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码时代民间的历史书写-《看历史》杂志

数码时代的历史书写
 

    《看历史》文│雷颐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这是“文革”时的民谣,生动反映了当时文化的凋敝状况。有好些个年头,中国没有拍过一部故事片,除了几部经过严格审查引进的越、朝、阿、罗等“真正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电影外,国产片除了几年如一日的《地道战》、《地雷战》就是没完没了的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制的“新闻简报”。新闻简报的内容首先是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广大革命群众”慷慨激昂的“大批判”和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总之全是一片经过精心设计的“莺歌燕舞”,当时破败凋敝的真实状况,镜头中毫无反映。如果查阅当时的影像资料,那一段历史就被如此“记录”下来。除了政治、权力原因,从技术上说,当时个人也不可能有“摄像机”“摄影机”和洗印胶片之类的机器设备。因此,对历史的影像记录只能“只此一家”,不可能“别有分店”。

    然而,新技术的发明或多或少总会引起社会生活甚至社会体制的某些变化,数码视频技术的普及,使我们对社会的反映、对时代的记录、历史的书写发生根本性变化,即普通人或曰“民间”也开始夺得历史影像记录的部分“话语权”。

    如果没有数码视频技术的普及,我们将只有官一家的“历史影像记录”、只有权力者的意志。曾记否,“文革”时期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临行的告别仪式上都是哭声一片,生离死别,但官方都要组织一些人身背绿背包、手拿“红宝书”,作“胸有朝阳”满怀激情状,拍成纪录片。“三年困难时期”明明是哀鸿遍野、饿殍遍地,“新闻简报”总是“喜开丰收镰”“又是一个大丰收”……这种历史的书写只是“传声筒”,真相被完全遮盖。真相,将在时间的过程中一点点被吞噬、被忘却。如果后人查阅当时的影像资料,人们看到的只是一段又一段、一幅又一幅、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场景,这种场景将被拷贝、复制、放大、留传。而许多家庭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许多个人经历过的难以想象的痛苦,都将永远被遗忘。

    这种虚假的“宏大场景”很可能成为唯一的历史叙事、历史文本。当真实的私人叙事被“宏大场景”彻底铲除、完全消失的时候,真实、具体的历史将被消解,只留下一个貌似宏大,实却空洞无物、残缺不全的“历史”。这将造成一种群体的历史健忘症,一个丧失了记忆的群体同个人一样,不仅可怜、可悲,甚至更加可怕。

    了解、认识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各种政策、文件、纲领、主张、宣言的“文本”意义,而是这些“文本”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对千百万普通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影响,是最大多数人最经常的生活状态。而在数码视频技术的普及之前,“我们”的镜头只对准领袖、英雄,而群众只是如何“响应”“伟大号召”的陪衬,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无从在镜头中得到反映。数码视频技术的普及,使镜头能真正对准普通人,或者说,普通人真正成为叙事主体。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记录普通人的事情,是大众生活的原生态,是最真实的历史原生态,为青史留痕,保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

    数码视频技术的普及终于打破了权力对“历史影像”书写的话语垄断。以后,任何重大社会事件都将会有许许多多不同角度的“记录”。在“手机随身拍”的时代,如果谁仍想垄断对重大事件的影像记录与阐释,终会感到无可奈何。或许,这就是数码时代“历史书写”的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贵历史影像(1953~1965年)新闻简报合集
珍贵历史影像(1953~1965年)新闻简报合集80'58''
蛇口影像记忆!来看看蛇口30年的发展变迁!(视频全纪录)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你知道这些文化的来历吗?
《1939年老北京城珍贵历史影像》AI彩色视频极清修复。珍贵视频,请君收藏。
胶片结束数码开篇,时代发展得太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