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给郭沫若的草书,气势恢宏、境界壮阔,不愧是古今第一人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相信很多人对于这句话很熟悉,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一首词,乃是他老人家写于1963年所写,这一年他70岁。

古人说“人过七十古来稀”,古人到了70岁的时候往往气力已衰,而毛泽东则不然,70岁的他老人家依旧豪情万丈,这首诗也是写得慷慨激昂。

1963年,郭沫若写了一首词,内容是反对霸权主义,而毛泽东看到这首词之后,提笔写下了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如此风雷激荡、豪情万丈的笔触,翻遍整个诗词史,更亘古未有。这首词的内容放在今天的国际环境当中也颇为适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家内外交困,毛泽东这首词极大鼓舞了全民士气,凸显出了极大的胜利决心!

而后毛泽东将这首词写成了一幅酣畅淋漓的书法,这幅书法乃是以草书写就,通篇气势雄壮,笔笔如刀、字字如剑,与书写的内容相得益彰,融为一炉,堪称千古绝响!

毛泽东的书法主要以草书为主,他在草书上的成就与两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方面乃是毛泽东早年在书法上的幼功,另外一方面是毛泽东在多年的革命斗争当中的豪气体现。

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书法家,靠的是自己对于书法学习的坚持,而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具备划时代意义的书法大家,其决定因素的乃是他自身的学养和魄力。

纵观古代的一些书法大师,无不是具备这样的特点,而毛泽东独特的豪情造就了他无与伦比的书法境界!

从书法的技巧层次来看,毛泽东的书法在结字上不拘一格,但凭借深厚的“幼学”根基,达到了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打破了行书与草书的壁垒,极有传统功夫又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古人评价书法有一句话:

“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

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则毛泽东的书法正是符合这个特点!

从章法上来看,毛泽东这篇《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比较注重“因字附型”和“欹侧变化”,这种变化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在深厚的书法功底的基础上所流露出来的自然生发,并且这种变化与书写的内容相一致,令人赞叹!

孟子曾经说过:“养吾浩然之气”,写书法也是如此,锤炼技法仅仅是一方面,而书法成就的高低往往靠的是这种“浩然之气”。

毛泽东在四十年的革命生涯当中,将这种“浩然之气”修炼得炉火纯青,这种“浩然之气”在他的书法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这件《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书法内容与为人气质完美融合,成为了千古绝品!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右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两幅
墨香集—名家书毛泽东诗词(56—57)
满江红·领袖颂
郭沫若写了一首词,气势十足,毛主席和了一首,气势更足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满江红》唱和郭沫若,领袖毛泽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