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免疫治疗所导致的心肌炎,你关注到了吗?

当前,免疫疗法已经成为抗肿瘤领域的新手段,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简称ICIs)在遏制肿瘤的同时,还可能继发心脏毒性尤其是免疫相关心肌炎。近日,中国肿瘤学大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发布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监测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指出,在以ICIs的抗肿瘤推进中,必须高度重视心脏保护问题。那么,该如何认识ICIs和心肌炎的交叉互动?ICIs相关心肌炎的防治与主动监测策略又是什么?《共识》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邵群教授进行了介绍。

把握心肌炎诊断关键问题

邵群教授表示,肿瘤免疫治疗致心脏毒性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发生较为隐匿,确诊时多数较为严重;其次,当表现出心脏毒性后,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从出现症状生命恶化可能只有1~2天,甚至短短数小时;其三,与免疫相关联的心脏毒性致死率高,在重症病例中,平均死亡率为47%,最高可达67%,远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根据《共识》,邵群教授提示,当怀疑因ICIs而致心肌炎时,需按下ICIs治疗“暂停键”,直至排除心肌炎诊断,要牢记“判定流程图”。


基于能够获得的临床资料,可将其分为明确的心肌炎、可能性较大的心肌炎、有可能的心肌炎,及其亚临床心肌损伤等四个诊断分层。临床医生又可结合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将患者归纳为四个临床分型。


ICIs相关心肌炎的确诊,直接关系肿瘤患者能否继续接受ICIs治疗,并影响其预后,需科学给予审慎鉴别与诊断分级。”邵群强调。

科学开展防治与主动监测

在防治与主动监测策略方面,《共识》明确强调糖皮质激素应作为ICIs相关心肌炎治疗的首选及核心方案,早期、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改善心肌炎预后,除糖皮质激素外,其他可供选择的免疫调节药物分为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和免疫球蛋白等3类;而非用药手段包括血浆置换、淋巴细胞清除及生命支持疗法。

根据不同临床分型,可选择不同的医疗方案,其中危重型心肌炎推荐联合治疗策略。


同时,《共识》还开创性地提出了ICIs相关心肌炎的主动监测策略,首次将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心脏生物标志物等纳入定期监测指标,旨在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最大可能地避免死亡和永久性停药等棘手难题。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在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显露出卓越疗效。但也使得心肌炎真实发生率和重症心肌炎的报道亦逐年升高。临床医生在狙击肿瘤时,必须以人为本,明辨慎行,遵循ICIs个体化原则,平衡肿瘤病人治疗风险和长期生存获益,真正将《共识》融入今后的临床实践,为肿瘤患者获得最佳预后持续努力。”邵群说。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健康报记者衣晓峰 特约记者 李宴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凝共识,铸新知!肿瘤心脏病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监测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致死率极高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你需要知道!
早读|致命毒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
标准与规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诊疗实施建议
肿瘤患者心脏损害高发?学科通力合作,助力肿瘤心脏病学发展
大咖专访|周彩存:免疫治疗需要规范化治疗与精细化管理并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