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馆丨处世的最高境界,外圆内方



凡事都只有一种作风的人,

不叫能坚持,

而叫认死理。

——国馆君按


众所周知,小S的主持风格,就是大尺度:凡有男嘉宾上《康熙来了》,必遭揩油,毫无节制的黄段子乱飞。


人们以为这种不拘一格的工作态度会延续到她的生活中,她很可能会是私生活不检点的女子。小S却过着这样的生活:


她与丈夫、公婆相敬如宾,与婆婆简直好得像一对姐妹。以至于她的姐姐大S都说:如果小S出轨,那也一定是工作需要!


人生最忌讳的,是走到哪儿都一种态度。要么就是放纵不懂收敛,要么就是温婉不懂爆发,最后只能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人活着却只有一种态度、一种作风,这叫“不疯魔,不成活”。


例如《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戏里戏外都是一个样:较真。


戏里他是虞姬爱霸王,戏外他一样爱师哥,哪怕这种爱在当时根本不可能;


解放之后,文革来了,运动杀上门来,有人劝蝶衣把戏服捐出来,他不愿让人给糟蹋了,宁愿烧掉也不上交。


文革结束,他与师哥重返舞台,人戏不分的他,最终自刎身死。


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程蝶衣自己的悲剧。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没必要如此。对付生活的把式只有一种,生活必定对他处处竖起高墙,使他碰壁。




杨绛先生说,读《论语》是四书里面最有趣的一件事。因为孔子不是板着面孔教学生,而是经常与学生“斗智斗勇”,花样百出。


孔子最喜欢子路,因为两人年龄差只有9岁,子路经常直率地说话。孔子对他的态度,赞也很大方(“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欤”),批也很直接(“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野哉,由也”),师徒两人都很坦荡。


子贡很自负,孔子就经常对他旁敲侧击。孔子说“君子不器”,子贡问那我是什么,孔子说“汝器也”,一盆冷水就这样泼得子贡君子梦碎。


孔子从来不会把自己变成教条,一成不变地规范人。面对什么人物就以什么口吻说话,生活不是只有一种可能。


如此才有趣。




古人说“内方外圆”,讲究处事圆润,滴水不漏。但心内不是没有坚持。


讲个历史人物。梁启超一生,支持过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合作过孙中山的共和革命,也附和过未称帝前的袁世凯,一生几变,可谓大观。


他自陈:“我为什么和南海先生分开?为什么与孙中山合作又对立?为什么拥袁又反袁?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真正想做点事的人,为着事业的达成,必要时转变方式、转变态度,“变通不变节”,本身无可厚非。




中国人是很实际的,进哪个庙拜哪个神。人生不只有一种态度,不只有一种活法。


要的,无非就是生活灵巧,活得自在。


生活灵巧,活得自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一切随缘才是人生最高境界,早安
?62岁不老女神身患重病,带妆进入手术室吓坏麻醉师!活着是一种态度!
采桑女续诗戏孔丘
对生活的态度—论《琢磨》 ——雨歌
中庸之道:最高明的处世艺术,绝非圆滑世故,而是一种完美的平衡
要方圆有度而不是圆滑世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