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丨术】罗颂平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介绍


名医简介


罗颂平,女,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传承人,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中医妇科医疗、教学三十余载,学术造诣深厚,长期致力于妇科疑难疾病的中医药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验介绍


罗教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之病因一为正气虚,二为外邪入侵。

本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病程长,病情复杂,须“明辨虚实,辨证论治”。

因“久病多瘀”,故常在多种治法的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

常用药物:丹参、三七、蒲黄、五灵脂、赤芍、鸡血藤、牛膝、益母草等。


自拟主方:丹参15克、赤芍15克、延胡索15克、牛膝15克、丹皮10克、香附10克、三七10克、乌药10克、鸡血藤30克


活血化瘀药物因证、因人使用,丹参、赤芍,药性平和,病程各阶段均可运用。

日久瘀阻胞中,结成包块,发为癥瘕,治宜化瘀软坚散结,常用三棱、莪术、牡蛎、皂角刺等。

湿热者,常用蒲公英、茵陈、萆薢、泽泻、车前草、败酱草等。

伴盆腔粘连或输卵管阻塞者,常用路路通、王不留行、穿破石等。

下腹冷痛加艾叶、乌药、小茴香等。

带下量多,清稀如水,可加白芷、白术、茯苓等。

罗教授认为:扶正祛邪是治疗该病的重要原则。

临证根据患者虚损情况,加以辨证用药,常用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白芍、熟地黄、当归、续断、杜仲等。

患者因病多情绪忧虑抑郁,肝气内伤,气行不畅,肝气郁结,故罗教授认为应适当加用疏肝理气药物,如香附、柴胡、佛手、木香、乌药、素馨花等调畅气机。

但行气药物不宜繁杂,一二味即可,量不宜重。

此外,罗教授用药轻灵精准。如祛湿喜用藿香、布渣叶、陈皮、苍术、火炭母、薏苡仁等。且非常注重患者心理疏导。

布渣叶


病案举例


陈某,女,36岁,2012年8月15日初诊。


反复双下腹疼痛不适1年余。


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8月6日,6天净,量中,色红,血块( ),少许痛经,近1年余双下腹胀痛不适,伴腰酸,白带稍多,色白,无阴痒,口淡、乏力,胃纳一般,眠差,大便稍溏,舌淡红,苔白,脉滑细,G2P1A1,未上环,暂无生育要求。妇检:外阴正常,阴道通畅,有少量白色分泌物,宫颈稍糜,少许抬举痛,子宫前位,活动度欠佳,压痛( ),双侧附件稍增厚,少许压痛。白带常规无异常。盆腔B超检查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子宫直肠窝积液。中医诊断:腹痛,脾虚证。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以健脾益气,祛湿止痛。


党参15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藿香15克、延胡索15克、续断15克、路路通15克、毛冬青15克、布渣叶10克、乌药10克、三七10克、远志10克,14剂

配合双柏油膏外敷腹部。


2012年9月26日二诊:LMP:9月7日,5天净,量中,双下腹疼痛明显减轻,无腰酸,白带少,乏力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诊断同前,守前方去远志、乌药,加鸡血藤30克、丹参15克,配合腹部外敷双柏油膏,连服14剂而痊愈。复查盆腔B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子宫直肠窝无积液。

随访半年,间断服药调理,腹痛较少复发。


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属虚实夹杂之症,其特点是病程长,缠绵难愈,往往反复发作,易耗气伤血,而致正气不足。罗教授提出治疗宜针对其少腹瘀结,正气不足之候,予以扶正祛邪,补气化瘀散结。故以党参、白术补气健脾,续断补益肝肾;藿香、苍术、布渣叶以芳香化湿健脾;延胡索、路路通、三七、毛冬青、乌药、鸡血藤、丹参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诸药合同,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本文摘编自郑泳霞《罗颂平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特表致谢。

责任编辑丨春妮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及许润三教授用药规律总结
一种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可用于盆腔炎的中成药
慢性盆腔炎中药方剂
胡国华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介绍
治偏瘫(中风后遗症)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