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一个县官的书法,达到了“超神之境”,堪称书法史上一场盛宴

清朝时期的书法,存在一些“弊端”,这是因为受到了明朝大书法家沈度以及董其昌等人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呆滞生硬的馆阁体,看上去工工整整,可却少了书法的本来面貌,也就是艺术性。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很多人都受到了馆阁体的影响,不过也有不少人打破了束缚,直接晋唐,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宗师。

就比如清朝时期这个小县官徐元礼。

徐元礼,晚清时代浙江桐庐人,字淞桥。嘉庆18年拔贡,为官知县。

徐元礼虽然是一个不出名的小县官,可他的书法在清朝名气不小,他与另一位书法大家郭尚先齐名,是让那些小国如朝鲜、日本纷纷花重金购买书法的对象。

而徐元礼传世最为精彩的一幅书法,当属楷书《吴氏重修草堂记》。

这卷《吴氏重修草堂记》已经达到晋唐时期的水准,是学习晋唐书法的一座重要桥梁。

这卷书法的内容,是徐元礼的一位姓吴的好友,重新修缮房屋,徐元礼为其写的一篇记。

这幅书法,晋唐书法风韵很是浓郁,有着颜真卿颜鲁公的宽博疏朗之感,又有着欧阳询楷书的严谨端庄之风韵。

纵览全篇,运笔沉稳,点画之间穿插精妙,风姿俊逸,神采飞扬,每一个字都精妙无双,已经是不拘泥于框架之中,达到了随手一挥,便是一幅经典之作的“超神之境”,绝非是馆阁体这种呆板的书体能比的。

晋唐时期的书法风韵也就是如此这般,可以说徐元礼的书法水平已经达到了晋唐书法的层次。

书法界常言,学习书法要懂得“取法乎上”,书法家董其昌曾说过“书不学古人必坠恶道”,书法家王铎也说过“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而徐元礼的这幅楷书《吴氏重修草堂记》已然具备了晋唐书法风致,是当代人学习晋唐书法的上好范本,更是书法史上的一场盛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一个小县官的书法,达到了“超神之境”,堪称书法史上一场盛宴#书法 #楷书 #颜真卿 #欧楷
印刷体,不是馆阁体,看看这位县官大人的书法,是晚清楷书的''天花板
这位县官,重修草堂写一篇文章,这字美艳无...
这位芝麻小县官,书法直追王羲之!
这位芝麻小县官,书法直追王羲之
这位县官(徐元礼)的小楷,空灵清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