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会写东西的纽约客, 今年都看了这些书(上)|BOOK



DAILY INSPIRATION

终于等来了2015年《纽约客》的年度书单。这一次,他们邀请了17位《纽约客》的专职作家、撰稿人、档案编辑,为读者奉上每个人的2015年的私人推荐书单。你看,他们有的人连书的情节都忘记介绍,有的人推荐的书竟然是1980年已经出版或者2016年才会正式与读者见面,还有的人完全沉浸在其中,只自顾自地夸奖着某本书写得有多么棒,如何喜欢读某本书时的感受……的确,读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喜欢一本书甚至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即使讲来别人也未必听得懂,而别人喜欢得不得了的书你也并不一定喜欢。然而,从每一位编辑、作者的推荐语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共同对阅读、对写作、对文字的热爱,与坚持。当然,如果你受不了这些“嗜书者”的“自说自话”,你也完全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查看完整的推荐书单。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号“翻页”(id: pagetopage),前言来自微信号“做書”(id: ipublishing)

Sometime Ago Bill Evans - 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


2015年《纽约客》年度书单 / 上辑




《纽约客》档案编辑Joshua Rothman



推荐语:我是在看到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才拿起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苏联口述历史作品来读的。《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这两本书与我之前读的其他书完全不同,而且我很难描述清楚它们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本书中书中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进行的访谈,扩展了我对人类所能承受苦难极限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经验、视野的局限。而且,这两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其实我根本不了解人类情绪的细微之处——世界上还有种种我无法感受到、无法理解、无法表达出来的情绪与想法,而我同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如同地球同月球之间的距离一般遥远。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中,我读到一位来自切尔诺贝利、孩子生下来即患有残疾的母亲质问说:“为什么我的儿子不能像毛毛虫蜕变成蝴蝶一样摆脱残疾?”,我还读到了一位回到辐射区生活,如同圣愚(译者注:又译“颠僧”,俄罗斯东正教的特有人物。他们通常浑身污垢,半疯,几乎不能言语,但他们的声音却常常被解释成神谕)般在辐射区内四处游荡的男子,对自己的决定解释说:“人生如草,容有时,枯有时,野火烧尽亦有时。”


2015年里,还有一本让我着迷的书,那就是莱纳·洛恩的《莱纳·洛恩小说集》。虽然芬兰女作家莱纳·洛恩的很多短篇故事集、小说已经被译成英文,但这些作品却是第一次完整地集结于这部《莱纳·洛恩小说集》里。总的来说,洛恩可以被归类为“推测性小说作家”(speculative writer)。比如你看,小说集里有一篇小说是由从“昆虫城”寄来的以一只虫子的口吻写的三十封信构成的(“……我是多么想邀请你飞过来我的花园草地参观呀,现在正是夏天,你可以面对面欣赏那里的花朵”)。洛恩就像是“科幻版”的莉迪娅·戴维斯(译者注,Lydia Davis,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散文家、翻译家,小说同样以短小精悍著称),她的作品篇幅如散文诗般短小,她的人物通常极具黑色幽默效果。比如,有一个小说主人公在试图解释自己的哲学观时,首先问了自己一个存在主义的经典问题,然后自问自答道:“生活自有一个完美的答案,虽然这个答案要很久才能发现。”


回顾2015年,我发现我最喜欢的书,通常都是些能够将我带离寻常生活,去往一个与众不同时空的作品。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但我知道的是,以上这三本做到了,它们成功将我带到了一个最遥远的地方。




《纽约客》专职作家Jennifer Gonnerman


推荐语:直到最近,我才抽出时间来读布莱恩·史蒂文森的《正义的慈悲:美国司法中的苦难与救赎》一书。这本书是去年出版的,但由于种种因素,2015年可以说是读这本书的最佳时刻。今年,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受到的关注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多。这一年,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了漫天的暴力执法视频;这一年,我们知道了无数在执法过程中离奇死亡的逝者:在警车中突然昏迷不醒的25岁非裔美国人Freddie Gray, 惨死在监狱中的28岁伊利诺伊州非裔女子Sandra Bland, 被枪杀的17岁非裔青少年Laquan McDonald……从这些视频中,我们可以察觉到现有刑事司法体系的漏洞,但却只能看到极为有限的方面。在本书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分享了他在亚拉巴马州和其他地方长年为贫穷的死刑犯做辩护律师的经历。这些细节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司法体系的不合理之处。有一次深夜,当我读到史蒂文森描述他和被确认死刑的当事人对话时的感受,我觉得毛骨悚然。还有的时候,我觉得我读的内容讲述的是另一个时代的事,或者说,我真的希望史蒂文森描写的那些不公正属于过去。但是史蒂文森的这些故事、以及他的观点都是在多年为这个国家最穷困、最无权无势的人做代理律师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正因为如此,他的书才如此得有分量,如此值得一读。




《纽约客》专职作家Ben Marcus


推荐语:2015年里,有两部短篇故事集完全征服了我。一部是大卫·盖茨的《一只指引我的手》:这本书残酷、邪恶却写得非常机智、老成。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时不时让人惊叹,故事主人公通常鲁莽、冲动、艰难地追逐着他们的爱情。大卫·盖茨的另外一部作品《杰尼根》是我所知道的近些年来最愤怒而忧郁的小说;另一部是乔伊·威廉姆斯的《前来拜访的特权》:这部小说集读起来非常艰难,故事阴沉,但又非常犀利、有趣,有点像继承了虚无主义版脱口秀传统似得。不过要提醒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坐下来,尽量控制自残的念头。


2015年里,我发现了一本可以被归在“既然我们最终都会死,有什么好在乎的呢?”这一类别里来的书——《纽约客》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的《大灭绝时代》。在这本书里,伊丽莎白通过一些难以置信的研究发现,指出人类文明其实极为脆弱,人类文明此时此刻正走向终结。


我还发现了三本可以被我归为“与我之前读的其他书完全不同”这一类别,它们分别是——米兰达·朱莱的《第一坏人》,瑞秋·格拉泽的《鲍琳娜和弗兰》以及保罗·比蒂的《脱销》。这些书充满了讽刺、极为怪异,但毫不影响它们催泪的作用。


《被移动的床》是丽贝卡·希夫的处女座。虽然要到明年四月才会正式跟读者见面,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人们读这本书时,时而敬畏、时而崇拜,时而震惊的样子了。丽贝卡写得真的太好了。




《纽约客》专职作家Rebecca Mead

推荐语:戴尔·罗萨科夫的《奖赏:谁在管理美国的学校?》一书读起来惊心动魄、令人震撼。作为《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的罗萨科夫,在书中详细讲述了纽瓦克市得到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宏一亿美元支持的宏伟但考虑不周的改革公立学校教育计划。计划由极具个人魅力的时任纽瓦克市市长科利·布克(Cory Booker)和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具体实施。在扎克伯格赞助前,纽瓦克的公立学校里一团糟:超过一半的学生达不到及格线,还有些人的学习成绩甚至完全不达标。


但是,即使得到了扎克伯格赞助,纽瓦克公立学校仍然问题重重。纽瓦克公立学校改革,非但不是教改的模板,反而是教改的失败品。然而罗萨科夫的书却绝对是类似作品中的典范:他的跟踪报道详尽、清晰、富有同情心。这本书的真正的主角,不是政治家和慈善家们,而是一个个鞠躬精粹的教师,以及无数为孩子争取受良好教育权利的家长。


米歇尔·维勒贝克的讽刺小说《臣服》总是出版地非常及时。这本书在法国出版时,正值《查理周刊》惨案。美国版出版后不足一个月,就发生了巴黎惨案。小说中,维勒贝克想象了一个被穆斯林温和派统治的法国:女人们上街要戴面纱,学生们上课必修伊斯兰教课程……这本书黑暗而搞笑,动人而邪恶。我们读这本书,绝不应只读到那些表象,而应读到其深层的讽刺与意涵。




《纽约客》Amanda Petrusich

推荐语:于我而言,2015年我看过的书中最喜欢的,那就是肯特·罗素的《很抱歉我养了一个胆怯的儿子》了。这部作品中融合了新闻报道和散文随笔,非常巧妙地再现了当代男子气概的样貌。还不到三十岁的罗素在书中讲述了很多人的故事:一位冰球裁判、正在阿富汗服役的儿时玩伴、在荒岛上独自生活的男子、身为棒球运动员的阿米什信徒以及最重要的,他那脾气暴躁的父亲。通过对这些人的提问以及对一些谜语般问题的探索,罗素似乎在证明:也许问题的答案不在于他自己,而在于他人。当他对其他人进行提问、甚至逼问时,他其实也在寻找自己问题的答案。在我最喜欢的段落里,罗素介绍给读者了一位对蛇毒有免疫力的男子,通过向自己的身体里注射蛇毒,以增加自己的免疫力。然而,罗素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将他的采访对象及他们的故事置入人类历史大背景思考的能力。他深知:如果我们现在需要什么东西,很可能我们过去也曾需要过同样的东西。正有言:“无论我们此时此刻在何处,我们都曾来过;我们去别处寻找答案,其实我们是在此处寻找答案。”




《纽约客》撰稿人Daniel Mendelsohn

推荐语:初读德国小说家珍妮·埃尔彭贝克的作品《世界末日》时会觉得它主线简明清晰,就是讲述了一个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加利西亚犹太小镇,死于1992年德国重新统一之际的犹太女人的一生。但这本书的迷人之处在于,作者运用她娴熟的讲故事的能力为这个女人平凡的一生注入了丰富的哲学意涵:每一个章节里她命运的变化都莫名地与她上一章节里决定避开的选择相关联。通过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大胆的想象,个人生命中的偶然与机遇,以及性格的形成和历史的大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纽约客》撰稿人Vinson Cunningham

推荐语:今年秋天,我终于拾起来罗兰·巴特的摄影理论集《明室》重读了一遍。这部作品打破了以往分析摄影作品时的不同框架之分,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之前为不同写作方法间设立的“一堵墙”,是否真的存在。罗兰·巴特运用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设问、推测、描述、沉思、回忆以及理论在书中都有发挥不同的作用——读着读着,我似乎也觉得慢慢抽离于眼前所见、甚至超越于存在本身。


在这本书的末尾,罗兰·巴特非常精炼、准确地描述出了全神贯注于摄影作品之难: “之所以我变得痛苦,是因为当我全神贯注而看得更深时,有时候我会感觉全身都在灼烧,因为在那些摄影作品中,我觉得我看到了真理的影子。”




《纽约客》撰稿人Elif Batuman

推荐语:2015年我最喜欢的书是菲比·格勒克纳的图像小说《少女日记:一本由单词与图画构成的自述》。这本书早在2002年业已出版,但在2015年初同名电影上映前,又出了修订版。《少女日记》是由生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旧金山市的叙述主人公大量的日记、漫画还有涂鸦作品构成的。书中不同时期写作风格的穿插、作者处理正处于叛逆期叙述主人公生活素材的方式以及十五岁女孩米妮·戈策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我也曾经感受过,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的情绪,都让我着迷。这本少女日记中充满了正处于青年叛逆时期的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以及种种青春期特有的混乱、着魔、反复与迷茫。




《纽约客》编辑Alexandra Schwartz



推荐语:2015年我最喜欢的书都是些着眼于不常被捕捉到的情绪的作品。《轮廓》一书中,作者平静而详实地回忆了“她”离婚后去雅典旅行两日途中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的对话。然而在对话中,一直都是其他人在说,而叙述主人公却非常安静,似乎是要把自己从生活在完全抹掉似得。主人公的沉默,读起来使人发狂,但也让人心生怜悯。虽然沉默并不能完全掩饰她的痛苦。


用压抑自我情绪来对抗人生中的重大打击,同样也是《这样你就你不会在附近迷路》的核心主题。这本小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今年里被翻译成英文版的诸多作品之一。《这样你就你不会在附近迷路》的情节设置极为黑暗,而随着小说主人公慢慢回忆孩童时代代替母亲照料她但后来突然消失的女人的故事,作者在暗示着会有一个更为个人化的谜团需待解开。这本书可以搭配着同样是关于孩子和继母之间感情的玛丽·盖茨基尔的《牝马》来读,虽然后者读起来很温暖,而前者的叙述则非常冷静。


今年早些时候我读的两本回忆录,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也许是巧合,两本书的作者都是诗人。第一本名叫《世界之光》,是作者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在经历丈夫骤然过世后,回忆两人在一起时的快乐,幸福时光,以及失去丈夫后受到的重大打击而写的。相信通过写这本书,作者能够重拾力量,振作起来。第二本是马吉·纳尔逊的《阿耳戈英雄》。这是一部融合理论、经验和颂歌的作品,是作者向她与丈夫(一位“流性人”表演艺术家)难得的幸福与爱情的致敬作品。将爱情作为一个概念来写,很容易流于抽象;将爱情作为一种情绪来写,又容易陷入单纯的赞美。纳尔逊用她的坦诚,成功避免了任何一种极端。




《纽约客》撰稿人Rachel Kushner

推荐语:在我看来,马吉·纳尔逊的《阿耳戈英雄》是一本会经久不衰的书。虽然我认识作者和她的丈夫(也即这本书的灵感来源),我喜欢这本书并不是私人的原因,而是因为这本书更加广泛的意涵。《阿耳戈英雄》不单单是纳尔逊和她的丈夫的故事,它是一本人生之书,困惑之书,优雅之书,爱情之书。


今年年底的时候,我终于读完了保罗·比蒂的《脱销》。书中到处都是文字游戏和幽默。虽然比蒂看透了荒谬、腐朽,但在书中却完全不留痕迹。这本小说绝对值得一读。


还有三本书,虽然不是在2015年出版的,但对我来说同样意味深远。德纳·斯皮奥塔的《无辜者和他人》和堂·德里罗的《零K》都要等到2016年1月才会与读者见面。斯皮奥塔的书中充满了诱惑——男人、女人、声音、电影院,当然也有大量对艺术的真知灼见。德里罗的书则完全像是来自未来似的。德里罗似乎总能预知科技对于人们的心灵、文化以及物质生活产生的细微而日新月异的影响。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物质生活》一书。直到今年夏天,我才第一次拾起这本书来读。现在看来,《物质生活》应当称得上是杜拉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书中,杜拉斯讲述了她自己对巴黎、美丽、酒精、文化圈、更多的酒精以及持家之艺的反思与态度。


你看,他在书的结尾处写道:“你必须非常喜欢一个男人,非常非常喜欢。只有当你非常喜欢他的时候,你才会爱他。否则的话,你是无法忍受一个男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荐书20210127
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的一生必读书单100本
没书单你让我们读什么英文原著?!大王息怒,书单来了
写手必备:码字的你,真的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
书单 | 让人压抑到窒息的三本书,你敢读吗?
书单 | 那些文字里蕴藏的细碎温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