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老子一句名言。智慧之人,不夸夸而谈;夸夸而谈之人,多无智慧。在人际交往中,老子践行“行不言之教”。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说,圣人用无为来处理事情,用不言来施行教化。圣人当然是知者、智者,因此他们是知者不言、智者不言,而且行不言之教。这就是不发号施令,而是以行动说话,因势利导,潜移默化。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中的”同于“智”,即表示智者,也即得道者。那么整体意思就是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而乱发议论的人是不明智的。还有一层意思是,智者(圣人)不任意发号施令,发号施令的人不是智者。这里的知者和言者构成了对立不言的知者是知的,而不知的言者则是无知的。知者是被道所规定的圣人,而言者则是常人。圣人之言,所言天道;常人之言,义无所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与《老子》第一章形成呼应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许多悖论式的表达意在显示道,尽管语言可能随时遮蔽道的显现。最符合老子原意的可能是圣人(得道之人)是自然而然地行为处事,常人总是妄行妄为,始终不能遵道而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智慧演绎起来,非常的美富。从生活中来看,就处处可见,可运用。种情况是知道说不出而不言说,那么相反把说不出的东西还要说出来,那就是“言者不知”了。比如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那么这也就是说,“常道”与“常名”想要说而说不出来啊。这好像不好懂,其实也容易理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知道可以说出来而不说,相反的是不知道不可以说而说出来。  这里面也有很多的内涵,比如我们有个成语叫“不言而喻”,那就是“知者不言”了。对一个人熟悉了,不用说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的《读老子》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道”是形而上的超验的,本体只可意会,不可言说,只能用悟性来体悟。所以知“道”的人不说,他也说不出来;说的人不知“道”,他还没进入“道”境。说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取得人们的尊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体现了道家“韬光养晦”的精神,而且也说明语言有它的局限性,有些东西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得道的人到底说还是不说呢?如果他们不说,我们这些后来人如何能学到古人的智慧。他们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说,而是为了方便他人、利益他人而说。知者贵行不贵言,“知”是用来“行”的,而不是用来“言”。

 

 


知者贵行不贵言在特定的形势、场合、背景下,尽管你都知道,但是不该说的就不说,说了反而不如不说的好,甚至还会带来祸害,那就来个“知者不言”,那真是“智者不言”。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不能把握这一点,不看对象,不看场合,有啥说啥,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甚至一生的后悔。这种“言者不知”,又真是“言者不智”


本文系儒风大家原创,转载须注明:

[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5. 《道德经的现实意义》——智者慎言,言多必失(第五十六章)
读道德经有感
山中看山/你能走多远(老子百句)
如何理解“智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
道德经释义第八十一章
固其柔弱守其真——老子智慧【9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