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的修身哲学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7:01 儒家的修身哲学 来自拾文化


修身,即修养身心。道儒墨三家都讲究修身,道家修身讲究顺应自然,儒家修身更多是为了完善自己,而墨家修身则更讲究修心。纵观三家对于修身的要求,道家的修身颇有出尘的意味,而墨家的“兼爱”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生心灵的修习。而儒家的修身,则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国天下。


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的修身之道就比较系统和完善。这大概,与儒家创始人孔子十分重视修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儒家的修身之道,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论语·子罕》记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个人的志气却是不能被改变的。


立志就是要在思想深处确立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明确的目标可以确定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志向一旦确立,便不容易被改变。立志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对于修身来说,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提出了著名“六言六弊”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吸收知识是学习的一个方面,然而对于学习来说,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如何把知识融合,如何学以致用。






《论语·里仁篇》中记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儒家对于自省的重视,从《论语》中便可见一斑。自省是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在不断的反省自己,克制自己中,才能不断的深化自我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而《论语·季氏》中所记载的“君子三戒”,则是儒家对于自省的基本定义。对于自身的修养,应该从少年之时开始,至垂垂暮年而不松懈。






《论语·子罕》中记载:“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自省是为了反省自己,可是反省过后如果不改过,那么自省,其实是无意义的行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行为应当光明磊落,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亦应当坦荡承当并加以改正。人无完人,但这绝不是放任自己的借口。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去改正它,才是对自省最好的实践。






道德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的修养,更是我们应当付诸行动的思想。


《论语·宪问》中写“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可见,在儒家的定义里,“行”比“言”要可靠的多。道德的深浅,必须在实践之中才能得到证实。而身体力行,则是道德实践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论语·学而》中写道“巧言令色,鲜仁矣。”满口花言巧语的人,少有仁德之辈。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说的如何,而是如何付诸行动。








多数人来说,是一生心灵的修习。而儒家的修身,则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国天下。


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的修身之道就比较系统和完善。这大概,与儒家创始人孔子十分重视修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儒家的修身之道,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论语·子罕》记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个人的志气却是不能被改变的。


立志就是要在思想深处确立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明确的目标可以确定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志向一旦确立,便不容易被改变。立志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对于修身来说,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提出了著名“六言六弊”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吸收知识是学习的一个方面,然而对于学习来说,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如何把知识融合,如何学以致用。






《论语·里仁篇》中记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儒家对于自省的重视,从《论语》中便可见一斑。自省是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在不断的反省自己,克制自己中,才能不断的深化自我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而《论语·季氏》中所记载的“君子三戒”,则是儒家对于自省的基本定义。对于自身的修养,应该从少年之时开始,至垂垂暮年而不松懈。






《论语·子罕》中记载:“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自省是为了反省自己,可是反省过后如果不改过,那么自省,其实是无意义的行为。


一个有道德的人,行为应当光明磊落,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亦应当坦荡承当并加以改正。人无完人,但这绝不是放任自己的借口。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去改正它,才是对自省最好的实践。






道德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的修养,更是我们应当付诸行动的思想。


《论语·宪问》中写“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可见,在儒家的定义里,“行”比“言”要可靠的多。道德的深浅,必须在实践之中才能得到证实。而身体力行,则是道德实践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论语·学而》中写道“巧言令色,鲜仁矣。”满口花言巧语的人,少有仁德之辈。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说的如何,而是如何付诸行动。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十二章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人格修养的起点:立志与守志
《论语》名句赏析——品读经典智慧
中华经典 | 《论语》第五讲:修养没有捷径
《论语》中修身的八个方法,值得玩味(8)
颜回并非孔子心目中的“仁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