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30年,49%的日本人会下岗?你的职业在其中么?

每日正午十二点,和站长说一句:“设计说”三个字,站长会为您推送一条设计物语,或文字,或图片,或声音。感受设计的力量,体会生命的艺术,365天,365句经典,我们相约每日正午时分,不见不散。


日本设计小站原创文章(ID:japandesign),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去年年末

日本一家大型智囊公司和英国知名大学

共同发表了一份震惊日本的研究报告:


2030年,日本劳动人口中49%的人的工作

将被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所取代

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人要下岗了!



最近一年中


我们见证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撞了公交车

但也学会了避让行人




双足机器人「Atlas」直立行走

还能轻松抓取纸箱



「AlphaGo」4:1战胜

获得过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名将李世石




这些原本感觉很遥远的技术

一瞬间都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

满足好奇心的同时

也让我们不禁想到一个冷酷的现实:


人类的工作

恐怕会渐渐被自己发明出来的机器取代




日站君在开篇中说到的那份研究报告中

专家们就列出了两份表单
让我们瞧瞧根据它们的预测

2030年

人类什么样的工作会被替代

而什么领域又相对安全




这些体力劳动恐怕会在2030年消失:


保安

食堂配餐员

土木建造人员

实业废弃物回收搬运人员

汽车组装工人

超市店员

饮料渠道销售人员

摩托车快递配送员

大楼清洁工

...


以上这些工种都属于单纯、严苛的体力劳动

在教授们看来

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

恐怕到时就要光荣下岗了




而与之相对的

以下工作仍然只能由人类胜任:


艺术总监

室内设计师

古典乐演奏家

游戏策划师

作词家

作曲家

编剧

心理学家

内科医生

企业经营顾问

...


也就是说

依赖感性与知性,知识与研究

并且需要大量经验和创造力的工作

不太需要担心会被机器取代




与此结论类似

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

在他的畅销书《全新思维》中

也做过的一个非常有趣的预测:


他说:“未来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唯有拥有右脑时代的6大全新思维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才能决胜于未来。



看了这份表单和未来学家的预测

对照自己的职业和年龄

你也许会觉得心虚,也许会觉得开心


但是,无论你是前者还是后者

都不要过早地悲观或乐观


因为针对这项研究

日本国内已经有了不同的声音

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预测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按比例计算就是:

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

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以AlphaGo为例子

人工智能的学习围棋棋谱的速度

远比任何一个高级的棋手都要快

一个普通人,至少需要五年时间的努力

但人工智可能几个月就能get到

这个速度还再不断加快




尽管大部分专家和专业棋手都质疑AlphaGo

说它学习的再快

不可能拥有人类的情绪和为对方下套的思维


但是谁能保证今天不能

就永远都不可能呢?




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时点

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来得更早

这次是围棋

下次也许是写歌、编剧、绘画~


艺术家的作品

在人类的眼睛来看之所以意义深远

是因为它融合了情绪、心理和生理的诸多因素

是一个社会的产物

而某一天随着机器进化的深入

它们或许也能变得同样敏感

即使这一天没有到来

也不意味着机器就一定无缘创作


它们完全有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找到受欢迎与不受欢迎作品之间的区别

用受欢迎的套路

去制作人们喜欢的东西




“下一个伦勃朗”项目

就是人工智能在艺术上探索的第一步

它计算机利用数据分析和算法

模仿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画风

创造出了一幅人物肖像

这幅作品应用了3D打印技术

最大程度模仿伦勃朗的创作手法

但却是一幅原创的作品


人类这些需要用到感性、知性的脑力工作

在今后的15年间

或许真的会被人工智能赶超甚至凌驾




反观机器人的生产和制作反而可能会相对落后


尽管像无人驾驶汽车这种

在规定好的道路上

用规定好的规则行驶的技术

注定会让司机消失


但是有些精细的体力劳动

机器人其实很难做到

我们常说的各种匠人

他们灵巧的双手

是金属材质、依靠发动机的机器人

几乎不可能模仿的




人类双手的灵活性

和靠肌肉带动的运动模式

即使在未来也会优于通用机器人


而人类的脑

再过十年,对于那时的人工智能来说

恐怕就如同已经落后的硬件一般


数亿台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

不知道会抢掉多少人的饭碗




根据这样的分析

名单中的消失的工种预言恐怕为时尚早

很有可能结论恰恰相反:

靠才智的脑力劳动

极有可能比体力劳动更快消失

或许有相当一部分精细的体力劳动

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被机器取代




看了这篇文章

你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更多危机感还是优越感呢?

还是像日站君一样根本就不操心未来的事

留言和日站君说说

你更支持哪一种观点吧~



文本作者:够可以,日站特约撰稿人,自由写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李开复还是AI说的:人工智能领域有“七大黑洞”
一份人工智能简史:从图灵到AlphaGo
细思极恐:人类最终的下场竟是这样?!
以马克思的视角看待人工智能,会发现它是对人类劳动的解放!
No.176人工智能:乐观悲观都是错的 文字版
人工智能未来能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