不了一个好母亲的;而同时我也不可能借由做一个好母亲来救赎我的人生。

我知道我一直清楚的看到他们对待我的生硬,从年幼时起,我就在旁观着他们带给我的伤害,却无法去责怪他们。我对自己的所有不原谅,都来源于我对父母的不原谅。我的内心深处无法“不原谅”他们,只有把这种不原谅转向其他地方,而最“乖巧”的选择是把这一切转向自己。

我的内心一直在深深埋怨从不被父母真正的“看见”,但是我又何曾“看见”过父母;我的内心一直在深深的埋怨他们从不曾“看见”我的痛苦和匮乏,但是我也从未曾“看见”过他们的伤口和缺失。

重新去直面和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就像打开了一扇巨大的漩涡之门,所有的关系——男女关系、母子关系、我与我的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都在其中,这些问题交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而绳索只指向我最不愿去面对的地方——我与父母的关系。

而切口终于被剥开,不知道我会随着漩涡流向何方,但至少我终于不躲避了,能够直面本身就足够好了。

至少我是真诚的,那么一切再坏也不会太坏了。



题图是我画的一只猫,猫是我童年时最亲密的玩伴,温暖记忆的一部分。



这里是“吾同”,我的自留地。因为吾同,不需更多言语。

感谢喜欢我的画与文字的人,我相信文字与画面的沟通方式比言语更温存也更触及心灵。




[吾同]是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成员

文艺连萌 | 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实践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结婚了,要不要和他们住在一起?
无法保持长久的恋爱关系,也能怪到爸妈头上?
《黑暗荣耀2》解答:河艺率不是亲生骨肉,河道英为何视如己出
孩子智商遗传自妈妈,妈妈不聪明孩子就不会聪明吗?
农村“跑妻”现象背后,谁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把碗留给母亲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