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9岁的他,坚持了60多年,年年都为了这一刻......



中国人传统记忆中的春节,必定少不了隆隆的鞭炮声、寓意美好的对联,以及画着关公、灶王爷等形象的年画。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以木版水印制作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木版年画的著名产地,创始于明末,在清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杨洛书,杨家埠年画的第19代传人,被誉为“中国年画王”。杨老一辈子刀耕不辍,现年已是89岁高龄的他,依然坚守传承着年画技艺。



1927年,杨洛书出生于山东潍坊杨家埠。在当地,家家户户都从事印画、刻版,杨洛书家也是木版年画世家。自小受到耳濡目染,他7岁就开始摸刻刀,14岁跟随父亲杨盛德学刻年画,17岁时便掌握年画生产技艺正式进作坊。杨老刻了60多年的木版年画,几乎一辈子都没有停下过手中的刻刀,由他刻成的画版多达数千块,占到杨家埠现在在用的画版数量的2/3。



制作一幅木版年画,前前后后包括了选材、勾线稿、刻版、印刷、装订等五个步骤,总计得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精细,光是印刷这一步,就要求画版要对正、纸要扯平、色要刷匀、搪子要打得轻。杨家埠年画对用色非常讲究,多采用大红、桃红、黄、蓝、绿、紫、黑等鲜明的颜色,因为是春节时为了辞旧迎新而张贴,其中又以热闹的红色为基本色调。


经过几十年的钻研琢磨,杨老创造了“刀头具眼、指节灵通”的刻版术。从他手中诞生的木版年画,多为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却又不失古朴的风韵。在年画题材方面,杨老从民间生活中汲取灵感,历代帝王、水浒英雄、三国人物等,在他的刻刀下都变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老人对年画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不遗余力,收过“洋徒弟”、出访过多个国家和地区,还以近90岁的高龄连续参加了两届文博会。


杨老为年画技艺倾注了一辈子的时间,也投入了全部的身心。因为常年伏案工作,老人的脊椎严重变形,两只肩膀一高一低,右肩比左肩矮了三四公分,还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胃病,1米7的个子才80斤重。由于长期手握刻刀,老人的右手指关节肿胀变形,5个手指里有3个已不能自由伸缩。他说:如果不做年画,那只手就是一只废手,可一旦拿起刻刀,便又变得灵巧无比。




年画,沉淀着千百年来最多普通中国人新年祈愿的民间艺术。年画艺人看似简单重复的手艺,传递着千百年来不变的心愿,手艺人自然知道手下刀笔的份量。在现代化洪流滚滚袭来的时候,在广袤的土地上,年画因为这些可爱的手艺人,悄无声息地保持着自己的姿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新华韵传统文化艺术中心】“雕琢刻印“雕琢刻印-祈福纳详”寒亭杨家埠杨洛书先生木版年画展 (2018-03-27 20:46:17)
【2005-4M】杨家埠木版年画(小全张)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欣赏!!!
杨家埠木版年画
2005-4M 杨家埠木版年画(小全张)(T)
小全张《杨家埠木版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