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封闭街区对交通的影响真的很糟吗,看看图就知道

探针·整合

Prove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要求“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批评质疑声不绝。而赞同者除了声言是借鉴国外城市规划先进经验,要解决中国以道路拥堵为首的各种城市病之外,鲜见言之确凿的案例说明。还好小针想到请教一下地图君,忽然觉得发现了点什么。


既然说是国际先进经验,我们不妨来看看世界城市的标杆纽约:


纽约


纵贯纽约曼哈顿岛城中心的中央公园作为城市的清新绿肺令人神爽。而且公园没有外围墙(此处很应该重复三遍),内部也是路网密布,东西城的达通可以轻松横穿公园。


现在把地图局部放大到每厘米等于现实20米的比例,可以更仔细的看清楚豆腐块街区内外部:



豆腐块内都是临街建筑,格局非常紧凑,街道四通八达,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纽约城的历史太短,不好做比较,那来看看英国的千年帝都伦敦:


伦敦


这里是伦敦市中心SOHO广场的一角,离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都很近,可以看到伦敦典型的街区,也是以临街楼群为主的豆腐块格局,尽管不如纽约比例尺般的整齐。


现在来看看北京,虽然看上去也是大方块格局:


北京


但将地图放大到每厘米等于现实20米比例时,下图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黄色主干线左边的住宅区,完全是圈围起来的城中城,没有任何通达的公共道路。可以想象车辆或者不能进出,或者如入迷宫。而黄色干线右边的单位区,建筑相对稀疏,但仍是圈围的孤岛,甚至断头路,没有通达的路网。

再来看看近年来新修的号称亚洲最大社区的天通苑:



路网貌似密集,但断头路众多,直接的干道出口也屈指可数。


在普通居民区之外,单位大院也是一大中国特色,北京则集齐大成。


下图是北京西城公主坟附近的几个代表性的单位大院,右侧有故宫,大家可以感受下这些无市政道路、围墙高隔的单位大院的占地面积。而据《中国国家地理》报道,“上个世纪80年代末,城市规划工作者发现,北京的各种大院已达2.5万个。”



如果将所有的单位大院都在北京地图上标注出来,场面一定何其壮观。


看完这些图,小针对于封闭式小区对道路交通的严重影响没什么疑问了,可关键是这问题怎么破?


住建部已经发声说:要正确理解“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逐步”就是要有计划,要有轻重缓急,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


嗯,这发声听上去是胸有成竹的感觉。为了理想,一定有招儿吧!


撰稿:探针/黄媛 刘倩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拆掉小区围墙,我们的城市就能变得如此温柔吗?
城市规划政策的治理维度
小区拆围墙后真能缓解交通拥堵吗?
推广街区制不能降低居住舒适度
北京市规划委:已选取试点打破封闭大院,引入“生活性街道”
【PS】说说“街区制”的前世今生与国外实践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