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心慌气短更容易引发房颤问题,这个季节这些工作必须要做!

冬季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不是一个好季节。因为气温下滑,很多心血管问题在此时高发。一到此时就心慌气短的人,要特别留心房颤问题。

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功能。房颤一般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密切相关。

房颤有心慌气短的症状?

是的,房颤是有心慌气短的反应。房颤患者的胸口会莫名其妙怦怦跳,仿佛雷声滚滚、鼓声敲击或鱼儿扑通跳水等;脉搏时而强时而弱,有时还会感觉到漏跳;稍微用力就会感觉气促、气短;易感疲劳,运动量不如以前;经常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发生昏厥、头晕等不适症状。

那么,冬季为何就容易引发心慌气短呢?

有的胸闷身体无太大毛病,冬天屋内门窗紧闭,空气不能流通。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呆的时间过长,与人争吵或者心情感到压抑时都会产生胸闷气短的感觉。像这种情况多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调节情绪一般都会恢复正常。但胸闷气短也有可能是身体内的器官出现问题而引起的,胸闷会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变得严重。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由于冬季气温过低,身体代谢机能减缓,容易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的发作。

房颤患者在冬季该怎么安全度过?

一、房颤患者要注意防高血压:冬季气温低,外周血管收缩,喝水又少,导致血液浓缩,所以大多数人的血压都会比夏季高一些。而高血压是房颤直接的危险因素,它会引起心房扩大,容易导致房颤的发生。当房颤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在冬天要更加注意血压的情况,一是要经常测血压,二是要坚持服药,把血压控制好了对减少房颤发作很有帮助。

二、衣食住行“四管齐下”:房颤患者要平安过冬,可以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进行预防。

1、衣服穿暖:房颤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早晚记得多加衣服,避免受凉。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增减衣物,调整出行安排。

2、饮食清淡:房颤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三低”原则,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还要有规律,不能过饱或过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等;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

3、舒适起居:房颤患者冬季应居住在有暖气的房间内,但室内温度也不宜过高,保持18~24℃即可,以免室内外温差太大。在气温低时,房颤患者的居室内一定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4、适度运动:房颤患者是需要进行适度运动的,目的是锻炼心肺功能,这样有助于康复。但进行运动时要量力而行,运动前别忘了做心肺运动检查,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制定运动方案。一般比较适合房颤患者的运动有散步、快慢走结合、健身舞、广播体操、扭秧歌、打太极拳等。

三、老年群体应注意,光拖不治千万不行

房颤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其发病例随年龄增长而急剧增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房颤的发作也会逐渐频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如果患者抱着忍忍就过去的态度,往往使病情一拖再拖,结果可能诱发心衰、肺水肿、心绞痛、休克、猝死等重症疾病,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应对房颤的上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慧眼慧心识别房颤!
房颤患者如何平安过冬?4大法则四管齐下,让心脏不再“打哆嗦”
探究:健康问题——高血压与房颤(心律失常)
因为没认真治疗高血压,他发生了房颤
高血压心悸气短别深呼吸 这样治才稳妥!
每次天一冷你都逃不掉血压高?多吃这几种食物,轻松远离高血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