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三福: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

吃得下饭

《孟子》中说:“食色,性也。”吃饭是人生第一件大事,佛经上说:“非食命不济,孰能不搏食?”意思是人不饮食不能保存生命,谁人能够不为饮食而劳碌呢?

人是铁,饭是刚,吃得下饭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战国时廉颇晚年被赵王免职后跑到魏国,后来赵国危急,赵王又想启用廉颇,就派使者去看看年老的廉颇的身体状况。

廉颇为了证明自己还可以驰骋疆场,为赵国所用,就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上盔甲,骑上战马,以显示自己还不老。

能吃简单粗糙的饭食,淡泊宁静而志向远大,在古人眼里是君子的品格。颜渊“箪食瓢饮”而无忧,受到孔子的称赞,而孔子本人“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清代官居一品、身膺重任的“中兴”之臣曾国藩,每饭不过萝卜青菜、鱼片豆豉而已。相传他挑选干部是在饭桌上进行的。他的信条是:“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谁若吃不下菜根,他宁可搭几十两盘缠,送此人走路!

吃得下饭的前提是有饭可吃,不必山珍海味,只要是粗茶淡饭就可以了,大鱼大肉吃多了,肠胃受罪还感到油腻;白菜豆腐清爽可口,可以常吃不厌。

吃得下饭的还需要心里坦然无忧愁,吃饭环境优雅适宜,吃饭是一种享受,自然胃口大开。

若是满腹愁肠,就算面对美酒佳肴,也是索然乏味,鸿门宴中的刘邦估计没心思品味酒菜。

若是与家人或亲友聚餐,无拘无束,谈笑风生,自然大快朵颐。若是为应酬交际,难免苦处良多,难以下咽。

聚餐中的不雅行为会让人大倒胃口,吃不下去,古人有过总结,这里略举几例:

座中有“仙人指路”者,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高高竖起,如同一面旗帜,食指指到那里,筷子打到那里。

座中有“品箸留声”者,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地发出咝咝声响,奏出一曲“夹菜进行曲”。

座中有“击盏敲盅”者,不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叮当作响,奏出一场“杯碟碗筷交响乐”。

座中有“迷箸刨坟”者,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地扒拉,虎视眈眈,寻找猎物,如同盗墓刨坟一般。

座中有“定海神针”者,两手各拿一根筷子,左右互搏,各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

最可怕的是遇到吃“绝户餐”者,眼似闪电,筷子似雨点,噼里啪啦,一双筷子舞得密不透风,出神入化,有翻江倒海之势,所过处风卷残云,盘碟为之一空。

当今面临的不再是有没有东西吃的问题,而是食品安全和营养过剩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吃得下饭真的是一种幸运和幸福。

睡得着觉

人的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睡眠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固定的时间睡眠,在固定的时间醒来,这是人的生理时钟的一部分。

睡眠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是肌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它的生理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

睡眠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是并非人人都能睡得着,睡得熟,睡得香。

古人的睡眠要比我们好些,隐士睡得着,太上隐者有《答人》一诗来回应别人的询问,“偶来松树下,高枕石上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心怀天下者睡得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口占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明代张东海《睡丞记》记载了一对善睡的活宝:一天,华亭县丞去拜见一个老乡绅,见其没有出来,就于座位上睡着了。一会儿,主人到了,见客人睡着,不忍心惊动他,遂与客对座而睡。不久,客人醒来,见主人睡得正熟,便接着睡。一会儿,主人醒了,见客人还没醒,就又继续睡。到客人再醒来时,天色已晚,见主人竟然还没有醒。于是就悄悄地走了。待主人醒来时,见客人已经不在了,就走进内室接着睡了。

而睡眠达到最高境界,从而被称为“睡仙”的是北宋初的陈抟老祖,据说能一睡好几年。

有个名叫寇朝一的人曾经跟着陈抟学习睡功,仅仅学得一点皮毛,对常人来说已经是出神入化,匪夷所思。

另一个名叫刘垂范的人慕名去拜访寇朝一,正赶上他在睡觉,得以窥见睡功之神妙,寇朝一鼾声如雷,回旋激荡,汹涌澎湃,绕梁不绝。

刘垂范回来后对人说:“寇先生睡梦中所造音乐,雄美动听,是用双门鼻孔吹奏的梦乡神曲。”对方惊喜地问:“你记曲谱了没有?”

刘垂范用浓墨涂在纸上,满纸云烟,夹杂着一个个的黑疙瘩,说这就是寇先生梦乡神曲的乐谱,称之为《混沌谱》。

古人对睡眠讲究“先睡心、后睡眼”,古人可以睡心,对现代人却有难度,因为白日的喧嚣躁动,我们的心实在难以宁静、难以入眠,夜晚还要加班做梦,受恶梦的折磨。

受夜生活、不夜灯火和噪音的影响,现代人正在丧失夜晚,也在丧失睡眠,没时间睡,想睡睡不着,困得要死却必须起床上班,总之是老睡不够,睡不踏实,睡不痛快。

能睡得着是人生幸福之一,我们应该学习古人以睡眠来养生,北宋王安石曾经写有一首名叫《无题》的诗,讲的就是关于好睡眠对人的健康影响,“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笑得出来

通常说“笑一笑,十年少”,但是生活更多的是“人世难逢开口笑”。《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庾、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古人把活到百岁以上称之为上寿,活到八十岁称之为中寿,活到六十岁称之为下寿,人的一生中真正能笑得出来的日子,一个月中也不过四五天罢了,所以能笑得出来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开怀一笑百病消。笑,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美好情感。笑的好处可以罗列一大串:笑可消融烦恼和酸苦,“喜上眉头,甜在心头”;笑有益健康,“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笑能化解矛盾,“相逢一笑泯恩仇”;笑是给胜利者的最高奖赏,“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说明精神乐观可使气血和畅,则生机旺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自古以来,笑就被看作治病之良药,健身防病之法宝。古代代医生早就用笑来治病。如金元时期的名医张子和用“喜胜忧”、“喜胜悲”的情绪疗法,治愈了许多病人。

有一个县令的老婆,患有不欲进食的病症,并有时高声叫骂,凶狠得好像要杀人的样子,请了很多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请张子和诊治。

张子和请来两个歌舞艺人,化妆新奇,在病人面前歌舞,患者见了大笑。第二天又让两个舞女学动物顶角,相互戏嬉,病人见此更是笑个不停。

之后,又找了两个饭量大的妇女,经常在病人身边边吃边夸饭菜香甜可口。病人见此馋意大发,便要来饭菜吞吃。随之,食欲渐增,病慢慢痊愈。不久,生下一个胖孩子。

如何才能笑得出来,首先要做一个单纯的人,《聊斋志异·婴宁》中的狐女婴宁爱笑,几乎无时无刻地在笑,就是因为她自小在鬼母身边长大,远离尘嚣,单纯善良。

其次要有一颗宽容豁达的心,苏东坡一生多次遭到贬谪,颠沛流离,但是仍然乐观,没有怨恨,他对自己的弟弟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朋友众多,各个阶层的都有,和尚、官僚、尼姑、妓女、医生、农民、道士、老妪、侠客、乞丐等等;他爱好广泛,品茶、饮酒、烹饪、炼丹、旅行、采药、野餐、骑马、射猎、钓鱼等等;他留下了很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美食,有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羹、东坡烧卖等等。

再次要学会幽默,懂得调侃自己,苏东坡被逮捕下狱,临行前还和妻子开玩笑,引用了唐人杨朴的老婆送给丈夫的打油送行诗:“这回捉将宫里去,犹恐断送老头皮!”逗得妻子发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三愿: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
幸福有三点: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
人生三愿: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
吃得下睡得着笑得出
幸福的滋味
吃得下 睡得着 笑得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