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的神秘组织赊刀人,到底是什么来头?来看一则明清小故事

在我国北方,长期流传着关于赊刀人的故事,每每提及赊刀人这个神秘的组织,都充满着各种神奇的故事,但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有人说,赊刀人是鬼谷子门徒所以能未卜先知,预料若干年后将会发生的怪异事情;
也有人说,赊刀人是世家门阀在背后操纵,每当乱世就出来制造舆论,诸如历史上的著名童谣、谶言;
也有人说,赊刀人是财阀巨富操控物价的一种手段,因为他们出现的时候经常会以粮价、布价等作赌。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天咱们来看看一则关于赊刀人的明清小故事。
潼关
明朝崇祯时期,潼关附近一个村子里来了个卖刀的陌生人,但是他卖刀的方式比较奇怪。
刀是好刀,摆在地上雪亮的一排,村子里有当过官军的老李头验看过了,这刀的铁料不比他们的佩刀差多少。
只是价钱很贵,要50个大钱一把,村民们很愤怒,你这是打劫吧?于是原来聚拢的人群就准备散了各回各家。
小伙子倒也不生气也不着急,还是和声和气的:我是赊刀人,这个价不算贵。
村里人听说过赊刀人这个行当,但都没见过,也不知具体是怎么回事,于是都想看个热闹,就又留下来了。
这时候里长闻讯赶来了,他问年轻的赊刀人:那你什么时候来收账呢?
赊刀人一看这里长就是懂行的,于是向他抱拳施礼,指着村边的河水说道:“什么时候你们看到村口的河水变红了,就把钱准备好,我到时候回来收账。”
这时候等着看热闹的村民无不哄堂大笑,大家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这河水河淌了少说几百年,可从没听祖辈说过河水变红过,这年轻人是在编瞎话吧,还是那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出来行善积德?
但他既然说了,只要河水变不红,那就不用付买刀的钱,全当是他来做善事,咱们老少爷们也帮衬他一把,反正咱又不吃亏。
于是大家伙一拥而上,把赊刀人带来的菜刀全都拿走了,而对方只是笑吟吟地记账,张三一把李四三把,一丝不苟。
大伙也都没在意,只说大户人家办事就是有章程,这样年轻人回去也好给家里人交差。
但里长不一样,他是知道一些关于赊刀人的故事的,看着对方手中的账本,仔细确认没错之后,他叹了一口气说:
“年轻人,你把自己的名号报上来,到时候万一真回来我们也好对账。”
赊刀人从马车上拿出来了最后一把菜刀,交给了里长,并深施一礼说:
“这把刀送给您,作为一个见证,小子姓李,单名一个解字!”
闯王李自成
很快,几年时间就过去了,闯王李自成带着大队人马杀到了潼关,与官军一阵激烈的厮杀,双方死伤无数,血流成河,不少的将士尸体坠入护城河,被河水一路带向下游。
而当年赊刀人李解去的那个村子,就在潼关下游几十里的地方,因为不是要冲之地,尽管潼关杀得血流成河,但村子里倒没有遭兵灾,只是村口的河水被染红了,水面上还飘着不少泡的发胀的尸体。
村里有胆大的把尸体捞起来,还搜出不少银钱物事,还把尸体上的那些兵器给收集起来了。
随后里长吩咐大家把尸体埋了,搜出来的东西藏好,不要被人发现了向官军告发。
他们自以为这事做的干脆利落,应该不会有人知道。可在第二天,几年前那个赊刀人李解就敲开了里长家的门,话说的很客气,但意思很明确,这是收账来了,当年的账本还带着呢。
里长倒也不意外,立刻迎上去说:“李公子,你真是厉害,现在村口的河水果然变红了,你的话也应验了。”
李解看这位里长也是守规矩的人,他倒也大方,手一挥对里长说:“老人家,卖刀的钱呢,我也不要了,你们把昨天捡的那批兵器给我就行了,成吗?”
里长心一惊,这赊刀人莫不是在村里有眼线?怎么这么快就知道这事了?
但那些兵器对于庄稼人到也没啥用,多少还是个祸害,本来是想过段时间找个信得过的铁匠打成农具的。既然赊刀人愿意用它抵账。那正好就把麻烦处理了,大伙还不用付那高的离谱的买刀钱了。
于是里长通知大伙把藏的兵器都收集起来交给赊刀人李解。
李解看了看,又提了个请求:“你们村子山后面不远处有个山神庙,能不能劳烦哥几个帮忙把这些东西送到那里去?”
庄稼人都实诚,也没多说,就按照赊刀人说的办了。
随后李解向大家告别,也没往山神庙去,却朝另一个方向走了,不久就到了一座废弃的煤矿旁边。
闯王李自成
据说这座煤矿原本属于大明藩王的一处私产,不过因为闯王李自成来了,官军吃了败仗全跑了,煤矿的王府守卫也跟着逃跑了,但里面的矿工却都还在,这些都是以前抓的乱党,被押到这里做苦役的。
守卫撤走的时候把煤矿对外的入口堵了,从里面没办法打开,但他们也算仁慈,里面倒还留了少量的一些生活物资,其实也是顾不上搬走了。
李解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矿井外的石块搬走,里面1000多名等死的矿工终于得救。
这些人里有个领头的,也姓李,他之前是个卫所的世袭把总,因为得罪了权贵,被发配到矿上做工,在这里混成了大家的头儿。
得救之后,他对李解这个本家是千恩万谢,表示今后这条命就是李解的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云云。
李解赶紧止住他们:“李将军千万别,我是个赊刀人,我救大家出来,是为了跟大家做买卖,可不敢坏了规矩。”
这些人都愿意把命交给李解了,自然是他怎么说大家就怎么做。
随后李解就把他们带到了山神庙,把里面的兵器以10两银子一把的价格赊给他们。
大家伙看到兵器可是开心得不得了,这正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物件,身处乱世,一群光棍青壮有了武器什么事干不成啊。
至于十两银子一把,他们完全没放在心上,连命都是人家救的,这点银子算得了什么?
况且是赊给他们,又不真要。于是大家一人选了一把自己趁手的兵器,但李解还是一丝不苟地在记账,就像几年前在山下的那个村子里一般。
李解很认真说道:“李将军,我是个赊刀人,自然要守赊刀人的规矩。什么时候水往山上流,我什么时候来要账。”
李把总他们一听更确认这是李解在变相地帮自己了,天底下哪有水倒流的?
于是大家再次谢过李解之后就下山去了,此后几十年也没见过李解。

三番之乱
直到有一天,清康熙年间,三藩叛乱,吴三桂手下一支兵马与清军精锐八旗兵正在厮杀。
而当年的李把总正在吴三桂军中当一名副将,也算是高官了,但毕竟不是吴三桂嫡系,还得干些苦活累活。
那天李副将正带领着亲兵,一人抱着一个坛子往山上背水。
当年的赊刀人李解背着厚厚的账本,也在往山上走,却被李副将的手下当成奸细给抓起来了,送到了他的面前。
李解一见之下赶紧大声呼喊:“李将军,可还认识当年潼关的赊刀人?”
李副将一听,那是救命恩人呀,哪能不记得?这些年大家也算出息了,一直想着找当年的恩人报恩,却总是杳无音信,没想到在这里见面了,于是赶紧亲自给李解松绑,并不住地赔罪:
“恩人,你怎么跑这里来了?兵危战凶,赶紧离开这吧,我派人送你下山。”
李解没接他的话,而是对李副将说:“李将军,我今天来是收当年的账来了。”李副将一看周围的水坛子,立刻明白了过来。
可是他现在在军中,根本没有带那么多银子。李解看他窘迫的样子,倒也不为己甚,他笑着说:“没关系,你也可以用别的东西来抵,但明天天明之前要给我。”
可是,拿什么来换呢?他身边也没有值钱的物件啊。
“听说你们将军手里那把金刀是个稀罕货,能值不少银子,就用它来抵吧。”李解说得风轻云淡。
可是,让一个副将平白无故地去拿主将的金刀送人,这……恐怕没那么简单!
“那…恩人的意思是……让我们杀了将军?”李副将试探着问了一句。
李解只是笑了笑,没再开口说话。
但这就够了,李副将已经明白了,本身他就看出来吴三桂难成大事,想要投靠满清去,这下正好。随后他叫来自己的亲信,商量了半天。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李副将就带着两个亲兵来找李解,一个亲兵手里捧着一把金刀,另一个端着个木匣子,里面赫然是一颗人头。
随后李解怀揣着金刀,心满意足地下山去了。
对面清军将领很快发现,吴军的主将死了,李副将带着一帮亲兵将佐来投降,于是大开营门受降。
就在当天晚上,清军主将设宴犒赏三军,而在主位上坐着的人赫然就是昨日白天出现在山上的李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崇祯时期,潼关附近一个村子里来了个卖...
古兵器大揭秘第三集,陌刀!
这兵器轻松克制吕布的“方天画戟”, 是啥来头
看茅盾文学奖《李自成》第二卷
大唐军队所向无敌,靠的不是陌刀神器,这项被西方吹爆的技能可是大唐全员点满
春秋时期主要兵器简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