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约翰·列侬的理想国


1980年12月8日夜晚的枪声,夺去了约翰·列侬年仅40岁的生命。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他一生都在追寻爱与和平。摇滚是精神,反战运动则是政治符号,两者在他身上更是得到了融合。如今人们缅怀他,不仅仅是对英伦摇滚乐的迷恋,更是与他一起沉浸于想象之中——想象没有国家和宗教,没有杀戮和牺牲,人类生活在和平之中……


【视频】yesterday-The Beatles




约翰·列侬出生在二战时期的英格兰利物浦。1946年,由于父母婚姻的破裂,6岁的列侬选择跟随母亲生活,与父亲的这次分别则持续了20年。对此,有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列侬儿时被双亲抛弃的经历,导致了他较为严重的“恋母情结”,因此恋上比他大7岁的小野洋子。图为少年列侬和住在一起的姨妈咪咪·史密斯。



进入学校教育阶段,不擅应试的列侬最后依靠“走后门”进入利物浦艺术学校,最终却因未通过年度考试而被逐出校门。50年代早期,摇滚乐开始流行并迅速风靡全球,列侬虽学业不精,但却在此时期受到摇滚热潮的影响开始尝试组乐队。1956年,年仅15岁的列侬创建了名叫采石工人(the Quarrymen)的噪音爵士乐队。



1960年初,采石工人乐队更名为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他们的单曲《我

想拉住你的手》登上了美国一音乐排行榜榜首。从此,四个年轻的“披头士”开启了“英伦入侵”模式。图为披头士乐队成员主演电影《A Hard Day’s Night》发布的照片,从左到右分别是:保罗·麦卡特尼,林戈·斯塔尔,约翰·列侬。



1964年2月7日,披头士正式踏上美国大地,在“埃德·沙利文秀”上进行了首演。据尼尔森的收视率统计显示,当天约有7300万观众收看了该节目,这一数字超过了当时美国总人口的1/3,成为“史上观众最多的美国电视节目”。图为当地时间1964年2月9日,美国纽约,披头士乐队在纽约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埃德·沙利文秀”表演,从左至右分别是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约翰·列侬,鼓手是林戈·斯塔尔。



披头士在美国的演出期间,《纽约时报》几乎每日都会发一篇与披头士相关的文章,四个“英伦绅士”一时间成为美国媒体的宠儿。图为当地时间1964年,警察逼退跑到警戒线之前观看披头士乐队的歌迷。



“英伦入侵”在美国大获成功后,荣归英国的披头士更受到了英国皇室的授勋荣誉。1965年,女王生日授勋仪式中,披头士乐队被授予了大英帝国勋章的员佐勋章(MBE)。后来成为激进反战主义者的列侬还曾因英国出兵越南而退还了英女王颁发的大英帝国最高骑士勋章。图为当地时间1965年10月26日,伦敦白金汉宫外,英国国教决议颁给披头士乐队荣誉奖章,伊丽莎白女王亲自颁授MBE勋章给每一位团员。



20世纪60年代,正当披头士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走红之时,美国正处在越南战争的激烈战斗阶段。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当时美国民众中仅有10%的人反对越南战争。图为越战现场,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问南越,会见作战部队。



随着越战的持续胶着,当时的美国年轻人迎来了社会文化领域的爆发性革命。他们反对越南冲突,高唱“要做爱,不要作战”,这既是6O年代末一代人的口号,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列侬对美国媒体说:“战争是错误的,我不喜欢战争。”图为列侬在英国BBC电视流行音乐电台的后台,肩上印有“为了和平的人”。



那年,作为演员的列侬参演了一部反战电影《我是如何赢得了战争》。图为当地时间1967年,在西班牙拍摄地,列侬出现在电影《我如何赢得了战争》中,这是他第一个戏剧角色。



1969年3月,列侬和第二任妻子小野洋子正式结婚,将原名约翰·列侬改为约翰·小野·列侬。随后,列侬萌生了退出披头士团队的念头。图为当地时间1970年4月10日,一小群歌迷聚集在披头士乐队伦敦办公室外,正在阅读收集到的一些报纸,上面写有乐队要解散的消息。



在很多披头士的铁杆粉丝看来,小野洋子的出现,改变了列侬的人生轨迹,称其为“把列侬带坏的女人”,更直指她是导致披头士解散的“罪人”。图为列侬和小野洋子共同打造的专辑唱片《两个处子》的封底,除去列侬的眼镜和项链,两人完全赤裸。



不论非议如何,和小野洋子结婚后的列侬的确开始了一段新的艺术创作生涯。列侬和小野洋子的蜜月旅行是在阿姆斯特丹的酒店床上睡七天,这就是著名的“爱与和平”静坐运动。期间,他们的房门大敞,随时接受采访和拍摄。他们希望借这样的激进式行为艺术,表达反对越南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态度。图为当地时间1969年3月25日,阿姆斯特丹希尔顿酒店,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左)和他的妻子小野洋子在卧室接受记者采访,此时正值他们在欧洲度蜜月期间。



对这场“床上和平运动”,列侬说:“与其来一场蜜月,我们更愿意进行一次革命,以此对抗世上所有的暴力与苦难。”图为进行和平抗议的列侬和小野洋子。



在阿姆斯特丹的“床上和平运动”结束后,列侬和小野洋子计划在美国继续该项运动。然而,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针对列侬的反战和反政府行为采取了“战略反击方案”,试图将列侬驱逐出境。尼克松曾经表示绝不会给予列侬美国的永久居住权,也不欢迎他再踏上美国大地。图为当地时间1972年5月12日,美国曼哈顿,列侬和小野洋子出席驱逐出境案的听证会。



受到美国当局的阻拦,列侬和小野洋子将“爱与和平”床上运动搬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据悉,在蒙特利尔床上和平运动的最后一晚,列侬唱了为反战运动而写的新歌《给和平一个机会》。图为列侬和大野洋子音乐会演出现场。



1970年,脱离披头士的列侬发表了首张个人专辑。这张专辑的歌曲涉及到了宗教、亲情、资本主义政治等话题,讽刺和咒骂了社会体制,因此获得了高度赞扬。这个时期的列侬开始成为先锋的社会行动家。图为约翰·列侬。



随着反战运动达到高潮,列侬发表了第二张个人专辑《想象(Imagine)》,其同名歌曲《想象》和《给和平一个机会》成为“反战圣歌”,同时这首歌也是第一次体现了他的无产阶级思想。列侬曾评价说:“这首歌曲几乎是共产主义宣言式的,虽然我本人不是共产党员,也不属于任何运动……”图为当地时间1969年12月1日,加拿大多伦多,列侬和小野洋子在新闻发布会上谈论“和平”。



当地时间1970年2月4日,列侬和小野洋子用他们剪掉的头发和黑人运动领导者Michael X换取了一条拳王阿里的带血短裤。他们希望通过拍卖来为世界和平筹集善款。



1971年8月,列侬和小野洋子移居纽约,同年发表单曲《圣诞快乐,战争结束了》。图为当地时间1970年,列侬在演出现场,横幅上面写着“战争结束了”。



除了发起“床上和平运动”和创作反战歌曲之外,列侬和小野洋子还走上街头,和民众一起对抗当局政府,呼吁爱与和平。图为当地时间1972年4月22日,列侬在纽约布赖恩特公园和平集会上讲话,站在他身边的则是小野洋子。据悉,纽约大约有30000人参加了全国范围内反对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和平示威集会。



当地时间1972年2月5日,美国纽约,第五大道上的英国海外航空公司公司办公室前,列侬和妻子小野洋子举起拳头,加入要求英国军队从北爱尔兰撤出的抗议示威。



1994年上映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成为一代美国人的记忆。其中,影片导演在片中特意设计了主角阿甘与列侬的“见面”,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进行了交流。两人在片中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列侬反战歌曲《想象》的歌词内容。图为电影《阿甘正传》片段。



1973年1月27日,美国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宣布12年的越南战争结束。列侬的“反战”运动也宣布告一段落。1975年,经历过情感变故的列侬和小野洋子重拾旧好,并迎来了他们的孩子。列侬决心对家庭投入他所有精力。图为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工人们进行广告牌的收尾工作,上面写着:“战争结束了,如果这是你想要的。圣诞快乐。约翰和洋子。”



隐居家庭生活后的第5年,当地时间1980年12月8日22点49分,一名美国狂热男性歌迷朝向列侬连开5枪,列侬随即倒在寓所门前,受到惊吓的小野洋子大叫“他中枪了!救命!”同时,犯罪嫌疑人马克·大卫·查普曼慌乱中翻开一本小说。据悉,就在当天早些时候,查普曼还与列侬见过面,并请列侬在他购买的列侬专辑上签名留念……这就是列侬极具荒诞性的死亡过程。图为当地时间1980年12月9日,美国纽约,警察带走枪杀列侬的嫌疑犯马克·大卫·查普曼。



当地时间1980年12月9日,美国纽约达科他大厦,列侬被谋杀现场,警方指挥人群后退。



作为一名社会运动家,列侬生前在美国遭遇了许多阻碍。列侬曾说:“什么都无法阻拦我,不论我是否在这里,不管我在哪儿,我的感受不会动摇,我会讲出我真实的感受。”列侬之死,似乎也宣告了70年代的结束。图为当地时间1980年12月14日,美国纽约,约10万民众在纽约中央公园参加约翰·列侬悼念活动,摆出和平标志并合唱“给和平一个机会”。



列侬去世后,“爱与和平”并没有停止,他在摇滚乐坛和社会运动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持续增涨。图为当地时间1993年12月8日,越南,Chu Van Thuan(右)出售门票,即将在学生俱乐部举行纪念约翰列侬的影像播放活动。



在当今的古巴社会,约翰·列侬扮演着一个天生的反叛者,有些人甚至将其与古巴革命领袖切·格瓦拉一起提及,他们的革命精神都鼓舞着大批狂热者。图为2000年12月8日,古巴哈瓦那,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和古巴文化部长亚伯普列托出席约翰·列侬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列侬的铜像在当天揭幕。



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也在反战运动的路上越走越远,她用前卫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创作高峰。图为当地时间2007年6月12日,德国不莱梅,艺术家小野洋子为艺术馆带来了她的作品之一:“战争结束了!如果这是你想要的——爱与和平”。



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约翰·列侬的头像出现在大屏幕上,引发全场大合唱反战歌曲《想象》:“想象这世上没有国家,试试看,这并不难;没有杀戮或牺牲、也没有宗教;想象全人类都生活在和平之中……”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6日,法国巴黎,一名来自德国的钢琴家Davide Martello用自行车拉着他的钢琴来到遭受恐怖袭击的巴塔克兰剧院外弹奏约翰列侬的经典曲目《Imagine》,悼念遇难者。



无论是摇滚音乐家亦或是反战布道者,无论是痴迷艺术亦或是逐渐拥抱政治,列侬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他将他的“主义”透过歌曲深深地植入进了一代人的脑海中。在约翰·列侬的理想国中,他按照自己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新的“没有战争同时也没有差异”的新未来,即使这个未来永远也不会到来。图为当地时间2015年12月8日,美国纽约,在中央公园的“草莓地”,歌迷们弹唱披头士乐队乐队的歌曲纪念约翰·列侬逝世35周年。



明思历史,洞见未来——只要讲的是事实,则永远是对的!

放松身体休息一下


视频:《解密档案》“卡斯特罗”和634次暗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0张图回顾“叛逆分子”约翰·列侬的一生
爱与和平的梦想者|约翰·列侬逝世40周年
音乐才子今何在?时光影像中的约翰·列侬
小野洋子:最著名的不为人知的艺术家
作为前卫艺术家的小野洋子:成也列侬,败也列侬?
38年前的今天,约翰·列侬倒在枪口下,他是心如赤子的追梦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