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拙樸工舍丨賣掉房子、關掉餐廳,選擇小而美的田園生活。













『都市手藝人』


丨Antje  摄影丨chenchen



在城市中打拼的红男绿女

大约每个人都有生活在别处的情结

即便说走就走逃离北上广

终究还要买张回程票

实质并不会改变太多

如何确定地选择自己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老黄和甜甜的拙朴工舍中或许能找到一种答案

 

  

拙朴工舍:将流走的时光停留在器物之中



我们在初秋的一天驱车探访,这个位于京郊的小院低调地隐于水坡村的东边,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原始状态的村落,并不平坦的小道交错纵横,甚至没有任何路标,如何到达全凭直觉。

 

2010年,老黄与甜甜决定由自己选择生活,选择拥抱自然,拥抱单纯安静的自在天地,将关于手工艺的爱好转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除了多次往返景德镇等地学习研究传统制陶技艺外,他们先后辗转于北京近郊,寻找想象中具有人文情怀的出世小院。


 

推开这扇淘来的老木门,拙朴工舍扑面而来


两只大白鹅是小院中最倔强的生命力


夏日傍晚坐在葡萄架下乘凉聊天是大家最喜欢的方式



老黄笑着说,他们对于这方处女地可谓一见钟情。未被开垦的状态赋予了未来无数的可能,原汁原味的幸福感相比钢筋水泥的都市显得尤为珍贵。

 

如今的拙朴小院完美地实现了两人曾经构想的未来生活,人们来到这里品茶、阅读,与陶艺、金工和染织之乐相伴,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沉淀。

 

这里有叠水、有石,也有桥,院落中种满了绿植,一旁的大白鹅自在地摆动着身体。从规划设计到搭建布置,一整个悠然自得的田园景观都是老黄、甜甜和朋友们点滴努力的汇成。



阳光和植物赋予了小院树影婆娑的美感


院子的设计与构建来自老黄与甜甜的巧妙创意



院落中种植的多样绿植,都来自于大家精心挑选的品种



院子的一隅晾着新染制的丝巾



颇有才情的老黄老本行是设计,当初创业的广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无休止的加班加点和巨大压力也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但两人始终没有放弃生活的热情和内心的情怀,他们合开的私房菜馆曾是文艺男女的大本营,每当夜幕降临,偌大城市中不安分的情绪不约而同在此聚集。抱着吉他哼着《南方姑娘》的民谣歌手赵雷,和即兴弹唱《当你老了》的赵照,都是这里的常客。


然而城市的急速与忙碌,与难以拒绝的应酬社交依旧占据了老黄的大半个生活。内心的追问越来越清晰,这究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屋内的陈设也是两人多年以来在全世界淘来的各种好物


来自陶艺课学员们的新作品


新出炉的陶瓷器物散发着关于手工的温暖


拙朴出品的茶器中盛着来自福建的岩茶肉桂



爱摄影也爱远足的两人,同样痴迷于老手艺的美,多年潜心研究陶艺的老黄,每每看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陶瓷作品每年推陈出新,而相比中国的陶瓷作品总难以跳脱传统的语境,正如同曾经未开垦的小院一般,他看到了自己能够努力的可能。


对于近几年的匠人热,老黄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依然觉得手艺人的春天并未来到。如果匠人精神只是一种流行,这种虚妄的热度势必很快会过去。”



热爱柴烧的老黄让柴与火成为拙朴工舍重要的成员


除了烧陶,用柴火烤出的美味也是这里引以为傲的存在



手工艺的核心并不只是最终结果的“物”,它的本质来自于“人”,匠人将手艺与温度赋予物中,通过器物传递给不相识的拥有者,一次次的敲打、揉捏,和一针一线缝织的温度,不断传递,将流走的时光停留在器物之中,才是手工艺最难能可贵的部分。




拙朴出品的织物都来自于工作室内的织机


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手工纺织的过程


用于织物的原线包括不同种类的麻、棉和羊绒



老黄曾经的愿望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柴窑,这种古老的烧窑技术难度高,成品量也小,最终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自然结果。如今小院的两座窑已成为老黄进入美丽新世界的入口,不断进行的柴烧实验,让顺其自然孵化出每一次出窑的惊喜。


询问后才得知,老黄的柴窑作品并未使用任何釉料,我们所见的瓷器表面的丰富色彩,都来自于烧制过程中天然落灰与火痕所留下曼妙记忆。



运用不同手法纺织而成的夏布,是茶器的最佳伴侣



热爱生活的人总是擅于发现美好事物的乐趣,除了最初的制陶工坊,近几年他们还开始了关于染织与金工的实验。

 

两个新工坊,吸引了更多热爱手工艺的人在次相遇。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没有一位是科班出身,北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IT公司的程序员、留澳的财务管理硕士……他们不远千山万水辞职来到这里生活,全凭热爱与执着。“都是年轻人,90后”。


如今在10个人组成的小家庭中,大家分属不同的工作室,各司其职,你常常能在院子中遇见系着围裙的他们,面带笑容,眼神平和。



这个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的女生曾凭借着对金工的热爱来到这里


制作金工的器具有序地挂置在工作台的上方


金工匠人们在这里完成了他们的一次次敲击与打磨


金工工作室角落的风景


制作时留下的剩余材料也被他们通过巧手制成生活小物


从无到有的一件件器物饱含着手工匠人制物的初心



老黄将大家称为“城市手艺人”,相对于老手艺人的“一所悬命”,他们更提倡“新工匠精神”,让“一生只做一件事”与潮水的方向不再相对。在设计与制作中适应不断变革的技术与审美,通过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当下生活方式的融会贯通,成为城市手艺人所恪守的造物准则。


天性使然的好奇心也是他们的共同特质,喜欢制作茶器的甜甜还特别跟着国内最好的茶艺老师学茶,她深知做好茶器必须以熟谙茶文化、了解茶的习性为前提。而对于前来工舍学习制陶的学员们,老黄在教课之余也喜欢与大家分享好书,分享彼此的文化心得。



古老的蓝染工艺也能在这里找到


用于蓝染的工具反复染色后留下了植物染料的天然色彩


每一件蓝染织物都由工舍的小伙伴亲手染制


印染完成后,展开会呈现出顺势而为的图样


通过印染过程中不同的捆绑方式,最终成品的图样也各不相同


 

4年前两人结束了广告公司、私房菜馆,变卖了北京的房产,颇有些决绝地来到这里,我们依然好奇,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令大多数人艳羡的生活?

 

女主人甜甜不假思索地眨了眨眼睛,“因为我们很明确今后不会再回到城市”,她的态度是笃定的。

 

当午后的阳光洒向桌上的海棠果,窗外的微风将新染制的丝巾吹动起伏,老黄和他的伙伴们在忙碌中带着笑容和满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对夫妇在北京2300平的大房子里,种菜养鸭还烧陶,简直活成了桃花源!
远去的老手工艺——夏记百年银匠铺
何为匠:与《中华手工》编辑的对话
60后制陶人放弃生意 北京顺义自建柴烧窑做“匠人” | 北晚新视觉
盐野米松:留住手艺
老照片 | 即将消失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你见过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