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食美景不可缺 深秋邂逅大吴江
【导言】有人说,深秋是最适合游古镇的季节,没有摩肩接踵游人的古镇是最动人的。深秋,也是最适合尝鲜的季节,大闸蟹和湖鲜纷纷上市,总不愁吃。如果有一个地方,既有古镇可以逛,又有美食可以尝,你会想到哪里呢?不需要走太远,苏州吴江就是一个两者皆具的好地方。初具端倪的黎里古镇让我们看到了古镇最原始的样貌,第一家精品酒店水岸寒舍为吴江注入了新鲜血液;吴江的大闸蟹和湖鲜是太湖美食的代表,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客人前往,就连区区三道茶都让人觉得非同一般。这样的吴江,你能不爱吗?

    


    新古镇 老样貌 黎里的幽和柔

    江南人对于古镇一定是又爱又恨的,爱古镇自身所传递的一种简朴的气息,恨古镇越来越过分的商业化。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古镇都这样,不久前,编辑去了苏州吴江的黎里,那是一个未被完全开发的地方,有着古镇原汁原味的模样。

    对于黎里古镇的关注,要从水岸寒舍酒店说起。这是老板殷先生开的第二家酒店,第一家是北京的山里寒舍,位于长城脚下的密云县,是一个由村庄改造而成的酒店群。如今,这家从山里走来的寒舍落户到了南方一个不知名的古镇。得知老板殷先生的祖籍是黎里之后,编辑便询问,第二家酒店选址于此是否和他本身的乡愁有很大的关系。他说,一半儿一半儿吧,其实更看重的是黎里古镇本身。

    当我们谈起长三角古镇的时候,蹦出脑海中的,必定是乌镇、周庄、西塘这些地方,相对冷门一些的锦溪、木渎、千灯,也渐渐地被越来越多人所知道。伴随而来的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同质化和商业化,这些古镇和城市相比,无非是少了高楼大厦而已,周末专程去度个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免可惜。身边的古镇控们偶尔也会呐喊,“好想回到二十年前的乌镇”。现在,编辑想对古镇控们说,你们有福了,因为黎里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虽然黎里的历史悠久,但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新古镇,游客特别少,保存着传统江南的幽静与柔和。

    黎里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东南30公里处,从上海自驾大约1.5个小时便可以到达。这儿的元素和其他江南古镇无异,古廊桥、石板路和巷弄,一条清澈的绿色河流贯穿古镇。河岸两边的商铺大多是空着的,零零散散地开了几家。游黎里大致可分两个方式,一是逛几个小景点,比如柳亚子纪念馆、祠庙以及数不清的古桥;二是串里弄,这也是黎里最大的特色,在未知的里弄瞎兜乱串的经历,让编辑觉得颇有意思。

    


    明弄暗弄乐趣多

    黎里共有115条里弄,25条明弄,90条暗弄,光线明亮的叫明弄,光线暗的就叫暗弄,里弄基本上都是以姓氏为名的,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线路指示。若是来寻亲访友,在没有人带领的情况下,错综复杂的里弄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若是游客的话,就不用担心会迷路,因为这里的里弄大多是互通的,行走于未知的方向,也是一种乐趣。

    河岸两边的几乎都是暗弄,仿佛是一条条曲折深幽的走廊,望不到头,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很能吊起人的探索欲。暗弄里藏着几户人家,没有改造过的旧居,斑驳的墙壁,古老的木门,生锈的门把手,透露着从前简朴的生活气息。走了一段路之后,暗弄就变成了明弄,房子也变成了稍有现代气息的两层式小楼,门前花花草草点缀地挺有情调。这种先暗后明的设计,是有讲究的,据说在抗日战争的期间,日军看到这种错综复杂的里弄以为会有陷阱埋伏,战战兢兢不敢入内。有些明弄则是穿插在暗弄之间。这里和上海的弄堂最大的不同就是视线上的变化,可能前一秒还是昏昏暗暗的,后一秒就能看到明亮的光线,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

    里弄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一些本地的老人家,所以特别的安静,没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没有摩肩接踵的游客,也没有灯红酒绿的撩乱,它呈现给游客的是最纯粹的一面,这正是很多成熟的景点已经缺失了的一面。

    离开黎里古镇的时候,正值傍晚,河岸边有位老人正在洗菜,我们的摄影师也忍不住拍下了这个镜头,如今在各类古镇中,这种带着淳朴生活气息的画面是很少见的。黎里算是古镇中的“第二眼美女”,初见没有让人觉得很惊艳,游完归来后,细细回想方知其美。听说黎里现在正在改造,不知道猴年马月会变成下一个西塘。还是那句老话,去古镇,要趁早,趁它还养在深闺鲜为人知的时候。

    


    漫步在黎里,似乎明白了殷老板在这里开酒店的用意,乡愁只是其次,更多的是可遇不可求的环境。这个古镇并不大,至多2个小时便可逛完,以往来的游客也都是自驾的散客,来也匆匆,离也匆匆。如今,多了水岸寒舍精品酒店,得以让人们住下来、慢慢地欣赏黎里之美。

    


    隐于古镇的新中式风格酒店 小荷才露尖尖角

    水岸寒舍所有的客房都隐藏在里弄之中。和山里寒舍相同的是,这儿的建筑也是以旧修旧,没有改变原来江南老宅子的格局,最小的两进制,最大的则是九进制,每一栋都是套房,光是在这些复杂的院落中穿来穿去已觉得很有意思。编辑参观的是一栋二进制的总统套房。原本担心这样的中式风格会让人觉得有些压抑,好在客房的面积非常大,挑高的楼层设计和简单的布置很好地扩大了空间感。这间总统套房的特色是摆放的家具,里面的衣柜、橱窗都是从贝聿铭的家中淘来的。编辑发现,相比于山里寒舍,水岸寒舍在硬件上妥妥地完胜了,购置的床垫均在一万元以上,洗浴用品是Lanvin系列的,花洒则是汉斯格雅的,称的上“精品酒店”这四个抬头。

    目前水岸寒舍的三十栋套房都有不同的设计(有些是禅意风格、有些是老上海风格、有些是新古典风格),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公共区域非常大,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举家来度假,比如编辑参观的总统套房,就有一个自带的露天泡池。此外,每一栋套房都安置了榻榻米的茶席,就着河畔喝茶,是一种不错的体验。有些套房还带院子,保证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酒店在服务方面是值得憧憬的。大堂的二楼有一个咖啡厅,只对住酒店的客人开放,并且住客可以免费喝咖啡,在保持私密性的同时,也给了客人最大程度的享受。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管家服务。在这儿,每一栋套房有一位专门的管家。这些管家都是黎里的当地人,对黎里就有着深厚的情感,带住客们参观古镇时本身就是很好地向导。对于有需要的客人,管家们还能全程陪同游玩周边的古镇。虽然他们的年纪都比较轻,资历未必深,但是有专门的管理公司作培训。每年酒店也会派管家去日本、台湾等地作相应的考察,提升管家自身的视野与服务素质。

    


    活动丰富 男女老少一个不落

    编辑得知,酒店本身也为客人准备了丰富的活动,比如苏绣课、古筝课、亲子教育课等,都与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分不开。黎里的河道纵横,湖荡密布,所以酒店也承包了一个鱼塘供住客钓鱼。丰富的活动,男女老少皆宜,果真是适合举家来度假。

    


    这些 你不得不吃

    水岸寒舍为住客们提供三顿简餐,都是黎里当地的农家菜,若是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黎里,那么不得不来好好吃一次。行走在古镇,总有一些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也总有一些美味让人舌尖迷恋。黎里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不乏好食材,这些食材或许我们在别的地方也能吃到,但加上了风土人情与独特的手工艺,便成了黎里独有的特色美食。

    黎里还原了古镇最初的模样,连这里的美食都自带童年的味道,比如张阿姨的海棠糕。张阿姨的手艺是从她外公那一辈学来的,连她手中的制作器具都是传家宝,紫铜制的器具如今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3元一大个的价格相对于别的古镇来说要实惠得多,张阿姨笑着说:“我们这里没有人嘛,当然便宜咯!”尝过便知,这是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古早味,有一份独有的亲切感。再比如,冯记糕团店的油墩子。油墩是黎里的特产,有传说这是为乾隆皇帝而制作的,金黄色的面粉团里嵌着精肉,不像是上海人传统意义上的油墩子,更像是小时候吃的肉饼子。

    在吴江,但凡以地名来命名的美食都有着绝对的杀伤力,黎里辣鸡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辣鸡脚是八十年代引进的,由于江南人的口味偏甜,所以刚引进之时,并未受太多人欢迎,经过不断地改良与调节,形成了独有的黎里味。虽然是“辣”字当头,但与川式泡椒凤爪的刺激口味不同,减了辣,增了甜酸口味,咬下去也更有酥烂的韧劲,很重的蒜味适当地提了香。古镇上卖辣鸡脚的店挺多,包括一些大的餐馆,最有名的则是王记辣鸡脚。

    或许前面三样食物在别的古镇也可以看到,那么套肠绝对是黎里独一无二的东西。至少有上百年历史的套肠,比其它小吃的特色更为鲜明,也完全可以与台湾的大肠套小肠媲美。从外表看,套肠确实和普通的白煮猪肠没有什么两样,但切开以后才见它的“玄机”——大肠里面套着一根根小肠。阿王套肠是黎里之最,是全手工自制的,很多住在苏州市区的人也会特意前来购买。切成薄片的套肠,像一片片粉白香糯的藕片。蘸点调料,一般的酱、麻油就可以了,加点香葱末以增香。老板说,套肠必须要趁热吃,如果店里人多想买回家吃的话,放微波炉加热片刻,让剩余的少量肠油化开之后会比较入味。

    黎里并不大,往河岸两边走一回,便能看到这些招牌店铺。

    


    大吴江也不止是黎里古镇而已。十一月是吴江最好的季节,这个时节的各种特色美食枚不胜举,必定能满足来访客人的口腹之欲。编辑去采访的时候,当地人骄傲地说道,吴江的硬货都在七都镇。作为吃货,大闸蟹肯定是这个季节的点击“头牌”,吴江吃大闸蟹也由来已久,而这里的熏豆茶、同里的鸡头米也是相当有名。

    


    邂逅七都 七都购蟹

    对于大部分的上海读者来讲,金秋吃蟹、购蟹的首选之地是昆山阳澄湖。殊不知,在吴江,还有一个七都镇,同样是一片尝蟹的胜地。七都镇拥有23公里的太湖岸线,是整个吴江地区最靠近太湖的镇。这儿空气清新,水质清冽,是江南典型的鱼米之乡。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长在太湖边,镇上有不少人选择养蟹为生,在太湖里蟹农围栏养蟹。

    在七都,有两个地方可以买到最正宗的太湖大闸蟹。一处是太湖蟹交易市场,这是一片由政府管辖的市场,所以整个区域内的环境比较干净,一个个交易摊整齐地排列在市场内,摊主基本都是本地人,做起生意来也很实诚。穿过这片区域,就是大闸蟹的太湖围网养殖场,几百个围网内圈养着无数只螃蟹,有些摊主在网内悉心地清洗螃蟹,品质是看得见的。如果时间宽裕,或者想来一次不一样的旅行的话,不妨跟着蟹农一起体验给螃蟹投料喂食的过程,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另一处大闸蟹的选购地则位于庙港社区。与前者不同,这是一个当地人自发组织起来的交易市场,沿河两岸散落着密密麻麻的养殖户。蟹季的周末,这儿总被挤得水泻不通,原本生活节奏很慢的小镇一下子便热闹了起来,吆喝声、讨价声、议论声,好不热闹。接待我们的崔师傅说,今年是螃蟹的小年,产量相比去年较少,现有螃蟹的品质更不得耽待。除了大闸蟹,市场也有卖其它的水产,如果挑的细心的话,你还能发现重达四两的罗氏沼虾,很是珍贵。

    据说从前,吴江本地人吃大闸蟹是不蘸佐料的,直接空口吃,这次编辑到访之时,也特意尝试一回这非主流的吃法。太湖大闸蟹的肉质比较紧实,由于水质很好,所以蟹肉本身带点儿鲜甜,原汁原味的就已经足够惊艳了。吃完蟹之后,再喝一口姜醋暖暖胃。

    其实,七都的美食都带有时令性,而十一月月正是最好的时令。这个季节到来之时,农家乐内的食材也最齐备。除了著名的太湖大闸蟹之外,太湖三白、梅鲚鱼、胡羊肉也陆续上市,还有许多游客爱吃的香青菜。无论吃在哪里,舌尖上的七都总不会让人失望。

    


    三道茶——吴江独有的下午茶

    除了大闸蟹以及各色湖鲜之外,说起吴江美食,不得不提的便是那三道茶。三道茶,即三杯不同的茶。在吴江,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闲暇时间多,你来我往地串门十分频繁,所以干脆就在自己家里办起了茶话会,久而久之,喝这三道茶成了习惯,尤其在震泽、七都和桃源地区盛行。三道茶由此也成吴江地区独有的文化习俗。

    第一道名曰“代帝茶”,常常会在重大节日期间或者认识新客人的情况下泡来喝,以表示主人家的重视之意。代帝茶的原料很简单,将白色的锅糍放入杯中,洒入细软的绵糖,再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即可。水稍凉了之后,白糖的甜味则完全融入了锅糍,锅糍浮在至高层,入口柔软,像吃棉花糖一般。

    第二道茶,则是三道茶的代表“熏豆茶”。在吴江,爱喝茶的人家都会自己制作熏豆,熏豆的原材料是优良品种的黄豆,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毛豆,煮熟之后,放在大炉灶上烘焙完成,熏豆的味道咸淡相宜,即便是空口吃,也是一道不错的小食。虽然名为“熏豆茶”,但实际上不止是熏豆那么简单。这道茶里还放有陈皮、腌胡萝卜,最后再洒入芝麻粒调香。用热水泡完的熏豆茶会逐渐分层,颜色非常漂亮。平日里,大部分吴江人都爱喝熏豆茶,所以他们也给这道茶来了一次升级,据说有人在会客时,会摆上满满一桌子小食,除了方才我们提到的,还有虾米、腌笋尖儿、香豆腐干、咸桂花、腌姜片等等,自己爱吃什么,就往里洒什么。更有吃货,会把熏豆茶配着大闸蟹来吃,小情调可想而知。吴江人每天几乎都喝熏豆茶,这是他们心中离不开的好东西,一道熏豆茶下肚,饱腹感很足。

    第三道茶,则是普通的绿茶,用来清口。吴江不产茶叶,从前吴江人用船装着本地的农产品穿过太湖去别的地方换来碧螺春或者炒青,现在喝到的,大多是浙江的白茶和龙井。总的来说,喝三道茶的顺序是“先甜后咸再淡”。在吴江,编辑发现当地喝咖啡、吃蛋糕的店很少,的确,这三道茶已是吴江独有下午茶了。

    


    【编后】苏州的吴江区,一直是我们比较陌生的一个点,相信在这之前,许多人对吴江的看法是“没什么好玩的”。其实若是挑个周末来这儿,慢慢地挖掘,便会发现可玩可逛的地方还是挺多,尤其是在十一月月,尤其是在蟹季,吴江一定让你觉得二日嫌少。那么,就趁着周末,借着美食和美景,好好感受一次不一样的吴江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岸寒舍|黎里
黎里古镇水岸寒舍
行走吴江 到七都品尝最肥美的太湖蟹
2018年7月6日至8日姐妹们来到了太湖之滨的古镇——震泽,七都,黎里。
小家碧玉城苏州吴江你去过了吗
江苏组诗:太湖东南四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