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留针时间探究
userphoto

2023.07.03 新加坡

关注

1. 《黄帝内经》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歧伯答曰:…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於身。”

上面经文的大概意思是人的经气如果能保证一昼夜运行五十个周次,人就能够享尽天然的寿命。

一天是50周次,那每一周次是多长时间呢?

50周=24h=24*60min=1440min

所以经气运行一周的时间是1440min/50=28.8min/周

因此从针灸得气开始,经气循行一周是28.8min,所以留针时间就是28.8min。

2、《针灸甲乙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后世的针灸学发展几乎都是遵循本书。

本书对人体中的每一个穴位都写的非常的详实,叙述了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以及留针的时间。

如:《针灸甲乙经》卷三 面凡二十九穴 第十

“攒竹,一名员在,一名始光,一名夜光,又名明光,在眉头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丝竹空,一名巨 ,在眉后陷者中,足少阳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三呼,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

睛明,一名泪孔,在目内 外,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壮。”

上面每个穴位都写了“留几呼”,这就是指留针的时间;这里的“一呼”是指在人体安静的状态下:一呼一吸的完整过程。

所以每个穴位的留针时间又都是不一样,如果临床医生按照这个操作的话估计会被累死。

3.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中医发现的一种规律,在古代针灸疗配穴有专门的子午流注法,方法以十二经中的六十六个五腧穴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并随日时的变易推论十二经气血运行中的盛衰,开阖情况,作为取穴的依据。

子午流注认为,经气循环一周全身时间是两刻钟即为30分钟,所以从针灸得气,到经气循环一周30分钟,取针。所以针灸留针的时间是30分钟。

4、一般情况

寒证与热证:寒证宜用补法,久留针;热证宜用泻法,不留针,若留针,时间宜短约为5—10分钟。

虚证与实证:虚证宜用补法,久留针;实证宜用泻按或刺血法,不留针,若留针,时间要短约为5-10分钟。

痛证:分急性与慢性病证,急性宜用重刺激,留针时间短;慢性痛证一般用轻刺激,久留针效果好,如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肩周病、胃脘痛等。

寒厥与热厥:均应久留针。寒厥乃阳气衰微,四肢不温,手足冷。热厥乃热盛所致阳气郁闭所引起的手足逆冷证。久留针以疏其气血,调其寒热。

而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留针,如面肌痉挛、破伤风痉挛,留针应较长时间,这样疗效才好。

总而言之,针灸的留针时间应该视具体病情斟酌,病情轻,病程短者,留针时间短;病情重,久治不愈者,宜久留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留针时间究竟多久合适,护士你知道吗?
揭开针灸的神秘面纱,想学和初识针灸的转走看看
《原创》奇穴针灸是最便捷的治疗方法。
针灸的角度留针时间及出针
【针灸常识】针灸的角度,留针时间及出针
小中医有个闷儿:针灸为什么要留针30分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