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半夏毒性与用量的答问

转引一篇四川中医 余国俊 先生的文章,增进大家对 生半夏 的了解。

----

关于半夏毒性与用量的答问


余国俊


自《中国乡村医生》2001年第3期发表拙文《失眠4年》以来.陆续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其中约有数十封来信对文中病例第3诊重用法半夏40g提出疑问。如浙江省金华市夏医师的来信便颇具代表性,信中写道:


“读了您在《中国乡村医生》2001年3月刊物上发表的《失眠4年》,又巧遇一位与您文中所述病例病情极同的患者.失眠近1年,四处求治不效。患者,男,47岁,失眠近1年,宿患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求治多处。曾服消炎利胆片、养胃冲剂、血府逐瘀口服液、敖东安神补脑液.效果不甚明显。来我处就诊前,每日需服安定5mg才能浅睡2-3小时。经我观察,觉得这位患者与您文章中的那位患者征候极为相似,就斗胆抄用您一诊的处方。5剂服完后,患者述说效果较为明显.
很是高兴,对我说了不少感谢的话,我就把您的文章给他看。他表示继续再服药。按一诊的方,又服了7剂。结果.每晚不服安定.可睡4~5小时,若服安定2 5mg.可睡7-8小时.基本可达正常。此时病人提出要求.最好能不服安定.也可有正常睡眠。昨日就诊,患者胆热犯胃征候已消除,似有血虚气滞的表现。遂又抄了您三诊的处方:酸枣仁沥合半夏秫米汤。
不料我院中药房药师拒不给药,认为方中法半夏一味用量过大。她说干了半辈子药师.从未见过法半夏用到40g的方子。
我很为难.她是老资格的药师,说或许是杂志在印刷的时候出了错误,我想向您印证校对一下是什么原因,也好对患者有所交待。”


笔者在此首先申明:杂志印刷无错误。而应当回答的主
要问题是:

半夏到底有毒还是无毒?

半夏可否大剂量使用?


众所周知.半夏分生半夏和制半夏两类。生半夏有毒,若用至40g,应注明先煮半小时以破坏其有毒的成分。今则连法半夏即制半夏40g亦拒付之,直令初涉医林者遭遇满头雾水。
拙见认为,资深药师拒付之是有节为证的。谓予不信.请翻阅历代本草(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无不笼统记载半夏有毒,就连中医高校《中药学》亦占L其说,且规定半夏用量为5~l0g。《中药学》是这样介绍半夏毒性的:

“半夏中有毒成分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生食时可使舌、咽和口腔产生麻木、肿痛、流涎、张口困难等。重者,可产生呕吐.严重者可窒息。”

此等毒性大矣哉,岂可小视之!但是需要明确者,此言生半夏生食之。而生食之者.往往是误食。煮食呢?《中药学》继续写道:

“此有毒成分难溶于水,经久加热可被破坏。”由此可见.

生半夏煮熟且久煮后食之.或仅服食其药液.应当是基本无毒的。然而《中药学》由此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生半夏有毒,内服一般不用”。这就令人费解了。


《中药学》提倡使用姜汁、白矾加工制成的制半夏.还特别注明:生半夏的有毒成分“不能单纯被姜汁破坏,而能被白矾所消除”。可见完全符合炮制规范的制半夏是无毒的。
由此应当得出结论:

①制半夏无毒;生半夏有毒,久煮可消除其毒性。

②制半夏可用大剂量;不必先煮。生半夏宜先煮半小时以去其毒性;若重用30~60g,以先煮1小时为宜。


③若顾虑到半夏炮制不规范而可能残存毒性,则在使用大剂量(30g以上)时不妨先煮半小时,以防万一。


行文至此,已可打住。又欲写几句题外之言供同道参考:


①中医方书之祖《伤寒论》使用半夏的方剂多多.均注明“洗”,即生半夏用水洗干净后入煎,绝非后世使用生姜、明矾炮制之者。

而近代名医张锡纯使用制半夏,则深恶其炮制不当,言明矾太多“相制太过.毫无辛味,转多矾味,令人呕吐。即药房所鬻之清半夏中亦有矾,以之利湿犹可,若以之止呕吐及吐血、衄血.殊为非宜。愚治此等证,必用散温之水淘洗数次,然后用之,然屡次淘之则力减,故颓将分量加重也”。

②上文已经回答半夏可以大剂量使用,今再续申之曰,半夏使用机会多,取效的关键是用量:若燥温化痰,6~10g足矣;降逆止呕,15~
20g不为多;镇静安神,必用30~60g。

③生半夏阙功伟哉!
顽疲宿瘀致病.特别是癌性疼痛,制半夏无能为力,应当大胆重用生半夏(久煮去其毒性)。


附按:今人证实半夏中确有安眠成分,如半夏秫米汤治胃不和则卧不安,为广大同道所久闻,但多半独解为半夏有祛邪而收安神之效,不知本就有

安神之功,可见古方难解有若于是。另历来中医言中药之秘在量,于斯又可见一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透搞懂这首治疗失眠的经验小良方
治疗顽固性失眠
半夏有毒吗
UC头条:半夏有毒,为何治顽病能畅通无阻
半夏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
中药有毒!哪些是一类毒性,哪些是二类毒性中药,用量是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