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导致“大清要完”的奇案,竟被改成男男相爱相杀



张彻导演最著名的是他的暴力美学,他所执导的动作片阳刚气十足,总有一群赤身裸体的精壮汉子纠缠在一起滚来滚去。丰盛的青春肉体,强健的体魄,凛然的正气,这些壮美的东西,都会在相互厮杀之后变成模糊的血肉,喷薄的血浆,让荧幕上洒满了番茄酱。张彻最大的爱好,就是让少年英雄惨死,仿佛是一种献祭,又颇似日本的武士道,花是樱花,人是武士,飘散在最绚烂的时刻。



但是张彻的影片但从故事情节上来看,就有些良莠不齐了,像《少林五祖》就剧情弱爆,后半部分足足打够一个多小时。编剧倪匡巨巨这种跨时代的大才子,估计是当年太火,又写卫斯理系列小说又当编剧,还要抽空和古龙金庸喝酒,有的时候写个剧本不走心,那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倪匡认真起来,编出的剧本,就会超越动作片的范畴,成为雅俗共赏,值得反复回味的经典。


《刺马》就是代表作。



当时是1973年,内陆还在那啥,邵氏电影的主要外埠市场是台湾和东南亚。东南亚华侨认为辫子就是屈辱的代名词,一听说要拍辫子戏,最开始他们是拒绝的。不过上映之后,好评如潮,尤其是首次出演反派角色的狄龙获得了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演技特别奖和第19届亚太电影节优异演技奖。



《刺马》改编自清末真实的案件。同治九年,两江总督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为刺客张汶祥所杀。此案由曾国藩审理,并受到慈禧太后的密切关注,但却始终未得到真相。


官方说法是“听受海盗指使并挟私怨行刺”,但近代学者中有人认为,刺客张汶祥本是湘军,朝廷任用马新贻做两江总督是为了遏制湘军,所以马新贻的死很有可能是湘军集团策划的。


由于大清国官场腐败、官员形象差,民间将此案演绎成了另一个版本:马新贻在“剿匪”战斗中被俘,凭着一口好嘴炮,竟和两位匪首结为兄弟,然后假装剿匪成功向朝廷报功,被朝廷升任为封疆大吏。之后,土匪兄弟前来投靠,马新贻霸占把兄弟之妻,并杀了他。另一个把兄弟张文祥因在外办事躲过一劫,得知此事之后,便刺杀马新贻报仇。



张彻、倪匡的《刺马》便是以这个民间八卦为蓝本创作,赋予三兄弟丰满而毫不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并抛开历史背景,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物关系的变化上,演绎出一场关于背叛的悲歌。



这是一出真正的悲剧,因为电影中并没有坏人,导致兄弟反目的原因其实不是女人,而是他们至始至终都没有深入了解对方而已。之所以没法了解对方,不是感情不深厚不真切,而是因为三人的出身、见识没在一个层次。这决定了各自的命运,他们虽然想要维护相互之间的感情,却只能被命运牵着鼻子走。



影片各个细节对三人关系的变化早有铺垫:


马新贻这个人胸怀大志,与其说他是读过书的武人,不过说他是武艺高强的读书人。从一出场的白衣翩翩就能看出这人气度不凡。而黄纵和张汶祥根本就没看出来他是什么来头就开始打劫,结果被马新贻打个心服口服。从一开始,他们就不了解他。



当黄纵和张汶祥想要继续当小毛贼时,是马新贻教导他们要有理想,并带领他们组建起一支有组织有纪律能打胜仗的土匪队伍。同时,马新贻刻苦读书,准备进京求取功名。而此时的黄纵呢,却背着妻子下山寻欢作乐,一心贪图享受。马新贻和他们更本就不是一路人,只是巧合地走在了一起。



马新贻文武双全、玉树临风、心比天高,成功地吸引了黄纵妻子米兰(井莉)的注意,但他恪守礼教拒绝了她的爱慕。



马新贻科考中举,不久飞黄腾达,升任两江总督,迎接昔日好兄弟加入自己麾下。黄纵一点也不通人情事故,不知道双方地位已变,在公开场合应注重礼节。黄纵凭着马新贻的关系得了官职之后,更是耽于享乐,不但冷落妻子,还对老百姓作威作福。



终于马新贻对米兰重燃旧爱滚了床单。张汶祥察觉奸情,提醒黄纵,但黄纵并不相信他的忠告。


(《刺马》虽然是有女主角的,但是个人都知道,张彻总是能把兄弟情拍成基情。所以这部电影看下来,只见三兄弟之间眉来眼去,却不见奸夫淫妇的如胶似漆,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女人挑拨了三兄弟地久天长的友谊。)



果然,马新贻设计杀害了黄纵。张汶祥约出马新贻决斗,将其杀死,为兄报仇。



三个好兄弟,终成三具烂尸体,十载让人唏嘘。他们的命运,早就由性格在冥冥之中注定,女人作为催化剂,提前激化了矛盾而已。在《刺马》之前,很少有动作片挖掘人物的性格到这么深的程度。



黄纵这个角色,其实算得上天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军将领的一个缩影。不少没有文化的底层人民,在日子宽裕起来后,都会被糖衣炮弹腐蚀。但黄纵也有其可爱之处,至少他对兄弟诚心相待。



马新贻这个人,本来是完美的化身,有文化有理想有能力有情义,还大胸长腿貌美肤白,完完全全就是个清国队长。他身在草莽,却始终不忘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且取得成功,其意志力之坚定也是常人不能及。正因为有这样的理想和意志力,所以他才会狠心杀了黄纵。黄纵做官后胡作非为,败坏了马新贻的声望,这才是他最不能容忍的。



张汶祥像上古的侠士,他聪明勇敢,心中有一把衡量善恶的标尺在。当黄纵犯小错误时,他总是善意提醒;当马新贻犯大罪时,他能舍身捍卫江湖道义。



这三个人如果不相遇,黄纵或许是个满足地过着小日子的小毛贼,张汶祥能成为行侠仗义的游侠儿,马新贻则是国家栋梁。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一旦相遇,悲剧就不可避免。



之后陈可辛翻拍《刺马》而成的《投名状》,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更加深入。但怎么看都不如《刺马》养眼,究其原因,是他为了在人物上更有突破,把刘德华金城武这样的帅哥都弄得油头垢面胡须拉扎的。张彻让狄龙和姜大卫保持了原有的美貌,不但能凸显人物气质,而且更能增添故事的悲剧感,那么美好的人,那么珍贵的友谊,那么惨烈的死。



历史上的刺马案,导致了更悲剧的结局。据说,李鸿章晚年曾对心腹幕僚说道:“若非马案,则裁(湘)兵日紧,终致海防日废,列强日盛,战祸不断,则国运日衰也。”刺马案加剧清廷对湘军的不信任,对湘军的打压越来越厉害,终于导致了海防的日益废弛,而列强的气焰日益嚣张,战争不断国家便日渐衰弱。



张彻的故事告诉我们:男男之间的爱也要门当互对



历史的刺马案告诉我们:大清国迟早X


放松身体休息一下


每期一部经典视频:【怀旧剧场】北京烤鸭(新影1986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张汶祥刺马案
封疆大吏被刺身亡,死前认出刺客时,忍不住惊呼:是你
【修订】刺马:总督大人被堂而皇之刺杀的清末奇案
此人原跟曾国藩平起平坐,权诱绝色弟媳遭慈禧利用,断送大清中兴
清末奇案:谁杀了两江总督?
张汶祥刺马案的最终结果如何 真相大白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