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700年前的一场惊天阴谋,为何在后世会被美化?

伊尹,商代贤相,辅助商汤灭夏,后又放逐了商汤之孙,荒淫无道的太甲,令其居于桐宫,三年之后太甲悔过,伊尹将其迎回,依旧奉其为君,荀子评价伊尹“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但是在《竹书纪年》却有如此记载“(太甲)元年辛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观看《竹书纪年》的记载,这场臣教君的佳话,一下子就变成了3700年前的惊天阴谋,伊尹的形象大打折,从原先的殷商忠臣,贤者,一下子变成了乱臣贼子。

伊尹。

《竹书纪年》毁三观的地方是非常多的,比如“尧幽囚,舜野死”,把那些儒家经典的君明臣贤的佳话一下子变成了斗争、篡权和谋杀,今天有人拿着这本书,那叫一个如获至宝,以此对于儒家经典所塑造的明君贤臣的形象大加嘲弄。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很多人追求的是“历史真相”,同时又对儒家不满,所以毁三观的《竹书纪年》自然就被捧成了“历史真相”。

商汤。

那问题就来了,你可以说司马迁以及一些儒家学者他记述商代的历史是有自己的私货的,那你就能保证《竹书纪年》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吗?更何况“伊尹篡位”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本身就是有漏洞的,而且这个漏洞就在《竹书纪年》之中,太甲杀死伊尹之后“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青铜钺。

可以分析一下,如果伊尹真的篡位,那这场宫廷政变可堪比后羿代夏,那这将是商王朝中央的一次巨大的动乱,最后太甲反攻伊尹,杀之,这场战争的规模也绝对不会小于少康灭寒浞之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伊尹全族被消灭,怎么可能还会出现“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呢?

商代排水系统。

而且在甲骨文之中,伊尹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伊尹在甲骨文中被称为“黄尹”“伊”“伊主”,在武丁时代,伊尹是和商先王一同受到祭祀,其地位之高,可见一斑。不仅如此,伊尹的后代在汤-太甲时代数百年之后,在商政权内部仍然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在甲骨文卜辞中,伊尹的后代被称之为“黄多子”,这是武丁时代的事情,此时伊尹已经死去了快300年,而伊尹的后代“黄族”既然可以和王族并列出现在卜辞之上,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高,也可以见到其率军出征,或者向王室进贡兵器的记载。

商代宫殿复原。

铜器。

如果伊尹真的是后羿、寒浞之流,那又如何解释,已经过了300年,伊尹后代仍然活跃在殷商王朝的政治舞台上呢?而《帝王世纪》的记载就更有意思了“伊尹卒,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伊尹比太甲活得还长,伊尹从汤开始到外丙,再到仲壬,太甲,一直到沃丁才去世,其侍奉四代商王,陪着殷商王朝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但是司马迁等人的记载也并非全无问题“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这里似乎就有一种理想化的味道了,或者说似乎和后世周文王之于太公,属于同一个故事模板。

商代兵器。

大青铜鼎。

我认为更有可能的是,伊尹一族本身就是殷商政权的大股东,为消灭夏王朝出了很大的力,这一族势力很大,伊尹流放太甲之后,之所以没有招致报复,和本族的强悍实力是有很大关系的,商王室和伊尹一族,各退一步,当然啦,这本身就是一种猜测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料残缺引发历史联想,导致信仰危机,千古贤相伊尹遭颠覆性质疑,与妺喜交?篡位?
商周风云3 | 伊尹究竟是忠臣贤相,还是窃国大盗
竹书纪年——颠覆古贤
有人说《竹书纪年》毁三观不可信,到底怎么回事?
由颠覆三观的《竹书纪年》所想到的
十万字的《竹书纪年》:一个农民的发现让后世操心了近20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