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部分致病菌允许检出——中国食品报网
我国首次制定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
部分致病菌允许检出
来源:中国食品报 时间:2012-10-04 作者:张丽丽

  食品中到底允不允许检出致病菌?如果允许的话,有没有一定的限量标准?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许就可以直接查询即将出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9月25日,卫生部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征求意见稿,至11月15日前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制定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

  本报记者 张丽丽

  标准 在即食食品中金葡菌等部分致病菌允许检出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等几种主要致病菌在肉制品、水产制品、粮谷类制品、即食加工果蔬、饮料及冷冻饮品类多类即食食品中的限量要求以及检验方法。

  该标准主要针对即食食品和生食食品,这类食品由于直接食用,食品本身的致病菌最易对人体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标准根据致病菌指标本身的特点,结合加工工艺,对食品类别进行适当调整,对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谷类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加工果蔬、饮料及冷冻饮品类、即食调味品、坚果籽实制品共9类食品进行了规定。

  根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在熟肉制品和生食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都不允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允许检出,最高安全限量值为1000CFU/g(CFU是经培养所得菌簇形成单位)。

  在熟制水产品、生食水产品以及即食藻类加工制品中,标准规定不得检出沙门氏菌,而比较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允许适量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的最高安全限量值为1000MPN/g(MPN是稀释培养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安全限量值为1000CFU/g,但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量只适用于即食藻类加工制品。

  在多种即食的粮食谷类制品中,标准规定沙门氏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允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安全限量值为1000CFU/g。这些粮谷类食品包括熟制粮食制品、熟制带馅(料)面米制品、方便米面制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即食豆类食品。

  在饮料及冷冻饮品中,标准规定,沙门氏菌同样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允许检出,最高安全限量值为1000CFU/g。

  在即食加工果蔬(含生食)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都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允许在最高安全限量值1000CFU/g内检出。

  在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蛋制品、即食调味品和坚果籽实制品中,标准规定都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其中,在即食调味品中允许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安全限量值为10000 CFU/g,副溶血性弧菌的最高安全限量值为1000MPN/g。

  声音 标准为食品企业松绑

  25日,标准征求意见稿刚发布就引发了食品行业的关注。一位从事食品行业消毒杀菌研究的业内人士看过标准征求意见稿后直言:“要求降低了,本来在即食食品中,致病菌是不应该检出的。”

  记者查询了熟肉制品卫生标准、熟制水产品卫生要求、方便面卫生标准、冷冻饮品卫生标准等《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所涉及的相关食品的卫生标准,在多项食品卫生标准中,都在微生物指标一栏明确要求“致病菌不得检出”,并注明致病菌指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球菌、副溶血性弧菌。

  与之前的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相比,《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确实放宽了食品中致病菌的限量。

  业内人士坦言: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对食品企业来说肯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只要产品中的致病菌含量在国标范围内就可以。

  据悉,《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拟自标准正式发布后6个月施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GB2992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1-1】【知识点梳理】新标GB 29921食品中致病菌及其限量标准
沙门氏菌检测时间缩短84小时
国内外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解析
食品中致病菌及其限量标准
如何科学避免“蛋糕中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