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因缺少,诗里能找到的东西 | 周末侃



前几天看了一部港片,叫《老笠》。一个自称“废青”的底层青年,偶然入职便利店,偶遇打劫,本已够倒霉,不想恶警、色情大亨等各怀鬼胎的角色接连乱入,一场打劫顺着不可理喻的形势,走向了几乎是“统统都死光”的结局。

够暗黑,也够荒诞,可能因为尚未修炼成阅片无数的老司机,我看得有点呆。除了毁灭,还是毁灭,一言不合就一枪崩掉。咋就这样了?导演借劫匪老头儿之口,给出了一个粗暴的解释:This city is fucking stuck.(这个城市僵死了。)全是对立冲突,耐心几乎丧失,缓冲力几近归零。绝望到极致,也虚空到极致。

电影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弊病推向极致,惊悚逼人。这是在逼人思考,一个丧失了润滑与滋养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女权它是个难题




前几天团结湖参考(微信ID:Talkpark)发了篇叫《<冰与火之歌>中的女性政治》的文章,从女权主义编剧给女主们开挂,说到现实中女人掌握国家大权。末尾感叹,女人说不定要准备接管全宇宙了。作为女人,看到这个不知是不是戏谑的推论,我一点都不兴奋。犹记得,政治学的某个流派如是解释女性政治家:她们往往会表现得比男性还要冷酷甚至残忍,为的是证明自己能够胜任、玩儿得转权力。

这只是对女性主义政治的解读之一,却道出一个残酷的现实,政治终究还是男人的游戏,即便女人掌权,也不过是在迎合男人主宰的政治法则。

更何况,多数时候我们所谈论的女权,压根和政治权力没多大关系,现实是,即便是最基本的女性权益保护,也挺愁人的啊。

没错,我想聊聊女实习生举报实习老师强奸的事儿,剥开表象,这桩丑闻露出的,是男权社会结构的猥琐阴暗面。男记者肆无忌惮,一步步逼迫女生就范,依仗的不就是那点心理优势么?他是前辈、是指导老师,实习生对他有敬也有畏,甭管这种优势地位是不是虚幻的,都被他内心的那头恶兽抓住不放,狠加利用。

把优势地位理所当然地转化为性占有,大概是男权社会最为虚张声势的意淫,也是好一部分侵犯和强奸的心理基础。在这种意淫的驱使下,本该清晰的道德戒律变得模糊,不忍直视的阴暗欲望,说不定还被幻想成浪漫追求呢。

要让道德戒律重新清晰起来,制度上的约束当然是必须的。不少国家的大学明令禁止师生恋正是一种防范机制。除了扯不清的利益纠葛之外,这也是要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多数时候,是女学生。

不过窃以为,约束机制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道德终究要自我生长。戒律发挥作用,根子上还是需要培育社会文化层面的共识。

就拿男记者的丑闻来说。虽然“强奸多是女方构陷”这样明目张胆的话,没几个人敢说得出口,可事情曝光后,一些人便自动变身侦探,从女生叙述的“蛛丝马迹”中,恶意揣测女生动机、暗示女生不检点。这类揣测条件反射般地发生,而且不仅出现在这一个案例中。哦还有,法官和警察叔叔还曾经公开“教育”女性“自重自爱”,别穿着暴露、抽烟喝酒烟熏妆呢。不然容易“惹祸上身”,引得犯罪分子想入非非哦。

不客气地讲,这些裹着“理性”外衣的思维逻辑,都深嵌在畸变的男权社会结构里,明里暗里地给侵犯找借口。指望女性在这种氛围下获得安全感,权利得到足够尊重与保护,是不是天真了些?“道德”被这样的土壤“滋养”,又能开出什么成色的花儿呢?说起来,女权保护,还是任重道远啊。

每当侵犯发生,舆论场就会出现一种声音,“教女孩自我保护就是谴责受害者”。我闹不明白其中的逻辑,毕竟,教人识别潜在犯罪分子、避免伤害,咋就成了恶意的谴责了呢。但要嘲笑这种观点“无知偏激”、“博眼球”,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女性权益保护问题如此令人头疼,能得出这样逻辑硬伤明显的结论,大概是对无奈现实的一种过激反应吧。




抗争历经风雨




台湾有个曾经遭到抗议的垃圾焚烧厂,成了周围年轻人举办婚礼的热门地点。第一对在此举办婚礼的年轻人,正是当年邻避运动的领袖之一。此处简直可以脑补出一部峰回路转的小说,结局和谐得像桃花源。

工业化进程到了今天,邻避运动早就不是新鲜的概念。“反正别建在我后院”,听着像撒娇,背后都是焦虑。一言不合就抗议,冲突包含在这个概念的属性中。在很多案例中,科学家们“苦口婆心”,说这些化工项目、垃圾焚烧项目技术成熟、污染可控、没有危害,可强烈的不安全感裹挟着这些项目的邻居们,忽视这种不安全感,一味痛心疾首地慨叹他们“不懂科学”,这不添乱么。

2006年左右,针对垃圾焚烧厂的邻避运动开始在咱这儿兴起。就在这几天,我还注意到一则相关的新闻:上个月末,因为居民抗议,仙桃市叫停了一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抗议就刹车,倒是一些政府回应社会运动的惯常方式。垃圾不焚烧,出路只有两个,要么找地儿埋了,污染重;要么堆积,最终的结局就是垃圾围城。叫停项目是止了血,可如果结果是以邻为壑、引发新一轮邻避,那么垃圾还是垃圾,社会治理难题依旧是难题。

和一个学环境的博士聊起这件事,她直言,如果家门口建个垃圾焚烧厂,她也会反对,因为我们的垃圾分类做得太不到位。理论上,只要燃烧温度够高,垃圾焚烧不会造成环境问题。问题是,厨余垃圾若不被分离出来,几乎一半儿都是水,燃烧温度怎么上得去?

其实早在2000年,垃圾分类就开始在8个城市试点,但效果并不好。都怪居民意识不强有些冤。比如在有些试点,居民细心分好了类,到了环卫部门那里,又被一股脑儿混在了一起。此情此景,不仅让分类前功尽弃、打击居民参与积极性,人们对公共机构的信任也随风而散。

环境引发的社会矛盾,说到底都是信任问题。信任如何重拾?说起来也没什么深奥的道理,无非是真诚沟通,信息透明,以及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那个办婚礼的垃圾焚烧厂用了7年时间获得了周边居民的信任,无非做了两件事,多渠道、多机构定期检测污染物并公开数据,推行垃圾分类、使其成为居民的基本素养。

仙桃叫停的项目其实已经开工两年多,眼看年底要点火,突然遭到抵制。前期的沟通充不充分,一眼望去不难知。要是只懂被动反应,恐怕缓解矛盾的润滑剂,永远触不可及。




纵使堵住漏洞,精神救赎更不容易




最后说一嘴“裸持借贷”。事情发酵了有一阵子,人民群众的围观热情都快退散了。可有一点,我一直琢磨不明白:为了借到更多钱,大学生们竟然同意传裸照当“抵押”。如果情节被拍成电视剧播出,估计会有一条“编剧没逻辑”的弹幕飘过。

故事通常是这样,学生最初通过网络平台拿到贷款,可还不起高额利息,只能借新债还旧债。借更多钱的请求一被提出,平台就开始要求以手持证件的裸照作为“抵押”,后期还不上钱,便以“公开裸照”相威胁。可奈何高利贷利滚利,逐渐滚成无底洞,一个案例中,女生先后借了12万元,在4个月内,债务就被滚成了25万元。

毫无疑问,野蛮生长的借贷平台勾引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越陷越深,监管漏洞纵容着违法违规嫌疑的放贷行为,悲剧与闹剧轮番上演,畸形的市场难辞其咎。

道理是很顺溜,可借高利贷、抵押裸照这样全无理性的荒诞选择,竟然能小成气候,用“监管缺失”来解释,逻辑链条显然有中断。

那么急着要钱做什么?从各路报道看,大概三个用途,大笔消费、赌博或者创业。不大一样的诉求,却隐隐透露出相似的心态:迫不及待地要挣钱、迫不及待地要“融入”外面的世界。

我的同事曾炜感叹,现在的大学生,对啥都好奇都渴求,唯独不想读书。他这话颇有愤世嫉俗的书生气,可也大体到位。急切追求物质、急切地做发财梦,和校园之外的浪潮几乎肩并肩,它们的背后,一定有精神的虚空,一定有人文滋养的缺位。那些大学生不可思议的财务危机,只不过是社会层面精神迷茫的诡异缩影罢了。

谁说精神的荒芜只困扰日渐凋敝的农村?即便是繁华都市,价值仍旧失守,悲剧几乎难免。生涩的疼痛,亟待精神的润滑剂来抚慰。


有个美国诗人写下这样的句子:想从诗歌里得到新闻/这可真难/但每天都有人悲惨地死去/只因缺少/诗歌里能找到的东西。真是意味深长。

“悲惨地死去”显然有夸张,可那些人性的暗面,难以调和的冲突,失落的精神世界,倒真可以从诗歌中寻求救赎。



(文/张静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垃圾人才将理性精神当奢侈品
窦尔翔:元宇宙中的道德货币
白领千万不能触的13条职场戒律
逻辑买卖戒律
真正的女权社会是什么样的
她靠一组“裸照”重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