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掌握了日本女性主义风向标?|每日读第40期

想做个每日精选一篇书摘的小栏目

从译文社的书中,摘一些有趣或无趣的内容

今天是第四十篇

也欢迎看到您发来的个人建议

告诉我想读哪位作家的作品


- 40 -

 


羽澄洋子(Yoko Uozumi,音)婚姻幸福,有个4岁的女儿。两个月前,她在丈夫工作的相片装裱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她决定只用自己出生时的姓氏。

现年36岁的羽澄说,她不想让顾客把她和丈夫大冢茂(Shigeru Otsuka,音)搞混了,因为在日本,人们大多只以员工的姓氏相称。

用自己的本姓不只是为了方便,也是在宣布自己的自主权。

“我感觉更独立,”羽澄说,“感觉更像自己。”

不过,不是所有的日本女性都能像她那样自己做决定。本月,一家东京地方裁判所(Tokyo District Court)拒绝了一名高中教师在工作中使用本姓的要求。

图、文源自|纽约时报中文版 2016年10月24日


谁掌握了日本女性主义风向标?

新井一二三

摘自《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

- 声明:如需转载先请信联系 -

一方面,过去四十年日本社会的风气确实变化了,尤其在年轻男女的关系里,有女性压倒男性的趋势,甚至出现一本畅销书叫《灰姑娘,你该推倒王子》。

《不惑的女性主义》是日文新刊书的标题。作者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上野千鹤子,可以说是日本最有名的女性主义者了。孔子曰:四十而不惑。这本书之所以用“不惑”一词,就是因为日本女性主义有了四十年的历史。

上野千鹤子(うえのちづこ),日本社会学家。出生于富山县,京都大学社会学科毕业。上野是日本著名研究女性解放理论的女性主义者,在一九八〇年代的日本学术界打出名堂,与浅田彰、今村仁司、栗本慎一郎、岸田秀等学者齐名。上野千鹤子与台湾亦有学术交流,一九九三年五月李昂应东京大学文学部的邀请演讲,与上野千鹤子作了一次对谈,后来李昂又在杂志《世界》上第二次与上野教授对谈。

以男性沙文主义闻名于世的日本,一九七〇年代初受美国影响,出现了女性解放运动。一九七五年联合国展开“国际妇女年”活动,日本的一批中学家政课老师组织“行动女性会”,开始揭发了电视广告中的性歧视。当时正在播放的 House 食品公司之泡面广告里,男演员说“我是吃饭的人”,女演员则说“我是做饭的人”,该会认为有推广男女不平等思想的嫌疑而加以全面攻击,最后迫使广告停播了。跟着出现了“中 P 联”,即“反对中绝(堕胎)禁止法并且要求解禁 pills(避孕药)的女性解放联合会”。“中 P 联”的成员们戴着粉红色安全帽,带领媒体记者到大公司总部,批斗了对妻子不忠的丈夫以及公开发表性歧视言论的社会名人,吓坏了心中有愧的许多男人。

从美国传来的“Women's Lib”(女性解放运动的简称),当时在大多数日本人的眼里过于激进并且太情绪化,总的来说歇斯底里。然而,历史已经证明,归功于“行动女性会”的提议,日本全国的中学从一九九四年起让男女同学共同上家政课,结果今天的日本小伙子个个都有自己的针线盒,扣子掉了就会自己拿针来缝补了。也归功于“中 P 联”的叫喊,日本厚生劳动省(卫生部)一九九八年终于认可了避孕药,都比先进国家落后几十年了。但是如果没有一九七〇年代不怕被扣上“歇斯底里”帽子而发出声音的勇敢女性们,说不定日本中学今天还专门让女同学上家政课,日本女性还没有主动避孕的手段。

给当初戴上“歇斯底里”帽子的妇女运动提供了女性学理论框架,使得不容易揶揄反驳的第一把手就是上野千鹤子。她一九四八年出生于富有的基督教医生家庭,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以后,当上了平安女学院短期大学讲师。那是一所培养家庭主妇的无名学校,直到一九八二年上野问世了《性感女孩大研究》一书以后,该校名称才第一次在全国性媒体上出现了。她第一本书,其实是用社会学框架分析广告中之性歧视的,但是因为标题充满挑拨性,一下子引起了注意。之后,她出版登载许多三角裤照片的《裙子底下的剧场》,用女性主义理论大肆批判著名文学作品的《男流文学论》等,成为日本女性主义的大明星。

对上野暴红,不是所有日本女性都服气。文学评论家山下悦子一九九一年就出版《女性时代的神话——上野千鹤子能救女性吗?》进行了批判。谁料到那公开的批判倒起了反作用。翌年男作家上原隆写《谁害怕上野千鹤子?》讲述了他妻子受上野的影响而离开他的过程。上原书的标题是引用美国话剧/电影《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上野似乎很喜欢自己跟伍尔夫被并立而论。自己也出了一本《上野千鹤子对文学进行社会学》。然后标题中有她名字的书籍接踵而来:《在东京大学跟上野千鹤子学吵架》《挑战上野千鹤子》《上野老师,请别自行离开人间》等等。上野千鹤子名副其实是日本女性主义的象征了。

二〇〇九年上野写的晚年生活指南《一个人的老后》成为畅销书。二〇一一年她提早从东京大学退休,担任女性网站 WAN 理事长了。日本女性主义界还没有能代替她的下一个大明星。一方面,过去四十年日本社会的风气确实变化了,尤其在年轻男女的关系里,有女性压倒男性的趋势,甚至出现一本畅销书叫《灰姑娘,你该推倒王子》。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女性还特少,尤其女性国会议员似乎都是高级官僚或艺人出身,进入决策阶层特别困难。在《不惑的女性主义》里,上野也写:当女性议题碰触国策之际,逆风马上刮起来。(本篇完)


外一篇

随时代变化的语感

对日本女性来说,“嫁”是个既可恶又可怕的词。我自己虽然结了婚,有了丈夫,但是绝不承认做了哪家的“嫁”。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刚结婚的弟妹自我介绍说“我是你弟弟的嫁,叫 ××,请多指教”的时候,真大吃了一惊。

虽说日文中的汉字是从中国大陆传过来的,但是现代中文和日文之间,一些汉字的意义已不完全相同了。例如,娘、姑、嫁等女子旁汉字所指的内容,在两者之间很不一样。

娘=女儿

姑=婆婆

老婆=老太婆

嫁=媳妇

当然,人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变化是挺大的。比如说,婆婆在有的地方是姥姥,也就是阿嬷的意思。至于“老婆”这个词儿,我开始学中文的一九八〇年代,在中国大陆是没人用的。当时,中国人彼此之间的称呼是“同志”,对自己配偶的称呼则不分男女都为“爱人”。同志属于标准的共产主义词汇,至于爱人一词,外人觉得更加别扭。创作歌手罗大佑早在一九八八年出了专辑叫做《爱人同志》,充分表现出那别扭的感觉了。香港同性恋小区开始用同志一词是罗大佑之后吧。后来,大陆人也重新用起先生、太太、老公、老婆等。现在还偶尔听到有人说“我爱人怎样怎样”,令人觉得犹如坐时光机回到了一九八〇年代一样。

我在这里顺便也提一下“小姐”一词造成的困扰吧。同志、爱人年代的中国大陆人说:把年轻姑娘叫做小姐是旧社会的用法,在当代汉语里小姐是酒家女的意思,或者更贱。可是,在同一时代的台湾,小姐是很普遍的称呼,也就是英文的 miss 而已,到了香港连年纪很大的妇女都会被称为某某小姐的。后来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很少讲什么旧社会、新社会了,反而经常听到改革开放以后怎样怎样。那么,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到底该用什么词儿来称呼陌生的年轻姑娘如餐厅服务员呢?毕竟叫同志再不合适了吧。有人说,叫小姐就可以。有人说,叫小姐等于刻意侮辱对方,该叫小妹了,或者喊服务员。我偶尔去中国几天,生怕得罪人家,最近什么都不敢叫了,只能喊“麻烦你”。

言归正传。在日本,一个词的含义、语感,也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产生变化。前面提的“嫁”就是很好的例子。“嫁,よめ在日文里头是媳妇、儿媳妇的意思。在封建社会,结婚是一个家和另一个家的交易。一个女人结婚,等于嫁入丈夫的家,自动成为婆家儿媳妇,除了得伺候自己的男人以外,还得服从他父母,甚至他兄弟姐妹。“嫁”这个词儿一般是婆婆用的,说“我家‘嫁’怎样怎样”,或者“我儿子的‘嫁’怎样怎样”。在婆家,一个“嫁”的地位也绝对不如大姑、小姑。一九三五年出生的我母亲一代女性,大约是在日本迫不得已做过“嫁”的最后一代。她做了几年再也受不了,唆使丈夫独立于父母,从此建立小家庭了。比她小三岁的我婆婆,则一结婚就在大城市的小公寓夫妻两个人过日子了,当“嫁”的机会只有每年回婆家过年之际。

我敢断言,对日本女性来说,“嫁”是个既可恶又可怕的词。我自己虽然结了婚,有了丈夫,但是绝不承认做了哪家的“嫁”。所以,当我第一次听到刚结婚的弟妹自我介绍说“我是你弟弟的嫁,叫 ××,请多指教”的时候,真大吃了一惊。难道她不知道自己的母亲一代才辛辛苦苦脱离了“嫁”字代表的从属地位吗?可是,人家是名牌大学毕业,在大银行做事的,常识方面不会比她同代人差。我就是搞不明白,问了问老公的意见。“你说她自称‘嫁’到底是什么样的用语?”

他的答复出乎我意料。“你还是多看点电视好啊。如今关西出身的搞笑艺人都把自己的老婆叫做‘嫁’的。我估计新婚太太出于害羞,不敢用‘妻(妻子)’、‘家内(内人)’、‘连合(老伴)’等老派的自称,便从电视节目里借来了关西方言。”毕竟他是个关西人,加上是男性,对“嫁”这个词的感受性跟我这个东京女人不一样。后来,我也听到弟弟把自己的太太称为“嫁”了。他比我小九岁,身为男孩,从来没有听母亲诉苦道如何被婆婆欺负了,就是因为她是个“嫁”而不是婆婆的亲生“娘(女儿)”。果然他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姐姐厌恶这个词如蛇蝎。

看来,对二十一世纪的年轻日本人来说,“嫁”字已经没有负面含义。再说,他们对关西方言的态度都跟姐姐一辈不同了。我这一代东京人也从小对电视节目里出现的关西艺人(漫才师、落语家)很熟悉,听他们讲关西方言也听得懂,但是从来没想过借用他们的方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年,大阪吉本兴业公司旗下的艺人如明石家秋刀鱼、DOWN TOWN 等席卷东京各家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对整体社会的影响力大多了。

日本位于汉字文化圈的边缘,所以在中原早就消失的古老发音、语义等往往保留到最后。如今,在东京已经被淘汰了的老日语作为方言保留在大阪等关西地区,而有些东京年轻人偏偏被个中的异乡情调所吸引。大约如此了。

(完)

本文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

[日] 新井一二三|著

新井一二三写文章,历来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小故事去打开展望世界文明的视角。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日本名词来解读日本文化,谈及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日本人的世界观、日本的人物、日本的男女关系、日本的社会风气等。每篇文章谈的都是也许别人以为不足为道的小事情,却能给读者提供事先想象不到的视角,看完整本书时,一定会有一个跟原先稍微不一样的日本观。


戳以下标题可跳转至近五期每日读

作者:威廉·戈尔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情色行业17年,她把经历写成书,入围日本文学最高奖
上野千鹤子:不表达愤怒,就不会有改变
北大三才女让人大跌眼镜,对话日本女性主义导师上野千鹤子惨遭降维打击
75岁不婚不育,被日本男性视为“洪水猛兽”,她用一生对抗性别歧视:女性主义就是自由
《始于极限》: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附PDF电子书)
“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可以得到尊重的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