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血文艺女青年,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大帝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986年的时候,给自己刚刚诞生的小女儿取名叫叶卡捷琳娜。

普京给女儿取这个名字,是为了致敬他心中的一位偶像。

--- 叶卡捷琳娜大帝。

在整个俄罗斯的历史上,能被冠以“大帝”(the Great)称号的沙皇,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俄罗斯帝国的缔造者---彼得一世。

另一个,就是使俄国成为欧洲霸主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她也是全世界历史上,公认的伟大帝王中,唯一的一位女性。

能让普京都成为粉丝,成就当然得是非同小可的。

其中最主要功绩就是她通过一系列战争手段,让俄国获取了大量领土,俄罗斯今天能有如此大的面积,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赫赫战功是分不开的。

沙俄版图

有趣的是,虽然被后世尊为俄罗斯之母,但这位铁血女沙皇其实没有半点俄罗斯血统,她身上流的是纯正的日耳曼人的血液。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叫索菲娅·奥古斯特,是普鲁士王国一个公爵的女儿,也算是个公主,但她生性活泼,聪明好学,从小待人接物就十分得体。后来一次机会被俄皇伊丽莎白一世选中,将她指定为俄国储君彼得三世的妻子。

这对当时的索菲娅一家来说,可是个大事情,一家人操持忙碌了好一整子。

1746年10月,索菲娅千里迢迢来到俄国,如愿嫁给了彼得三世。盛大的婚礼上,德意志贵族出身的索菲娅谈吐优雅,气质高贵,几乎打动了宫廷里所有的人。

除了她的丈夫彼得三世。

在洞房花烛之夜,彼得三世居然完全忘记了有她这么个妻子,和宫里的女仆下人们厮混,喝的酩酊大醉,玩到凌晨才醉醺醺回到寝宫,自顾自睡觉去了,只给索菲娅留下了一句话:“仆人们若看到我们一起睡觉会笑话的。”

以后的近十年里,彼得三世晚上不是醉酒,训狗,就是和仆人玩幼稚疯狂的打仗游戏,反正就是不碰这位皇后,很难想象,后来以风流著称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俄国的前十年里居然一直是处女。

这样一来,两个人肯定是没感情的,索菲娅看着这个夫君这么不靠谱,多半是没指望了,想想自己孤身在异国他乡,凡事还得靠自己,反正也回不去了,决定拿青春赌一赌明天。

她开始苦学俄语,还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俄名叶卡捷琳娜,甚至请俄国神父给自己洗礼,毅然放弃原来的路德宗,皈依了东正教。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的欧洲,改变宗教信仰可不是一件小事。

当年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曾经答应,只要被废黜的女王简·格雷放弃自己的新教信仰,改信天主教,就饶了她的性命,但是遭到拒绝,于是简·格雷被斩首,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当时的欧洲人视宗教信仰是比生命和权力更重要的东西。

可叶卡捷琳娜毫不忌讳这些,迅速加入了东正教,她要向俄罗斯宫廷和朝野传达一个信息:我深爱着俄国,我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俄国人!

政治的目的就是赢得人心,这一点年轻的叶卡捷琳娜无师自通。她的这些做法,很快受到俄罗斯了各阶层人们的欢迎。

反观彼得三世,表现就很糟糕了。这名俄国储君出生于荷尔斯泰因公国,也属于日耳曼人。在俄罗斯生活期间,对俄罗斯的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他几乎不会说俄语,从来不遵守东正教教规,在各类宗教仪式上的表现也很让俄国人不喜欢。

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彼得三世即位,叶卡捷琳娜正式成为皇后。

在女皇丧期,彼得三世根本不穿丧服,整天喜气洋洋的,还频繁地开Party,对于国家大事却毫不关心,这引起贵族们的极大反感。与之相比的叶卡捷琳娜却毕恭毕敬穿着丧服,虔诚地在女皇灵前不断地为俄罗斯人民祈祷。

所有的人都越来越喜爱这个行为得体的姑娘。

不过私下里叶卡捷琳娜可是也没闲着,既然丈夫不喜欢自己,那自己就另外找喜欢的人,她打定主意,爱情很美好,要尽量去试试。

叶卡捷琳娜二世

宫廷里最不缺的就是年轻英俊的武官,很快叶卡捷琳娜就有了很多情人,她要一洗前十年被禁欲的屈辱,放纵地发泄着自己年轻的欲望。

叶卡捷琳娜官方记载的情人,有23个,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男人几乎全都是军方精英,或政界要人,看看下面的这一串人名,那是一场精英的聚会:

萨尔特科夫:名震欧洲的杰出军事家,近代炮兵阵地理论的发明者;

切尔内绍夫:俄普战争中曾突袭柏林的传奇人物,后来的俄国元帅;

奥尔洛夫:勇猛善战的近卫军名将,后来被封为伯爵;

波尼亚托夫斯基:后来的波兰国王;

瓦西里奇科夫:骑兵将军;

波将金:后来俄国政坛的二号人物,被封为公爵;

佐里奇:男爵;

兰斯科伊:男爵;

祖波夫:著名将军;

......

看到没有,女人睡几个男人不重要,睡对男人才重要!

也不知道是俄罗斯男人都这样,还是叶卡捷琳娜实在水平太高。她的这些情夫们虽然个个桀骜不驯。但在她的裙边竟都相处融洽。甚至他们还自发组团,一起为女神的大业出谋划策,成了叶卡捷琳娜身边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也许这是伟大女性特有的优势:象男人一样思考,象女人一样行动。

彼得三世对此心知肚明,大部分时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次,后来成为波兰国王的波尼亚托夫斯基伯爵在偷偷潜入叶卡捷琳娜的寝宫时,被彼得三世的卫兵碰见,抓了个正着。

彼得三世就想让波尼亚供出和他老婆偷情的证据。可波尼亚对叶卡捷琳娜无比忠诚,死不承认,硬说是走错门了。彼得三世怒了,要治他死罪。

这时,叶卡捷琳娜展现出非凡的冷静与智慧,她没有直接去求情,而是去找了彼得的情妇沃伦佐娃,跟她说了一番“你好,我也好”的话。沃伦佐娃心领神会,赶紧跑去劝说彼得三世将波尼亚放走了。

叶卡捷琳娜在宫中到处撒网,爱情生活很是丰富多彩。后来还和情人生了几个孩子。

这让彼得三世得知后脸上很挂不住,虽然他这个沙皇当的有点非主流,但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心里大概还是有数的。于是他决定密谋要废掉叶卡捷琳娜。

这边,叶卡捷琳娜很快得到了消息,决定先下手为强。

碰巧彼得三世最近在国家大事上正在胡作非为。他居然对敌对交战国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无比崇拜,不仅仅中断了与普鲁士的战争,答应了对方的所有要求,还要亲自率领军队听从腓特烈二世的指挥。

这在当时简直是个离奇事件,俄罗斯成了整个欧洲的笑话。他几乎把所有的人都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叶卡捷琳娜看准了这个时机,在近卫军军官奥尔洛夫兄弟的帮助下,顺利地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了彼得三世。

1762年7月18日,她在圣母升天大教堂带上皇冠,正式宣布废黜丈夫彼得三世,自己就任俄国沙皇,正式成为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皇

彼得三世在狱中失去了自由,他给妻子写信表示忏悔,只求能留自己一条命。

唉,真是个麻烦的家伙。

但叶卡捷琳娜二世很快想明白了,自己和彼得三世名义上是夫妻,实则早已是政敌,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毕竟丈夫是合法的沙皇,只要他活着就一定会有人拿他做文章反对自己。嗯,还是干掉他算了,于是派人去狱中悄悄将彼得三世杀掉了。

干掉丈夫容易,但收拾丈夫留下的烂摊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后才发现,看似强大的俄罗斯实际早已是千疮百孔,一屁股外债,经济几近崩溃,法律公正尽失,沦为权贵们操纵的工具。

不过既然走到这一步了,她已经没有选择了,抢来的江山,就得更加努力的打理好,否则抢它干嘛?会被历史嘲笑的。

初登皇位,她丝毫没有畏手畏脚,很快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标,强调恢复国家行政秩序,强化国家机器的效率,促进商贸繁荣,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战略,与西欧各国签署了一系列商务条约,废除出口税刺激对外贸易,国内大力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结果一大批商户雨后春笋般出现,成功扭转了俄国经济的颓势。俄国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在执政仅仅三年之后,这位新女皇就将高达1700万卢布的财政赤字变成了560万卢布的盈余。

就这样,通过成功地发展经济,以及忠实的情人们在军方的支持,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基础变得十分稳固,无论是贵族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把她当作自己的代言人。

虽然俄国底层农奴的生活还是没多大改善,所谓的法律依旧无法真正保护他们。但是叶卡捷琳娜知道,自己暂时没法再做更多了,自己统治的根基是贵族的支持,贵族阶层才是她的联盟。

任何一个合格的政治家都该知道,自己再厉害也没法一个人统治国家。必须要搞清楚力量在哪里,联盟是谁,以及如何讨好自己的联盟,叶卡捷琳娜显然不缺这样的智慧。

除了男人,叶卡捷琳娜二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作为十足的文艺女青年,她对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很有兴趣,并长期与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通信,成为笔友,更是视伏尔泰为自己精神和思想的导师。

文艺女青年叶皇

想要在文化界拥有自己的影响力,就要尊重文化人士。

狄德罗,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有一次,他有个女儿要出嫁,急需用钱,于是准备忍痛卖掉自己的藏书。

叶卡捷琳娜二世得知后,特命俄国的一位大臣去告诉狄德罗,女皇愿用16000金币买下这批书,唯一条件就是狄德罗必须继续使用这批藏书。

有的人做事,总能做的这么漂亮,不服不行。

狄德罗当然是惊喜交加,知识分子卖书换钱实出无奈,现在既有了钱,还能继续拥有这些书籍,顿时感动的老脸都红了,对女皇千恩万谢。

人情这个东西,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足,叶卡捷琳娜显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紧接着就干脆聘请狄德罗来俄国当图书馆长,并一次付清了此后50年的薪水,达50万卢布,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女皇如此大手笔,一下子震动了整个欧洲,文化界更是一片赞美之词,很多法国学者和知识界的名流都纷纷写信给叶卡捷琳娜二世,说整个欧洲文学界都在向陛下欢呼,并称她为“哲学家的朋友”。

就连西方文学泰斗伏尔泰,也称她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

狄德罗来到俄国后,为了感恩叶卡捷琳娜二世,不但成为女皇在俄国进行改革的顾问,还主动充当起了人才中介的角色,介绍了欧洲各国的大批学者、医生、教师来到俄国工作。

再后来,著名的大数学家欧拉来了,磁力科学家贝努利来了,大作家米西欧来了,建筑师卡梅伦也来了,他们的到来,为俄罗斯文化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深远的贡献。

处于对于文艺的热爱,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亲自登台表演过戏剧,她不仅会演戏,还写剧本,翻译法文小说,还在一个叫《俄罗斯文学爱好者谈话良伴》的文学刊物上发表杂文,担任该杂志一个栏目的主笔,甚至隐藏女皇的身份,以作家的身份与文人们在报刊上打笔仗。

为了发展俄国文化,叶卡捷琳娜二世从经济上大力支持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对启蒙思想的引入,使俄国人接触到了新潮的思想,塑造了俄国的知识分子,也为日后俄罗斯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埋下了种子。

如果说彼得大帝的改革为俄国的科学和技术打下了基础,那么叶卡捷琳娜二世则是从精神层面重新塑造了俄罗斯,扎下了俄罗斯文学、艺术和思想的根基。使俄国成为普希金、契诃夫、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等伟大文艺大师诞生的土壤。

俄国文学家

至此,叶卡捷琳娜二世篡位夺权,稳固统治,改善经济, 建设文明,都干的不错,但你如果觉得她这就干到头了,那就太小瞧她了。

历史上有不少杰出的女性帝王,为什么只有她一人被世界公认为“大帝”?

因为成为“大帝”的一个标配,就是要开疆拓土,对外扩张。

俄国人尊崇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因为她为俄罗斯夺取了大量领土。

中国的女皇帝武则天,也是十分了不起的,因为在东方的男权社会里,女性要站上权力巅峰难比登天。可以说武则天打怪升级的难度比叶卡捷琳娜二世高的多。但论疆土扩张的功绩,可实在没法和这位女沙皇比。

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要让俄罗斯强大,光有经济和艺术还不够,而是要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国家,所以必须开疆拓土。

而开疆拓土的手段,就是战争!

于是,这个欧洲知识界眼中的文艺女青年,哲学家的朋友,一转眼变成了当时最令人生畏的战争狂人。

她三次下令入侵波兰,并利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分赃的艺术),怂恿普鲁士、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掠夺46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后导致波兰曾一度在地图上彻底消失,使俄国的边界扩张到欧洲大陆的中心

瓜分波兰

她两次挑衅攻打土耳其,在有法奥给对方帮忙的情况下,还是将其击败,逼迫其签订《凯纳而基条约》,割让克里米亚半岛等黑海北岸大片土地,终于让俄国得到了彼得大帝梦寐以求的黑海入海口。

要知道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可不是现在的土耳其,那是个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超级帝国。曾毫不逊色地独自面对整个欧洲,迫使欧洲不得不开辟新航路。

不过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的俄国也已今非昔比,不断向南、向西扩张,将克里米亚、北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在内的大片领土收入囊中。

黑海入海口

到18世纪后叶,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岛都归属俄国版图,甚至在加利福尼亚都建立了殖民地。俄国正式成为地跨欧、亚、美三洲的超大帝国。

据统计,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残酷的战争,把俄罗斯的疆土扩张了63万平方公里,而且全都是宝贵的战略要地,她统治时期是沙皇俄国的鼎盛时代,俄罗斯帝国的国力和军事实力达到了顶峰。

当时欧洲任何一个国际政治问题,如果没有俄国的点头就很难得到解决,有点象现在的联合国五常,只要一票反对,这事就办不成。

克里姆林宫

历史再次证明,胜利者是不会受到审判的。

叶卡捷林娜二世纵然使欧洲战火不断,还残酷镇压了俄国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她每次都打赢了。所以依然在欧洲大受欢迎,很多国家用俄国的名称给店铺起名,俄国的某些风俗成了法国贵人们乐意仿效的时尚,当时的欧洲到处刮着“叶卡捷琳娜旋风”。

非凡的人物,总是复杂和矛盾的。

叶卡捷琳娜大帝,战功赫赫,威望极高,在很多战败国人的眼里是冷血恐怖的存在。

但她对身边的人却极为和善。几乎所有伺候过她的仆人都对她的人品交口称赞。她有一位外国厨师,做的饭菜并不适合女皇的胃口,但叶卡捷琳娜不忍心辞退他,因此忍受了好长时间他的饭菜。

1764年,天花病毒在俄国肆虐,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叶卡捷琳娜想引进了一批天花疫苗,但是疫苗在当时是个新玩意儿,即使是最开明的学者,也对在自己体内注入病菌感到怀疑和恐惧。

在和卫生大臣充分研究讨论之后,叶卡捷琳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了消除人民的恐惧心理,她本人愿意第一个接种。

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件疯狂的事,因为谁也不知道女皇会不会因此真的感染天花。

举国上下都对这一决定感到震惊和钦佩。一个帝国的统治者,居然会身先士卒为人民试验最新的疫苗,这无疑是高贵和勇敢的,而女皇显然不缺乏这种高贵。

试验很成功,经她的推广,疫苗使得俄国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大家奔走相告,无不称赞女皇的勇气。叶卡捷琳娜二世用她的勇气和品格赢得了俄罗斯人民的尊敬和拥护。

她在俄国人心中的地位,几乎达到了和彼得大帝一样的高度。

大帝

在谋权篡位中,很多政治人物都会使用阴谋和心机,但没有一个人可以仅仅靠阴谋和心机获得长期的成功,最终依靠的,还是人格中那些优秀的品质,及对脚下这片土地和人民发自内心的责任。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临终遗言:“如果给我200年,整个欧洲都会是俄国的版图!”

这就是大帝的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罗斯的“武则天”叶卡捷琳娜二世
为何叶卡捷琳娜二世被称为“大帝”?
不愧是普京的偶像!被“老公坑惨”的她,熬成了俄罗斯第一女大帝
俄罗斯历史之俄罗斯帝国(三)叶卡捷琳娜大帝
她是沙皇“武则天”,弑夫夺位,3次瓜分波兰,成为唯一女性大帝
俄罗斯的贡献,率先大规模接种疫苗,相信科学战胜天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