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这两种养老方式,简直要逆天!

德国这两种养老方式,简直要逆天!

2017-01-11 德国优才 

5:20当你老了来自德国优才计划


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一首诗歌——《When you are old》,被翻译成中文,谱成了歌曲。


一句“当你老了”感动了无数人……



当你老了,你想去哪里?


是守着子女,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还是远离子女,独自生活?亦或是在养老院里,孤独终老?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10.5%预计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


年轻时,苦苦奋斗,为家庭为孩子倾尽所有。年迈后,牵挂子女,成了生活中的主旋律。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但是很大一部分老人,无法享受到天伦之乐。




不止是中国,其实德国也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在德国,每20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超过80岁。到2050年,德国每6个人之中就会有1个人超过80岁。


作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德国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竟建了一个全球最酷,最逆天的养老村!




究竟有多酷呢?看看这里老人们的生活,你就知道了!


这是养老村的平面图



养老村里,拥有各种不同功能的住宅。残疾人公寓、老年公寓、精神病患者公寓、教育、培训、科研中心……这里就像是一个小型老年社会,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设施,全都能在这里找到!


平价,还有打折商品的超市



时尚的美容店,

老人们可以来这里做个发型,

保养保养皮肤。


养老村的公共大厅,

经常会进行电影播映、时装表演、

周末舞会、戏剧演出,

老人们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登上舞台表演。




在村里的交友社,

可以认识到新的朋友,

一起聊天、购物、画画……

甚至还能找到伴侣。


养老村里还有小酒馆,给老人们提供午餐和咖啡。邮局里有值班的职员,正常收取和寄送信件和包裹。村里还有一家报纸媒体——《村公报》,老人们通过它,可以快速地了解外面世界发生的大事,这里还有专门为信徒们建造的教堂……



并且养老村每天都会为老人们安排活动,比如:记忆训练、休息体操、游戏、唱歌、烘烤食物……让老人过得充实而快乐。




公寓区包含十二个不同建筑风格的房屋,大部分房间是单身公寓,设有独立浴室,以及电话和有线电视等基本的生活设施。


并且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要求量身定做家具。另外,这里允许饲养小动物!




为了能让残疾人便利地出行,几乎所有的公寓都位于地面层。实在是太周到了!



在“福利德纳村”边缘地带和自然保护区接壤的树林边上,有20栋“森林别墅”。这些别墅是单层公寓,上半层是半木结构,为居住区域。客厅配有内置厨房和内部天井,卧室布置得极其舒适。下面是架空的连接一个小花园的庭院,在庭院的公共区域内,还布置了半砖石结构的多用途房。




养老村还配备了专门的“精神疗养花园”,花园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1100平米,是莱茵兰地区第一个具有医疗功能的疗养花园。利用自然植物和辅助设施进行精神疗养。尤其对老年痴呆患者,有很大的作用。



这个花园,由杜伊斯堡艾森大学,杜伊斯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室外空间疗养康复研究中心(ZAPP),等多个大学和科研部门共同参与完成。



养老院里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他们会与每位老人的家庭医生和专业医生、药房、治疗师接触,并讨论出“定制化的护理程序”。护理者不仅会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地照顾老人,还会对老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在行将就木的年纪,还能做喜欢的事,吃想吃的食物,见喜欢的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该有多么地幸福啊!



许多人好奇,村里的房租是由谁来付的?


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政府性的社会救助项目支持的入住者(如:莱茵兰社会救助教育项目),产生的费用由莱茵兰地区财政支付。


2.个人申请的一般性公寓,产生的费用可从个人养老保险金扣除。房价与当地同档次平均房价基本持平。


3.如果是个人申请的特殊护理住房(如森林小屋),产生的费用要个人另外支付。房价水平比当地的同档次住房平均房价高50%到100%。



这个养老村,是由一个叫Theodor Fliedner Stiftung的基金会(中文名:提奥多.福利德纳建设的。


早在1987年,他们就已经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了。并且认真规划建设,融入了当下最火热的社区概念和主题,配备多种社会服务设施,最终,建成了福利德纳养老村。





福利德纳养老村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它远离喧嚣和浮躁,坐落于德国西部风景如画的莱茵兰地区。


目前福利德纳村有600多个居民,其中200多个老年人,150个左右残障人,40个左右的精神病患者,另外还有200多个陪护家属和义工以及专业的服务工作人员。


许多游客特地跋山涉水而来,只为亲眼目睹一下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爱在身边,朋友就在隔壁。就算老了,也可以有丰富精彩的生活!这样的养老圣地,是不是很向往!?


别急,让我们再看看另一种德国老人养老的方式:


《德国“同居式”养老》


前段日子,我奉老父之命去德国看望孀居的姑妈。德国姑父前年去世,只留下姑妈一个人孤孤单单守着一间大房子过生活。姑妈虽有一个儿子,但他早就搬出去另住。在德国,子女结婚后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一天早晨,姑妈家的门响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门走了进来,老头一进门就大声说:"施密特,我们‘同居’吧?"姑妈高兴地说:"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之后,他们又高兴地说了一会儿话。


德国老头走后,我向姑妈表示祝贺,祝贺姑妈再次寻找到自己的爱情。姑妈慌得忙摆手说道:"不,不,侄儿,你误会了,此‘同居’非彼‘同居’……"原来,姑妈口中的"同居"乃是现今德国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种养老模式——"搭伴养老"。




目前德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德国总人口的23%。虽然德国的养老体制良好,德国人60岁后就可以进疗养院养老,根本不会拖累儿女,但很多老人都十分厌倦疗养院里的单调生活,于是,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


虽然老人们生活在"同一间屋子里",但平时他们各做各的饭,只有每周周末在公共厨房聚一次餐,有集体活动时则共同参与——要么到附近城市旅游,要么到剧院听戏。如果平日里有谁生了病,同居好友们也会主动承担照顾他(她)或帮助购物等。


姑妈告诉我,刚才来找她的那个老头儿叫费舍尔,他们是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的,他就住在姑妈家附近,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于是便都有了"同居"的想法。


其实,一起同居的还有另外两个孤身老人。姑妈告诉我,在我来之前,他们就已经一起制定了一份"同居"规则,拟定了各自的义务,如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等。


姑妈还告诉我,在德国,除了老人与老人之间"同居"外,一些心态年轻的老人还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同居"。德国的出租屋很稀缺,房租也贵得吓人,青年人普遍遭遇"找房难"。于是,一些老人甘愿把自己的房子低价或免费提供给年轻人和他一起住,但前提是年轻人必须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比如,陪老人聊一会儿天、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等。


现在,德国一些城市的民政局和大学服务中心,经常会介绍大学生和孤寡老人家"同居",大学生也很乐于接受这种"新型同居"的形式。


如今,"让我们同居吧"已经成了德国老人最热衷的行为。老人之间或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即使老人身体出现状况也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救护。所以这里老人的平均寿命变得越来越长,德国已成为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大概与此很有关系。




即使无法幸运地入住福利德纳养老村,老人们也可以选择这种“同居式”养老。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晒太阳、散步、聊八卦……或者跟着年轻人,一起追潮流赶时尚、年轻人也可以从老人这里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


老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就再也不用每天守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在子女“何时能来”的疑问中,望眼欲穿。


择人而邻,与志同道合之人同居,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这样,“老”这个人人闻之色变的词,突然间也从冰冷变得温暖,突然没有那么让人害怕了


老年是人生的最后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将老去。关心现在的老人,其实也是关心我们自己。子女对老人的态度决定了子女的道德品质,国家对老人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德国的这样两种养老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本文为原创文章,允许媒体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惊呆了!!看完以后好想早点变老......
德国:搭伴养老不孤单
老年新养生之道:和好朋友结伴老去
?? 德国同居,美国抱团,令人脑洞大开的养老方式…
『老年养生』老人养老方式有哪些
德国人平均寿命80.4岁,如何建德国式的养老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