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细节看韩国城市之美

文/徐勤贤,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中心政策研究处

来自/微信公众号 PICCUD 中国城市中心规划院


导读:以前,对韩国城市的了解和喜欢只是缘于韩剧,而当我置身于城市之中,才真正领略到城市的魅力和品味。


从仁川机场出来,湛蓝的天空、湿润的空气,干净整洁的环境,十足地沁人心脾,也令我对未来几天的考察充满期待。


短短的五天行程,让我们感动而惊叹的并不是楼房有多高、广场有多气派、马路有多宽阔、路边植物有多名贵,而是随处可以感受到的城市细节。


(一) 街道的生命


图:首尔清溪川


我们的第一站便是首尔。首尔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市。城中很多道路都是曲曲弯弯的,房子则顺势延伸隐没下去,整个城市的楼房建筑显得错落有致,给水泥森林的城市增添了无限遐想。


大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副“大”马路的画面。事实上,在首尔市中心,很多公路只有双向六车道、四车道;在明洞繁华的商业区,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马路仅两个车道,有些地区甚至是一条车道。


车道和人行道之间都没有宽宽的绿化带,而且除弯道外,马路中间很难见到高高的护栏。


在釜山市中心繁华的西面街,街道最多就四五步宽,游人很轻松就能穿行于两旁的店铺间。这样的街道马路更有生命力,因为城市空间变得紧凑而集约,商店、咖啡馆、饭馆紧密地分布,给消费者节省时间和精力,人们出行消费更加方便,街区的人气和活力大大提升。


在首尔的明洞、釜山的西面街,我们都深刻感受到了街区的繁华和活力。


紧凑没有分隔的空间,窄而长的马路,想想国内某县级市,铺就了双向18条车道的号称“全国最宽”的马路,很多城市的马路与人行道之间都有宽宽的绿化带,都与韩国城市的紧凑形成强烈的对比。


追求“奢华”和“大气”的广场、一味加宽的马路,不仅是对资金、土地的浪费,而且分割了城市空间,稀释了城市的“人气”,丧失了城市“为人而生”的功能。“紧凑、集约”的城市发展模式非常值得中国的城市学习。


(二) 城市:为人而建


路旁的自行车免费打气设施


走在韩国城市的街头巷尾,深刻地感受到'城市,是为人提供便利的'。在首尔市的公交车站,设有电子显示屏,屏幕上公交车的行驶位置、道路是否拥堵等实时交通信息一目了然,甚至可以查找车站周边的商场、餐馆等生活设施,智能化的管理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率。


仔细观察,首尔的很多人行横道几乎是国内的两倍,给行人留下了充足空间,而人行道上的盲道位于路中间,绝对不存在电线杆或者树等障碍物。


为了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出行,城市不仅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安养市的路边还设有免费供市民使用的自行车充气设施;而公共自行车租还的停车点也相当充足,昌原市每500-700米都设有公共自行车的停车场,每天有23000人使用公共自行车。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城市对人的体贴关怀和细致入微的服务。


留心观察沿途经过的小区,每个小区的出口处压根没有大门以及栏杆等障碍物,整个小区是开放的,行人可以骑自行车穿梭其中,这在国内是绝对见不到的。


首尔市将路中央的双向通道设为公交专用道,而沿线的公交站点也位于马路中间,此举提高了公交车辆的行驶速度。


在北京最惧怕的就是过马路,要么路太宽,刚走了一半就变灯了,要么汽车喇叭拼命地叫,而在韩国,行人有充足的时间过马路,车离斑马线较远,车安静地等待行人、礼貌地避让行人,让人很有安全感。



首尔汉江边的公园


在横贯首尔的汉江边,沿江建有众多美丽的市民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聚会、休息、运动的场所。


放眼望去,绿绿的草地沿着汉江的方向,绵长地向远方铺展开。与国内城市大不同的是,这里的草地是开放的,草地上不仅有搭着帐篷的露营家庭,有依偎着的情侣,有三五成群的青年,还有奔跑嬉戏、踢足球的儿童。


俯身观瞧,草地中夹杂着许多杂草,低成本且易管护。


市民公园设有一条自行车专用车道,旁边留有更窄的步行道,但总宽度约四步;很多市民沿着小道骑自行车、慢跑或是散步。


当我们来到位于京畿道西南方、距离首尔约30公里的安养市,在路边的小公园稍作停留,发现公园里设有公共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球场外没有高高的铁丝网;脚下的足球场完全是沙土地;各种锻炼设施沿着小路而建,而非集中在一片区域。


其实,公共足球场并不需要铺高昂的草坪,也不需要塑胶的场地,只要留出了免费开放的空间,让老百姓能很方便地享受到这些设施,就足以老百姓满意。


国内很多城市是怎么做的呢?无论是“大广场”、“主题公园”,还是滨河景观带,我们看到的是水泥铺就的宽马路、名贵树木花草围成的隔离带以及高价购买而禁止踏入的草坪。


这种成本高昂的景观,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失去了人们依赖的休憩空间,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城市是为什么人而建的?富人,还是穷人?在国内的大多数城市,穷人是受排斥的,从诸多“城管事件”的报道就可以感受到。


在韩国,我们看到首尔中心区的人行道上可以摆摊,漫步明洞街头,许多售卖自制小吃的商贩,安心地在小车前忙碌着,没有城管来驱赶;而釜山市最繁华的街区,两边小饭馆爆满,烧烤路边摊罩着一致的塑料布,夜市热闹却又井然有序,不见城管巡逻于此。


这些足可见城市对小商小贩的包容,给中低收入群体留下了生活空间。


(三) 启示和思考


城市建设不是用来赏心悦目的,而是要给市民居住和生活的。


城市怎么让市民的生活更方便,看上去都是一些小事,但事实上却是让城市与人和谐的大事。城市公共设施要考虑市民的出行需求、购物需求、休闲需求等,抓住生活需求的每一个细节,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方便、更加有效、更加舒适、更加幸福才是真正的“人居城市”。



安养市现代建筑旁的自然小径


城市绿化是可以低成本实现的。在很多楼顶上都能看见绿意盎然的植物,甚至在一些垃圾箱上也种有小花小草,河沟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野生草丛,有着自然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成本很低,节省了大笔建设道路绿化带、购买名贵花草树木的资金。


无论是公园绿地,还是足球场,都可以低成本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韩国的城市开发没有一味拓宽河道和马路,也没有一味打造水泥筑造的景观,而是保留了店铺发展的商业空间、保留了市民休闲的生活空间、保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


再回顾一下国内,东部某市旧城改造花15亿建大广场,中部某市耗资70亿元打造主题公园,西部地区城市欲花百亿元“造湖”。和韩国的城市细节相比,这些大手笔的“造湖”、“造城”、“造路”、“造公园”的行为,值得我们去深思。


现代化的城市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在广场、大马路,而是透过诸多的城市细节看到的城市文明。


尊重人的城市,才能得到人的尊重!。韩国的新城是在解决住宅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虽然新城建设之初考虑了大型工业的建设。但是目前新城的开发仍然是市场为主导的方式,包括招商引资都是纯市场化行为。


规划新城都按照理想的方式设定了产业集聚区,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产业的进驻与新城的开发仍然步子不能一致,城在前,产业在后,对于一些就业比较困难的人来说,住在新城的就业机会更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爱莲行
南汇新城将打造城市沙滩!体验沙滩排球、沙滩音乐会等
马泽江调研城建项目时强调 按下“快进键” 加速“优功能”
上蔡新城
蓼河新城这些地方“靓”了!济宁高新区打造现代沉浸式夜游活动区域
创城,和你我有关!创城从细节开始,从好好过马路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