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南】女性CVD如何预防?看这份来自专家的共识

心血管疾病(CVD)是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中国女性占全世界35亿女性总数的1/5,健康促进和慢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家共识',旨在加强并推动我国女性CVD的防控工作。


一、流行病学


CVD是导致我国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我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女性CVD死亡率呈持续增加趋势,从2004年的225.16/10万升至2010年的245.08/10万,平均每年上升1.56%,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幅度最大;女性CVD死亡占总死亡的构成比大于男性。

二、CVD危险分层及评估


建议根据女性CVD危险因素及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干预措施。对于曾发生先兆子痫、代谢综合征或存在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异常的女性,应监测相关危险因素,以识别高危人群并及早干预。


1. 高风险:存在≥1个高危因素为高风险。包括临床诊断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主动脉瘤、外周动脉疾病、慢性肾病(3B期及以上)或10年心血管疾病预测发病风险≥10%(如下图)。


图1. 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流程图。


2. 存在风险:即存在≥1个主要危险因素。


3. 理想健康状态:符合以下全部条件。


·未经药物治疗血压≤120/80 mmHg


·TG<5.2 mmol/L(200 mg/dl)


·空腹血糖<5.6 mmol/L(100 mg/dl)


·BMI 18.5~24.0 kg/m2


·不吸烟、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每周至少坚持150分钟中等量体力活动(代谢当量为3~6 METs的活动量)


三、防治建议


加强女性CVD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控,对保持女性健康状态、减少CVD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活方式治疗


禁烟:建议女性不吸烟并避免吸二手烟,吸烟患者接受戒烟指导,尽早戒烟。


限酒:妊娠期、哺乳期禁酒。建议有饮酒习惯的女性每天酒精量不超过15g。


饮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不扔蛋黄)、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运动:推荐坚持每天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2天抗阻运动。


对于需要减重的女性,建议每天进行60~9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应根据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强度。


体重:通过控制饮食、有氧运动及行为训练维持或减轻体重,保持BMI在18.5~24.0 kg/m2,腰围<80 cm。


心理健康:减轻精神压力,减少心理应激,保持乐观心态及良好睡眠。


2. 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


(1)血压


理想状态


通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使血压≤120/80 mmHg。


存在风险或高风险


血压≥140/90 mmHg或动态血压监测(ABPM)日间平均血压>135/85 mmHg时,建议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使用降压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和β受体阻滞剂这5类常用的降压药物均可使用。


妊娠期高血压


轻度妊娠高血压或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持续<160/110 mmHg时,不建议使用降压药治疗。子痫前期伴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或高血压合并妊娠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05 mmHg,推荐使用α受体阻滞剂、CCB等降压治疗,避免使用ACEI及ARB。为保证胎盘灌注,不应过度降压。


(2)血脂


理想水平


通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达到LDL-C<2.6 mmol/L(100 mg/dl),TG<1.7 mmol/L(150 mg/dl)及非HDL-C<3.4 mmol/L(130 mg/dl)。


存在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同时使用他汀类药物,使LDL-C<2.6 mmol/L(100 mg/dl)、非HDL-C<3.4 mmol/L(130 mg/dl)。


高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同时使用他汀类药物,使LDL-C<1.8 mmol/L(70 mg/dl),非HDL-C<2.6 mmol/L(100 mg/dl)。


(3)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


鼓励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保持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应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复发生低血糖者HbA1c<7.5%。


3. 药物干预


(1)抗血小板药物


存在风险


年龄<65岁女性,不建议常规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年龄≥65岁,如血压控制良好、风险评估获益大于胃肠出血及出血性卒中风险时,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 mg/d或100 mg/隔日)。合并消化道肿瘤者,如无禁忌证,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高风险


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治疗(75~100 mg/d),不能耐受者使用氯吡格雷(75 mg/d)替代。


(2)抗凝药物


慢性或阵发性房颤女性患者,≤65岁、CHADS2评分0分或CHA2DS2-VASc评分1分,不推荐抗凝治疗。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或CHA2DS2-VASc评分≥2分时推荐华法林(INR控制在2.0~3.0)或新型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抗凝治疗。


女性应用抗栓药物易发生出血合并症,建议进行血栓及出血风险评估,当获益超过风险时使用。


(3)β受体阻滞剂


如无禁忌,应作为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基本治疗药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或有MI病史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无禁忌,应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


(4)ACEI/ARB


冠心病、心力衰竭或LVEF≤40%的女性患者,如无禁忌,应长期使用ACEI,如不能耐受使用ARB替代。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如无禁忌,应使用ACEI或ARB治疗。根据肾功能、血钾水平等调整剂量,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剂量。


(5)醛固酮拮抗剂


LVEF≤40%、NYHA心功能Ⅱ~Ⅳ级或有MI病史的女性,如无禁忌,可在使用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联用醛固酮拮抗剂。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钾变化。


(6)他汀类药物


推荐存在CVD风险和高风险的女性使用他汀类药物并达到相应治疗目标。女性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3A4活性高于男性,更易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肝酶升高、肌病和肌溶解较男性常见。


建议使用中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如不达标或他汀类不耐受可联合依折麦布5~10 mg/d。


4. 不推荐用于女性CVD预防的药物


(1)不推荐雌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用于绝经期女性CVD的预防。


(2)不推荐补充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E、C、β胡萝卜素)、叶酸(无论是否联用维生素B6或B12)、维生素D用于CVD预防。


四、患者及公众教育


由于女性普遍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足、社会经济条件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及不愿意用药等因素,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患者及公众教育是女性CVD防治的重要措施,提高女性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加对CVD及危害的认识,对改善女性自身健康状况及维护家庭成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 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6):472-47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2010 ADA糖尿病医学治疗指南
2010年ADA糖尿病标准化诊疗指南
指南速读: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临床实践
当前最新国内外高血压管理指南的解读与思考(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3】
2010 ADA糖尿病医学治疗指南的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