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關於結構網絡(筋膜) 寫給同行參考
林两传老师的新作:                                                                                                                 
《解剖列車》一書中所說的筋膜特徵為肢體的連貫與限制。
但在實際臨床治療上,結構網絡的特徵是“滑移”,是深淺層網絡間的滑移。
滑移造成深淺層間互相牽扯的張力增加,是肌肉變緊,活動角度變小,甚至是造成功能性疼痛的主因。要理解這種滑移變化,依靠的是手下感受到的張力變化,再多的解剖學知識也是無用。
滑移,主要來自深淺層結構網絡的不協調,淺層(長程)的網絡變化來自足弓的變形或是骨盤的錯位。深層(短程)的網絡變化來自肌肉的受傷或過度使用,也會來自臟器的體積變化。解剖知識只是在尋找張力變化時較精準定位用。
就治療上而言,張力的尋找像是眼睛看,解剖知識像地圖。有眼睛沒有地圖,多找幾次,慢慢累積經驗還是找得到。有地圖沒有眼睛,像變形蟲試誤,根本不知道目的地是什麼。
所以問題在怎麼摸清楚不同層次的張力變化,知道變化的來源及前因後果,這是動態的變化,與原始解剖位置關係不大。要找的是原始位置的後續變化,所以讀解剖的原始位置,不管多細膩的描述,都不可能知道病理變化的。
如只是依照病人症狀描述,然後照解剖知識去處理,不管是所謂的局部筋膜鬆解,或是針刺刀切,都可能是把被代償的地方弄的更紊亂而解消當下症狀,其實很可能是誅伐無過,製造後續更多問題。甚至壓痛都不能做為確切可處理的依據。
這是給讀《解剖列車》的人一些小建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读《解剖列车》的人一些小建议
林两传医话系列 丨 觸診的開始 用手看见骨头
林两传医话系列丨肱骨骨連線; 肩膀有響聲; 退胛骨
林两传谈 “ 退胛骨 ”
阿春师兄的学习分享 以及林老师的文章 没事多听听能解决不少临
林兩傳醫師--論針法在傷科上的運用原則與機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