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药”阿司匹林,我究竟要不要吃?

作为心内科医生,时常有亲朋好友询问:

“我没有冠心病要不要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不是上了年纪就要吃呢?”

今天就这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疾病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从某种意义讲,初级预防是真正的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指对已经发生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疾病的复发。

二级预防,阿司匹林需要吃;

一级预防,根据心血管风险决定。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人群筛选

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合适人群各国指南推荐略有不同。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第9版明确建议年龄>50岁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且阿司匹林是唯一推荐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抗栓药物。

2014年ESC血栓工作组《阿司匹林心血管一级预防意见书》中推荐心血管疾病风险率较高的患者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其中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率定义为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及卒中在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数≥2/100病人年。

基于国内外研究结果及指南推荐,2011年《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明确推荐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人群应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基于疗效及药物经济学的综合考虑,国内外绝大部分指南均认可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2010年《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中使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针对我国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用于35~59岁人群,预测该人群未来10年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详见下图

平衡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获益/风险

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有效性毋庸置疑,而使用安全性问题是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为主,其中以上消化道损伤更常见。

因此,为使一级预防人群得到更多的获益,应充分评估药物使用风险,在临床上注意筛查出血风险高危人群,同时对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不适或出血的问题应恰当对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国内外指南推荐,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75~100mg/d,用于心血管一级预防。

总结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认可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高危患者一级预防,建议10年及终生风险评估工具综合使用,对人群进行划分。

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危险因素作为简要的划分方法,对整体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在有效控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为了增加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临床净获益,在长期使用前仍应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必要时可考虑将大便隐血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查作为常规筛查手段,避免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事件。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实施需要更广泛医生关注,多学科合作可以增加一级预防人群的净获益。

具体到每个个体,欢迎来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明确是否有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指证。根据您的情况,结合当前国际最先进的指南,标准化、精确化治疗医疗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司匹林防癌作用终被写进指南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导
【转载】郭艺芳教授:重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
百年老药的新问题
郝玉明:再谈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