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戏剧溯源

2019年,改编自美国作家乔治·马丁的系列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落幕。剧中七大王国的首都——君临城的取景地,正是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杜布罗夫尼克是克罗地亚版图最南端的一座小城,它坐落在蔚蓝的亚得里亚海东海岸之上,与意大利隔海相望,风景绮丽,美不胜收。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经把杜布罗夫尼克形容作“人间最像天堂的地方”,英国浪漫诗人拜伦把它称为“亚得里亚海的明珠”。

如今的杜布罗夫尼克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气派和风韵,有着独特而优雅的美。古城内的房子全都是红色的瓦片屋顶,被一圈完好的灰色古城墙紧紧围着,一座雄伟的城堡屹立在山顶之上。从高处望去,远处的蓝色海洋熠熠生辉,近处的红色屋顶光彩夺目,几百年的红尘,似乎被凝固在这窒息的美中,没有留下痕迹。

舞台,对于杜布罗夫尼克来说,绝不陌生。在演绎戏剧之前,杜布罗夫尼克演绎了一段光辉的历史。这座城历史和文化的荣耀,可以说归功于商业成功和外交智慧。

杜布罗夫尼克城市景观

7世纪前,杜布罗夫尼克是罗马帝国的一个城邦,名为拉古萨。到了12世纪,斯拉夫人迁入该城。12—13世纪,随着十字军东侵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杜布罗夫尼克开始进行水陆贸易,并且在意大利同巴尔干半岛的贸易中起着中转站的作用,在商业和外交方面的影响可与威尼斯相匹敌。不过在1205—1358年间,杜布罗夫尼克由于宗教和经济上对威尼斯共和国都有依赖,遂接受了后者的统治。

1358年,随着《扎达尔和约》的签订,匈牙利王国迫使威尼斯共和国退出亚得里亚海东岸的达尔马提亚,杜布罗夫尼克名义上接受了匈牙利王国的统治,但是它通过缴纳贡税的方式来保持着自身政治和经济的自由。在匈牙利的庇护下,聪明的杜布罗夫尼克人学习了威尼斯的经营模式,建立起了“拉古萨共和国”,历史上又称为“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这时候杜布罗夫尼克意识到了危机,于是便开始发挥外交技巧,与匈牙利交好的同时归顺土耳其,虽然委曲求全,但保障了自身的安全,所以他在奥斯曼帝国横扫欧洲的时候,依旧能够雄霸地中海区域的海上贸易,并且成为了土耳其控制区域汇内唯一没有归顺的国家。

外交上的机智,给杜布罗夫尼克带来了巨大的利益。16世纪中期起,杜布罗夫尼克向奥斯曼帝国交纳贡税,但始终保持独立并享有商业特权,国力发展达到鼎盛。这时候的杜布罗夫尼克手工工场生产以加工呢绒、颜料、肥皂、金银首饰和皮革为主,还铸造自己的铜币和银币。与此同时出现了商业组织和行会组织,拥有近300只商船,它的船队不仅抵达欧洲各大港口,而且远至北非和小亚细亚,同威尼斯展开海上竞争。

杜布罗夫尼克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建筑、绘画艺术和文学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知名的文学家。当时的杜布罗夫尼克被誉为“南部斯拉夫人的雅典”。

杜布罗夫尼克城墙

戏剧,是杜布罗夫尼克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遗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价值超过了其他文学形式的成就的总和。杜布罗夫尼克戏剧广泛吸收来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的戏剧元素。在文艺复兴时期,杜布罗夫尼克戏剧形式主要以田园戏剧和喜剧为主。在取材方面,田园戏剧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元素和神话元素,而喜剧则倾向于贴近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家尼古拉·纳列什科维奇(Nikola Nalješković,1510-1587)开创了把市民的生活细节和轻松的风趣幽默写进了喜剧里面的先河,而伟大的文艺复兴作家马林·德尔日奇(Marin Držić, 1508-1567)将其发扬光大。

马林·德尔日奇铜像

马林·德尔日奇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杜布罗夫尼克剧作家。在年轻时,他时常创作爱情诗歌,但是因为当时的杜布罗夫尼克诗歌总体发展水平很高,他的作品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后来,他前往意大利锡耶纳学习戏剧写作。这段学习生活和学习经历赋予他丰富的创作灵感。在回到杜布罗夫尼克之后,他用二十年的时间创作了十一部作品,可惜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散佚了,如今没有留下文本。以今天来看,这样的数目也许不是很大,不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部剧作的形成是非常艰难的,这样的数量可以说是非常高产了。

相比于同时代的剧作,马林·德尔日奇的作品融汇了田园戏剧和喜剧两种形式的特点。他对欧洲的戏剧传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并在创作中加以运用,这是他的同时代者力所不能及的。另一方面,他充分发挥喜剧鲜活的生命力,取材于平民生活,原汁原味地反映生活画面,抒写爱情,嘲笑贪婪。在审美趣味上,他的作品达到了甚至超越了田园戏剧的艺术水平,这使得他跻身于同时代欧洲剧作家的前列。除了单纯的创作,他还改编著名的欧洲经典作品,如古罗马的普劳图斯、意大利的薄伽丘等名家的名作。德尔日奇的作品《昂贵》所讲述的是一个守财奴的故事,改编自普劳图斯的作品《一坛黄金》。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吝啬鬼》,也是对这一题材的发挥。德尔日奇的喜剧作品《曼德》的创作灵感则是来自于薄伽丘的《十日谈》,讲述了一个不忠的女人的故事,只是把故事的发生背景搬到了达尔马提亚的科托尔地区。把欧洲戏剧元素本土化,也是德尔日奇的重要贡献之一。

德尔日奇最著名的作品,当数《顿铎·马罗耶》。这部作品的故事发生在罗马,而故事中的主人翁都是杜布罗夫尼克人,这样的构思非常巧妙,它既贴近本地观众,又让作品影响扩大到了欧洲,这正是这部作品取得巨大成的原因。《顿铎·马罗耶》讲述的是,杜布罗夫尼克老人顿铎·马罗耶给了自己的儿子马洛一大笔钱,把他送到意大利去做生意。不过儿子马洛到了意大利之后,挥金如土,放荡不羁,玩世不恭,迅速爱上了一位叫做劳拉的妓女。老顿铎知道之后怒不可遏,立即奔赴罗马。马洛的未婚妻佩拉,女扮男装,也随其一同前往。马洛在罗马还有一个情敌——德国人武戈,他时常对劳拉大献殷勤。马洛和武戈又各有一位仆人,这两位仆人掏空心思,为的只是互相比拼谁把主人伺候得更好,而他们两人的暗中作为,不知不觉间主宰着主人们的命运。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空手套白狼,把主人的钱财转到了自己的口袋里。仆人间斗智斗勇,微妙地牵动着所有人的关系,这番书写,体现了剧作家宏厚的写作功力。在角色分量的拿捏上,剧作家游刃有余,他既让两个仆人角色大放异彩,又没有让它们的色彩盖过主角的形象。妓女劳拉的身世也给故事情节发展留下了悬念——她其实是一位贵族少女,并将继承一笔丰厚的遗产。由于剧本终章的散佚,故事的结局如今不得而知,不过按照剧情发展可以推测,这个故事将以喜剧收场。克罗地亚著名文学评论家米霍维尔·康博尔(Mohovil Kombol)在《民族复兴前的克罗地亚文学史》中写道:“劳拉最终会嫁给德国人武戈,而马洛将会跟父亲和未婚妻佩拉回到杜布罗夫尼克。马洛逐渐淡忘了那段情事,最终只把它看作是一桩年少轻狂的往事。”如今,《顿铎·马罗耶》的故事结局虽然还是个悬念,不过,在杜布罗夫尼克老城里,人们能够找到马洛和佩拉的雕像。也许他们的确是一起从罗马回到了杜布罗夫尼克,并且从剧本里走到了现实的大街上,被时间凝固在那里。

唱诗班的学生

马林·德尔日奇对杜布罗夫尼克戏剧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把戏剧从贵族的庭院搬出来了,搬到了大街小巷,让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一睹戏剧艺术的风采。文艺复兴就是这样借助戏剧,在达尔马提亚地区掀起了浪潮,呼唤着人们对自由和文化的渴望。在德尔日奇之后,杜布罗夫尼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他们继往开来,开创了杜布罗夫尼克戏剧的新面貌。伊万·贡杜里奇(Ivan Gundulić, 1589-1638)是克罗地亚巴洛克文学的领军者,他的剧作有着丰富的音乐性,有了歌剧的雏形,这很明显是受到了意大利戏剧的影响。他的作品还蕴含古代神话的浪漫元素,他甚至在作品《奥斯曼》中预言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灭亡。从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和意大利史诗中取材,是17世纪杜布罗夫尼克戏剧的一大特色。尤尼耶·帕尔莫迪奇(Julije Palmotić)也不例外,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奢侈繁华的舞台设计,这往往能够给人一种别样世界的体验,这与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特色不谋而合。

克罗地亚著名诗人伊万·贡杜里奇

到了17世纪中期,杜布罗夫尼克戏剧有了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戏剧工作者具备高度的艺术素养,这为即兴表演奠定了基础,一系列的喜剧剧院开始在杜布罗夫尼克出现,喜剧的发展走上了康庄大道。喜剧在杜布罗夫尼克非常受欢迎,法国作家莫里哀成了杜布罗夫尼克的宠儿。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杜布罗夫尼克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戏剧现象——“莫里哀化”,即对莫里哀的喜剧作品进行翻译和改编。据统计,莫里哀一生写了34部喜剧作品,其中23部被翻译和改编,搬上了杜布罗夫尼克的舞台,其风靡程度可见一斑。翻译和改编这一“本土化”的过程,也是相当有意思。考察现存的翻译和改编作品,可以发现莫里哀作品中所有的角色名字,都被改变了,被套上了曾经在杜布罗夫尼克戏剧中出现过的角色名字。除了语言,莫里哀原作中讽刺和抨击政治、揭露社会丑恶的部分,也被本土化了,用于对当地昏庸的统治者和无情的剥削者进行批评和指控。“莫里哀化”使杜布罗夫尼克戏剧具备了法国喜剧的所有特征,同时又体现了明显的本国特征。时至今日,莫里哀的戏剧依然在克罗地亚历久常新,长盛不衰。

植物园Trsteno Arboretum

可惜的是,“莫里哀化”是杜布罗夫尼克戏剧的回光返照。17世纪,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开始衰落。1667年4月6日,一场地震和大火几乎摧毁了这个城市,四分之三的建筑被损坏,从此以后杜布罗夫尼克一蹶不振。城市的重建工程持续了百余年,终未能重振雄风。祸不单行,随着新贸易航线的开辟,威尼斯的垄断被打破,失去了贸易中心的地位,国力不断衰弱,给杜布罗夫尼克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1806年,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入侵杜布罗夫尼克,并且于1808年宣布取消杜布罗夫尼克共和国的政治地位,杜布罗夫尼克持续了四百余年的独立宣告终结。

杜布罗夫尼克教堂一角

随着共和国的没落,杜布罗夫尼克戏剧也日渐式微,最终淡出了世界文艺舞台。不过它所带来的文化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是克罗地亚文学对欧洲文艺复兴的有力回应,极大程度丰富了克罗地亚的戏剧传统和文学传统,大力推动了克罗地亚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进程,对19世纪中期的克罗地亚民族意识复兴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在杜布罗夫尼克的老城里依然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所留下的光辉痕迹,包括两位剧作家德尔日奇和贡杜里奇的雕像,曾作为剧作《顽石的故事》露天布景的大欧诺佛喷泉,以及全城四十多处作为露天剧场的古建筑。每年,“杜布罗夫尼克之夏”戏剧节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演出跨度达到45天。戏剧节期间,观众们可以再次看到16-17世纪马林·德尔日奇、尼古拉·纳列什科维奇、伊万·贡杜里奇的经典作品。这些也许不会出现在《权力的游戏》的君临城里,但是它们给这首“冰与火之歌”增添了一条浪漫而悠远的美妙旋律。

杜布罗夫尼克老城

本文作者:Pe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
【周游世界】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八)
走遍城市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
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享受悠闲时光
老照片 1962年的南斯拉夫古城杜布罗夫尼克 现在属于克罗地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